王龍丹
[摘 要] 法國頗受歡迎的作家——馬克·李維成為近十年來讀者的寵兒,他的作品十分暢銷,尤其是他創(chuàng)作的《偷影子的人》銷量不菲。雖然他的作品尚不如法國傳統(tǒng)文學般影響深遠,但作者以獨特的構思,清新感人的筆調贏得了眾多好評,是法國文學中的瑰寶。試對這部優(yōu)秀的作品進行探析,提出簡單的自我理解。
[關 鍵 詞] 法國文學作品;影子;自我歸屬性
[中圖分類號] I0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06-0073-01
《偷影子的人》是一部創(chuàng)造了“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的奇跡的治愈系小說。它不僅吸引了大量的法國本國讀者,作品中溫暖浪漫的元素更是蔓延至全球,讓那些與法國有著巨大意識、文化差異的讀者產生了十分強烈的共鳴,也將作者馬克·李維奉至“法國最暢銷作家”的神壇。人們嘗試從更多的角度來進行深層的解讀,其中,如陽光般溫暖的情感以及如清風般的心靈寄托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馬克·李維這部《偷影子的人》寫法獨特,構思新穎別致,其以“影子”暗喻人的本性,通過對自我歸屬性和實現(xiàn)性的描繪,極其深刻地刻畫出了人類常常自我封閉,但又十分渴望與他人有著心靈溝通的矛盾狀態(tài)。同時,“影子”是個頗具科幻感、神秘感的主題,曾經很多人想要為其賦予不同的含義,但很少有如作者般能夠將這種抽象的事物進行如此具象的表達,并將其象征意義融入全書使作品更加含蓄內斂、意味深遠,讀完之后引人深思。所以,作品讓讀者毫無保留地進行自我剖析的關鍵源于“影子”主題所表現(xiàn)的真誠。
一、自我
“自我”是一個相對概念,它強調獨立主體作為個體的存在感,通常通過與他者的差異得以體現(xiàn)。簡言之,“自我”是一種只隸屬于自身的特性,反映了獨一無二的特點,也就是“影子”所具有的。
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事物的影子必然是相異的,而在《偷影子的人》中,“影子”不單單是透過一個人的身體而投射出的光線的陰影,也象征了人的“本源”,即屬性。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影子,其實也就是一種只隸屬于某人的、反應某人每時每刻心中所想所念的空間,它不但充滿了“隱私”色彩的秘密,也是每個個體最親密的伙伴,所以人人都在竭盡全力守護自己的“影子”,甚至當它發(fā)生錯亂,心中苦悶憂愁時,人們會產生巨大的恐慌和焦慮。
書中有一部分寫得十分巧妙,通過對偷走別人秘密的心理和動作描寫來表現(xiàn)被偷人的“自我”意識。例如,死對頭馬格在森林中找到了迷路的“我”,和他穿過叢林走向大巴車的途中的“我”偷了他的影子,主人公自己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影子的自我歸屬決定了它的唯一性,因此每個人只要守住自己的影子就會覺得滿足。生活已經讓人自顧不暇,何苦平添煩擾去體味他人的憂愁?這時的影子映照了人與人之間日漸消減的情感關懷和習慣獨處而占據(jù)上風的精神自我。
二、他人
影子的自我歸屬性強調了人對內心情感的封存和保護,但作者的用意絕不是鼓勵人們封閉自我,而是倡導心靈的溝通與交流。因此,小說中出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具體情節(jié),如,當上面包師的呂克本因為秉承子承父業(yè)的思想而已服從命運的安排,但主人公受影子之托后,幫助他實現(xiàn)了讀醫(yī)學院的夙愿;“我”偷了克萊爾的影子,當他知道自己的影子不是啞巴后,創(chuàng)造了“聾啞人”成為提琴演奏家的新奇跡等橋段。在“影子”的表述下,表面展現(xiàn)出的是作品中各個人物的行為都被刻畫成在自身影子指引下產生的應激反應,但除此之外還有著更深層的意義,即“我”偷了他人的影子,也就觸及了他人的內心,因此“我”必須展開一些行動使被偷影子人的生活發(fā)生變化,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我”。在上述一系列行為中不難看出的是,如果影子一直被深藏起來而不曾被他人所發(fā)覺,則這些人物的人生轉變就永遠不會得以實現(xiàn)。小說中的“我”發(fā)現(xiàn)了他人影子所賦予的秘密,相對于被偷影子者,“我”就是“他人”。因此,作者將影子需要他人的發(fā)現(xiàn)作為全書的升華,這也就是作品最終給我們帶來的溫暖和感動,這一點也有著非常明顯的烘托氛圍、彰顯主題的作用。由于它的牽引才使得人們打開彼此封閉的門,從而將小說的色彩調亮、感情基調變得溫馨給人以希望。
小說結局既讓人為之動容,又發(fā)人深省。我們本以為或希望這世上都是和自己一樣的獨行俠,人人獨善其身,卻最終深陷冰冷的凡塵中。但當我們有幸遇到那個善意的“他人”,并受他的善舉而改變時,人生也許就不再孤獨。因此,我們既要活出“自我”,也要善做“他人”,不僅保護好自己的心靈凈地,同時要助他人一臂之力,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對那些一直以來幫助我們脫離孤獨的人心存感激。作者賦予這部作品的主題可謂精妙且深刻,至此,“影子”這一虛幻的主題在精巧細膩的文字間破繭而出,深意盡顯。
綜上所述,如果影子的自我歸屬性為人類靈魂最深處的孤獨感提供了合理的依據(jù),那么他人的幫助則是拯救人類無助生活的一線希望和陽光?!坝白印钡纳鲜鰞煞N特性在作品中彼此交替,一明一暗豐富了小說的內容,使故事情節(jié)變得明麗自然,卻也在一張一弛間扣人心弦。馬克·李維選擇了無比平凡的人物——父母、發(fā)小呂克、對手馬格、摯友伊凡、戀人克萊爾等作為代表,通過對人物經歷真實質樸又不乏深刻的描寫,幾乎精準地為世間所有人代言。因此,人與人之間的良性關系十分重要,對于每一個有著“自我”的人來說,“他人”的關懷是治療孤獨的良藥,也是整個社會走向和諧的基礎。
參考文獻:
劉穎.探析《偷影子的人》之“影子”主題[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