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旭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從而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結合初中音樂教學實際,對如何構建互動交流的音樂課堂進行了探究,提出了幾點建議和看法。
關鍵詞:初中音樂;互動交流;課堂;構建方式
在新課程改革深入推廣的新形勢下,老師要不斷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思考,大膽嘗試,充分利用互動模式,打造高效的初中音樂教學,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基礎上接受音樂的熏陶,獲得審美的體驗,陶冶情操,升華心靈。在此,文本就如何構建互動交流課堂,開展有效的音樂教學活動進行了探討。
一、明確課堂學習目標,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的思考有方向可尋,從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學生的音樂基礎不同,音樂能力方面又有所差異,所以,我們在制訂教學計劃的時候,要考慮學生能力的差異性,簡單的識記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而有難度的問題或學生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查閱資料,通過探究解決,做到探中有學、學中有探。例如,在學習《彩色的中國》這節(jié)課的時候,筆者首先提出思考問題:這首歌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音樂的情感是怎樣的?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聆聽音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音樂的背景,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說出自己對上面兩個問題的認識和看法,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進一步啟發(fā)學生的音樂思維。因此,自學探究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我們要擺脫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學生養(yǎng)成的按照教師指示學習音樂的習慣。除了在老師的問題引導下讓學生自主探究外,老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主動提問題,鍛煉自己思維的敏捷度,讓自己的思想不斷深入。其實,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難得多,所以,我們不能只靠老師提出問題,而要嘗試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和興趣。
二、開展合作探究模式,共同解決學習問題
1.加強師生交流互動,進行合作探究
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交流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和學生的互動,指導學生關注音樂歌詞的內容以及樂曲本身所反映的情感變化,鼓勵學生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大膽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談談自己對音樂的觀點和想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趣和正確的價值取向。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教師要合理構建合作探究機制,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教學的高效化。合作探究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生生小組合作、師生合作、班級集體探究,通過合作探究可以解決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做到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培根曾經(jīng)說過,“討論猶如礪石,思想好比鋒刃,兩相砥礪將使思想銳利?!痹谟懻撨^程中,學生可以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使思維發(fā)散最大化,為解決問題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從而抓住本質,提高思維的獨特性、變通性和流暢性。教師既是學生的良師,也是學生的益友,我們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激活學生的質疑精神,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敢于挑戰(zhàn)權威,提出自己的見解。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給予正確的引導,做到總領全局,從而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奠定扎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保衛(wèi)黃河》這一首欣賞曲目時,教師可以在開展教學時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同伴成立合作小組,然后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共同探討:歌曲采用怎樣的體裁?采用哪些演奏樂器?描繪了怎樣的場景?采用哪種演唱方法?由學生合作探究以上問題,然后,由教師進行指導和協(xié)調,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參考資料,并在具體教學中融入人文內涵,加深學生對樂曲的把握與理解。
2.加強師生互動,激發(fā)學生興趣
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加強師生互動交流,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發(fā)揮學生主體的優(yōu)勢,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在學習《阿西里西》這節(jié)課的時候,筆者首先演唱了《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和《趕圩回來阿哩哩》兩部作品的主題曲,讓大家猜一猜這是哪個民族的民歌。在學生猜測的時候一定要說明為什么,這樣可以鍛煉學生從音樂的情緒、節(jié)奏和旋律中尋找蛛絲馬跡的能力。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確答案后,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表的,這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會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因此,筆者并沒有直接開始歌曲的學習,而是圍繞“阿西里西”和學生進行交流,首先,筆者提問:“我們是好朋友嗎?”學生回答:“是?!比缓蠊P者用彝語表達,告訴學生“阿西里西”這個詞語在彝語中的意思就是“我們是朋友?!比缓鬄閷W生介紹彝族的民風習俗,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激發(fā)求知的欲望和動力,為之后的歌曲學習奠定基礎。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促進師生互動合作
音樂既無法精確反映客觀現(xiàn)實的客觀存在,也無法確切表達抽象邏輯推理,這是因為音樂的“非空間造型性”和“非語義符號性”所造成的。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師生互動合作,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我們的教學活動形式應該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教師不僅要講述音樂作品的主題背景等基礎知識,同時,還要發(fā)揮自己豐富的想象力,表達音樂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所描繪的畫面。例如,在學習《梁?!愤@首歌曲時,教師要為學生講解音樂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故事大概。其次,鼓勵學生進行話劇表演,再現(xiàn)故事情景。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會對自己表演的人物擁有更深的了解,從而更準確地把握音樂所傳遞的感情。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和贊賞,增強學生的成就感,讓學生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激發(fā)學生參與表演創(chuàng)作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華,使課堂成為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才能的主陣地,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再次,課外活動和課堂活動相結合。教學活動分為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具有積極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到課外活動和課堂活動相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首先,我們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求設計教學情境,提供必要的材料以及活動場所,引導學生參與其中,將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觀察思考,自由操作,在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挖掘潛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例如,在學習《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的時候,筆者讓學生圍繞主題“愛”開展表演、演唱、講故事等活動,在體會音樂主題思想的同時探索唱歌的技巧和方法,使自己的演唱自然而且富有情感,達到提高音樂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老師要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業(yè)務水平,不斷豐富自己,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合理有效地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模式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胡志華.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J].新課程:下,2011(1).
[2]曾紅梅.初中音樂課程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J].考試周刊,2015(A3).
[3]李宏霞.淺談初中音樂教學方法的革新[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1).
[4]李向華.精心設計教學目標,提高音樂教學成效:初中音樂課上實施有效教學目標初探[J].快樂閱讀,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