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建明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一同參與問題討論,共同協(xié)作完成某項任務;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可以展現(xiàn)各自的才華和思維方式,既能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又能增進學生彼此間的友誼。有利于促進學生團隊意識的養(yǎng)成,促進學生團隊合作,對學生日后的全面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合作學習;團隊意識;優(yōu)化教學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育信息化逐漸深入人心,教師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在不斷地更新,一種廣為人知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也越來越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喜愛。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人“單打獨斗”始終是無法在各種困難中取勝的。在數(shù)學學習中,可以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協(xié)作,進行合作學習,共同解決難題,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一、學生學習現(xiàn)狀分析
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協(xié)作,讓學生在一起共同探討數(shù)學問題,各盡其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目前,在新課改大潮的推動下,這種教學模式是大家都比較熟知的;很多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會嘗試選擇使用這一教學方法,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在推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無法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
優(yōu)化。
1.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忽視團隊合作
很多教師在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只是簡單地將學生某次測試成績作為分組依據(jù),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性格、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諸多因素。在小組合作討論的過程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往往在活動中能起到主導作用,有利于他們學習成績和能力的提高。而那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由于在小組導論中被關注的程度不是很高,不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學習能力將得不到提升。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生之間出現(xiàn)學習機會不公平的現(xiàn)象。同時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自尊心很強,一旦學生在小組學習過程中得不到關注,就會導致學生在小組內關系緊張,不利于小組合作進一步開展。
2.教師在小組學習活動中缺乏引導
有不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喜歡使用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先將學生簡單分成小組后出一道例題,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討解題方法。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雖然小組合作學習強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認識能力。當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獨自討論的時候,是否能夠做到兼顧大部分學生,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是否能夠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忽視這些最基本的要求,對討論問題不引導,一味放任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去解決問題,這樣往往會造成教學秩序的混亂,導致學生對小組學習產生厭煩,教學無法正常開展,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問題分析
1.學校方面
在當前教育下,農村初中生源日漸萎縮,師資力量還很薄弱,教育資源也顯得有點匱乏,學生平時接觸先進教學模式的機會很少。在素質教育下,雖然大多數(shù)學校比較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是“應試教育”根深蒂固,老師與學生所面臨的升學壓力依舊存在。盡管小組合作學習在教學中有所體現(xiàn),學生對合作學習也充滿了興趣和激情,但許多學校只是將小組合作作為一種教學實驗活動,由于教師對教學的基礎環(huán)節(jié)缺乏必要的認識,不能把握問題的切入點,只是讓學生盲目地參與簡單的討論活動,小組合作學習卻成了“無頭蒼蠅”,不能夠深入開展,無法達到教學所預期的效果。
2.學生個體
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討論活動中,有的學生會抓住機會極力去表現(xiàn)自己,而有的學生缺乏集體責任感,“自私”心理嚴重,不能積極參與小組活動,將個人的想法與小組成員一起分享;還有的學生不善于言辭表達,膽子較小,不能夠融入小組集體合作學習中來。
三、如何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雖然在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不可否認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的學習確實有很大的幫助,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學習能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
建立合理的學習小組。在分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諸多因素,將學習成績好和學習差的學生合理地安排在同一個小組中,盡量做到各個小組的學習水平保持平衡;在小組合作學習實施的過程中盡量做到合理地分組。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小組團隊意識,形成組內合作,組際競爭,真正達到小組學習互幫互助,共同進步。
目前,在教育改革下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不足。在實施的過程中,有些教師缺乏駕馭它的能力,教學實施有些難度,有些教師卻是游刃有余。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能夠充分認清自我,不斷提高自我素質,不斷嘗試、探索和總結,以期教學方法不斷適應學生的發(fā)展,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張宗國.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