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
【摘要】居住區(qū)地下車庫景觀會受到荷載、管網(wǎng)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如何將設計與技術相結合,成了居住區(qū)地下車庫頂板景觀的關鍵。本文主要針對三個主要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大型地下車庫中景觀的合理規(guī)劃、土壤下疏水系統(tǒng)的合理設計、在地下車庫頂板荷載條件下的種植地形的合理規(guī)劃。并在探索的基礎上,總結了解決地下車庫上蓋住宅區(qū)過程中景觀設計難點的方法以及相關的理論,以期為同類設計問題提供一個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地下車庫;景觀綠化;荷載;防水
1、緒論
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社會的不斷進步,使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并加快了生活的節(jié)奏,人們的意識也發(fā)生了重大的轉變,對于居住環(huán)境的舒適、健康和生態(tài)等方面有了全新的理解,并加入了對其的可持續(xù)性的認識。但是,私家車數(shù)量日益膨脹,居民對停車的需求面積越來越大,大面積的停車用地占用并破壞了居住區(qū)的園林景觀。為不影響居住區(qū)內綠化面積的減少,地下車庫頂板上的園林景觀營造已經(jīng)逐漸成為現(xiàn)代居住小區(qū)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居住區(qū)地下車庫頂板園林景觀構成元素
2.1防水與阻根
對地下車庫頂板進行園林景觀的設計和營造,關鍵問題就是確保地下車庫頂板不出現(xiàn)漏水情況。一般地下車庫頂板采取的防水處理措施有剛性和柔性兩種。一般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日溫差距不是很大,因此采取的是剛性卷材進行屋面防水。而柔性卷材防水層,相比剛性的,有更強的溫度適應力,并且在振動和不均勻沉陷等因素方面也不易產(chǎn)生影響。這種防水層,采用的是防水卷材和粘合劑的結合,它們之間由于這種結合形成緊密的結構層,因此整體防水效果極佳,不易滲漏。
地下車庫頂板景觀的綠化具有豐富性的特點,因此在開展防水措施實施時,先對頂板進行防水涂料的鋪設,之后就可以采用柔性防水卷材了,這樣可以使屋面防水更加可靠。同時考慮植物根系對防水層的穿刺,在設計中還需加設阻根膜。在經(jīng)濟條件能夠支持的情況下,就可以采用專業(yè)的阻根防水卷材進行車庫頂板的防水了。
2.2找坡與排水
眾所周知,綠地中的水分除了被植被吸收的,其余多余的會從兩個途徑排出,一是被土壤吸收,二是經(jīng)地表徑流排走。但地下車庫的頂板不具備滲透性,因此在水分到達頂板后,水分會由于不能滲透而滯留在頂板上,造成了頂板積水的形成。一旦積水不能及時排除,形成長期的積水,那么植物根部很容易就會造成潰爛和枯萎,嚴重了還會導致頂板腐蝕,造成滲漏,因此,對頂板進行排水設施的合理設計,是非常必要和必須的重要事情。
2.3過濾層
過濾層的設置,主要的目的就是阻滯土壤到排水層的滲漏,促使土壤水分可以順利的排入到排水層中。從目前的方法分析,基本上都是采用陶粒子層-土工布層-種植土回填這樣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防止種植土的流失,還能夠防止排水系統(tǒng)堵塞,起到雙重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紡布鋪貼過程中,搭接縫的寬度在15cm左右(±5cm),并要向基質表層的下方延伸5cm。但如果選擇了復合排蓄水板,那么這些工序就可以省略。
2.4園林承重與荷載
車庫頂板的荷載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頂板的自重,包括回填土壓力、車頂板建筑物產(chǎn)生壓力,設置的景觀小品壓力等;另外一種是車輛及其他如風、雪等產(chǎn)生的荷載等。這些荷載同樣對地下車庫頂板的景觀營造,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在設計中,設計單位一定要與景觀綠化單位做好溝通和銜接,設計師對所有產(chǎn)生荷載的因素要有充分的考慮,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做出及時的方案修改或材質材料的替代。
2.5種植土與苗木品種
要保證居住區(qū)地下車庫頂板的承重安全性,就一定要對回填土的厚度有嚴格的把控,這樣才能保證植被的良好生長。就算某些植被可以良好的生長,但根系太過強大,也會對頂板有一定的影響,導致頂板出現(xiàn)滲漏等問題,這樣這些植物也不適宜大量的采用。為此,用于綠化的植物品種就相對較少,配置就會缺乏豐富感和層次感。也正因如此,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種植大規(guī)格的喬木等。在地下車庫范圍線外,可以種植中小層的植物,這樣可以豐富綠化層。地下車庫紅線范圍內頂板上的綠化則采用開敞式配置形式,主要種植灌木和地被等,局部種植淺根性喬木進行綠化的點綴。適當對喬、灌、草在整體綠化中所占的比例進行調整,應重點增加中下層植物的數(shù)量和密度,2m以內的灌木為重點培植。
2.6地下車庫建筑配套構件小品
在很多通向地下的入口,如采光井等,會受到防火分區(qū)、管線等設置的因素的影響,會造成位置的限制,往往對景觀格局和空間劃分產(chǎn)生不良影響。所以景觀設計師在方案階段就應該充分考慮如何處理地下車庫頂板上的必要構筑物。
3、居住區(qū)地下車庫頂板園林景觀營造的研究
3.1防水與疏水設計
頂板防水是地下車庫頂板景觀設計的重點,也是安全工作開展的核心。防水工程的質量與眾多因素相關,如設計、施工等都密切相關。進行地下車庫頂板的景觀設計,要保證質量,就必須有良好的設計和材料作為基礎,將施工的開展作為關鍵環(huán)節(jié)。另外還要注意施工工藝的采用、防水材料與結構基層的匹配等,只有達到高度的協(xié)同和匹配,才能實防水效果真正的發(fā)揮。
在設計與施工中應對防水材料進行合理的選擇,高溫條件下不流淌、低溫條件下不會出現(xiàn)碎裂,另外還要不容易出現(xiàn)老化的情況在,這樣的防水效果俱佳的材料才是最好的選擇。這其中,水泥砂漿防水層要選用標號在325#以上的,也可以選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砂可以選用粒徑2mm左右的粗砂,砂料必須具有粗糙、堅硬的特點;水泥漿和水泥砂漿在配比上必須根據(jù)要求來,施工時也要有嚴格的控制。倘若當時選擇了柔性防水層,就要進行“三氈四油”結合聚氯乙烯膠泥的方法進行處理。此外,還有一些剛開發(fā)的防水材料也已經(jīng)投入了應用,例如三元乙丙卷材。再就是,可以采用再生橡膠、瀝青防水涂料和玻璃纖維作為防水的,具有便捷、快速的效果。也可在防水層和石板中間進行絕緣體層的設置,這樣可起到防震、防水、放熱的作用,加入PUK聚氨酯涂膜防水層,就可以起到防漏水的效果。APP防水卷材也是一種防水效果較好的方法,不僅耐腐蝕,還對植物根系入侵有較好防范作用。
另外,排水系統(tǒng)設計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其設計合理性會直接影響到地下車庫頂板的防水效果。一般來看,車庫頂板中的橫梁是向下設計的,而頂面是水泥鑄就的平臺,如果在平臺上堆土種植植被,那么排水過濾層就可以從整體上進行規(guī)劃和施工,然后將排水層設置在頂板上,從植被中滲透出的水流就可以從提前設置的地漏處流入到雨水管中,然后排出了。隨著設計觀念的不斷發(fā)展,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種新型的車庫,其橫梁是翻上的設計,這樣做是為了降低造價和車庫整體高度。在頂板上會設置多個大小一樣的水泥池,這樣植被就可以向花盆栽種一樣在水泥池中栽種,也起到了美觀的效果,但水泥池中的排水系統(tǒng)必須要單獨鋪設。
3.2荷載與地形設計
地形設計在居住區(qū)室外景觀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空間劃分和景觀營造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對于地下室的頂板而言,景觀地形的規(guī)劃,就受到了眾多因素的制約,覆土就是一個影響較大的因素。從目前上海的地下室頂板的規(guī)劃情況來看,一般設計的頂板荷載為30kN/㎡,覆土為1.8m左右。倘若在這個厚度上對地形和高差進行設計,那么難度會很大。正確的做法是利用下沉空間,來對高差的變化進行營造,這樣不僅能夠實現(xiàn)回填土面積的減少,還能對荷載負擔進行合理的減輕。
3.3植物設計
地下車庫頂板在進行綠化種植時,一般要考慮三個方面:第一,頂板的負荷能力和承重的安全性;第二,排水的透氣性;第三,植物根系所具有的破壞性。
一般地被植物土層厚度為20~30厘米,小灌木土層厚度為40~50厘米,大灌木土層厚度為60~90厘米,淺根喬木土層厚度為90~120厘米,大喬木土層厚度為120厘米以上。一般來說,地下車庫頂板上的回填植土都不會很厚,因此無論是蓄水性還是排水性,效果都不是很好,這樣種植的植物就不會取得良好的長勢。因此,需要景觀設計師在植物配置及選擇苗木的品種、數(shù)量、規(guī)格時充分考慮以上不利因素。
3.4地下車庫頂板建筑配套構造物設計
從項目整體成本方面考慮,由地下車庫延伸出的這些構筑物可以采取綠化隱蔽的方式進行處理。但倘若構造物無法用綠化方式進行完全遮蓋的話,那就要另外采取飾面進行處理。如果構筑物處于園林布局的重點位置,就算是對構筑物進行了飾面處理,也很難達到理想的遮蓋效果。遇到這種問題,就可以將構筑物作為景觀焦點進行處理,將其位置更加突出,并結合視線引導、園區(qū)空間需求及構造物本身的特點多個方面,綜合多個角度進行設計,將構筑物化身為景觀中的亮點。
結語:
隨著城市用地緊缺,私家車數(shù)量快速增長,人們開始重視地下資源的利用,大多開發(fā)商將車庫移至地下。在地下車庫頂板上進行園林景觀營造,這樣不僅可以緩解停車用地與綠化用地之間的矛盾,還可以增大室外園林景觀布置,提高小區(qū)綠化率,營造舒適優(yōu)美的居住環(huán)境。但這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工程,必須予以高度的重視,并加強設計和施工的緊密配合。設計方要充分考慮車庫頂板的負荷能力,施工方也要通過不斷加強自身管理和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減少車庫頂板荷載,才能實現(xiàn)最終項目的順利達成。
參考文獻:
[1]王凱琳.淺析屋頂花園的荷載[J].黑龍江生態(tài)學報,2007,09:23
[2]白德懋.居住區(qū)規(guī)劃與環(huán)境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3]李欣.城市宜居型低層高密度居住區(qū)外部環(huán)境設計探研[D].北京:北京工業(yè)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