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則宣+黃任之
小邢得到了一份去分公司做主管的任命,回到家里,妻子非常不開心,還說道:“你要去就去吧,以后就再也不要理我跟孩子了。”小邢不死心,跟她解釋:“分公司容易出成績?!痹捯粑绰?,妻子就搶著說:“從結婚到現在,你看我為家付出了多少,頭發(fā)都白了……如果你一定要去,我就帶著孩子回娘家過。” 一席話說得小邢訕訕的。在同事詫異的眼光中,小邢回絕了這份讓大家都羨慕的美差,內心壓抑、無奈和痛苦。雖然小邢覺得妻子在無形中阻礙自己,但他也無法說清楚為什么妻子輕易地掐滅了自己的職業(yè)夢想!
這一幕體現了人際關系,尤其是親密關系中常見的人際控制,心理學將這種現象叫做情緒勒索。對方運用帶有強烈情緒色彩的語言作為武器,潛移默化地操控對方,讓對方做了違背心意的事情。因為不斷地妥協,外在壓力和內心的不接納導致心理沖突,使得被勒索者產生了判斷力和價值的懷疑,心理世界嚴重失衡。
被勒索者原想要忠于個人的感受,善待自己。可勒索者卻通過語言攻擊,如“你說了要照顧我一輩子的,為什么你還要去加班?”“我辛苦地撫養(yǎng)你長大,你怎么能不要我?guī)湍闾暨x專業(yè)呢?”讓被勒索者覺得充滿了負疚感,甚至罪惡感,不得不屈從于對方的要求,可勒索者卻對被勒索者的犧牲視為理所當然,反復要求。勒索者能夠達到目的,原因在于這種情緒索取,往往發(fā)生在最為親密的關系中,如夫妻、親子、朋友、同事等,原本可以簡單地抉擇,因為有感情因素摻雜和施壓,無論怎么處理,都可能為彼此的關系留下一些裂痕,形成了一種“中毒”的人際關系。
被勒索者的人格特征比較典型:比如,缺乏自信,經常否定自己,對人際關系的破裂有著不恰當的恐懼,害怕別人生氣;寧可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別人,極為看重他人的認同;容易對別人負擔一些不屬于自己的責任來維護人際表面的和諧。歸根結底,被勒索者的內心能量不足,無法保持心理獨立來對付他人的操控,需要加強個人的心理成長。
被勒索者如何打破這種心理桎梏呢,不妨從以下4個方面來幫助自己:
第一,堅持自己的原則。在遇到情感勒索后,需要在獨處中冷靜思考自己需要什么?打算做什么?是否可以做一定的協調達到雙贏;如果做不到,自己需要堅持哪些東西。想好后,需要用筆寫下來,分條列出。如果內心迷茫和遲疑時,就需要反復閱讀,甚至大聲朗讀來清晰自己的目標和原則,才能做到堅持而不動搖。
第二,直面壓力。堅持做自己,必然會遇到相當的壓力。如何有效地應對壓力,對很多人來說都是需要學習的人生功課,他們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減壓方式,比如有氧運動來處理人際關系的壓力。如果有困難,可以咨詢專業(yè)人員。
第三,設限。人際關系會有一定的妥協,但設置恰當妥協的底線也是必要的。退讓最初只是為了雙方能彼此顧及,但有些人性子軟,不懂得保護自己,所以一開始就要設置出必要的底線。這是給雙方的心理空間設置必要的安全界限。
第四,讓情緒勒索者知道他們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對于被勒索者,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是重要的,如果你不主動為自己爭取權益,那么對方就會默認你沒有受到損害。這點比較難,所以被勒索者要學會用書信、他人代為轉達等方式來積極發(fā)聲,將個人的感受和遭到的傷害告知于對方,爭取對方的共情來保全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