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晨暉(1993.4-),女,漢族,河南南陽市人,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法律(非法學)專業(yè)法律碩士,研究方向:訴訟法。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6--01
《馬背上的法庭》是一部樸實的紀錄片。沒有豪言壯語,沒有懸疑的拍攝技巧,主角們甚至沒有具體的名字,只有簡單的代號:老馮,一個基層老法官;楊阿姨,一個即將被清退的書記員;阿洛,一個剛到基層工作的年輕法官;一匹馱上國徽、帳篷及文書的老馬。這些,就是這個法庭的全部。
影片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老馮對國徽的執(zhí)著。國徽是國家權力的象征,而法庭中懸掛的國徽更象征著莊嚴的法律。當老馮被摩梭族的阿媽熱情地請進家時,他嘴里念著心里想的是國徽。當馬被偷走,老馮第一個惦記著的還是國徽。大清早在雞腸子寨里回蕩的聲音依然是:“誰偷了我們的馬,馬上有國徽,偷國徽是犯法”。當發(fā)現(xiàn)國徽躺在草海里,老馮竟不顧危險,硬要沖進沼澤地去把它取回來。當被問到國徽“是金的、銀的還是銅的、鐵的?”,老馮嚴肅地說:“它就和你們心中的佛一樣重要”。老馮的形象代表了中國千千萬萬名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的法官。于是我領悟到:國徽就是老馮的神,法律就是法官的最高信仰!
“信仰”一詞在中國文化中最早見于唐朝西明寺道世法師的作品《法苑珠林》:“生無信仰心,恒被他笑具。”“信仰”在字典中被解釋為:“對某種宗教,或對某種主義極度的信服和尊重,并以之為行動準則?!痹谖铱磥?,法律信仰是法官內心對法律價值的認同以及對法律的堅定信念和尊重,并在司法實踐中堅持擁護憲法,忠誠捍衛(wèi)法律,在司法的全過程中要忠于職守,公正廉潔,從而履行自己的職責。
法律是一種強大的信仰,這種信仰來自于人們對社會公正、權力平等以及對正義的渴望。法官堅守對法律的信仰,同樣也是國家進行全面法治建設的必然要求。法官對法律的信仰應該包涵了以下幾方面內容:一是法官應具有崇尚法律的信念。二是法官應具有良好的法律職業(yè)素養(yǎng)。三是法官應具有良好的司法品性和德行。四是法官應具有強烈的職業(yè)感和使命感。廣大群眾內心期待的法官,是判斷是非曲直、維護社會公正的特殊群體。因此,樹立堅定的法律信仰是對法官最起碼的執(zhí)業(yè)要求。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老馮式的人民法官。海淀區(qū)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庭長宋魚水,獨立辦案15年來,公正高效地審理了各類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其中300余件屬于疑難、復雜、新類型案件,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她在工作中表現(xiàn)出的良好職業(yè)道德和司法水平,受到同行和社會的廣泛稱贊。湖南桑植縣的法官向恩林,10年來背著9.5公斤的國徽行走在鄉(xiāng)間,和同事們走遍200多個村莊山寨,在桑植綿延不絕的群山中建立“流動法庭”,跋山涉水遭遇各種艱難險阻卻毫不動搖。對法律的忠誠信仰是法官的一種對自我的內心約束,也是對社會一種強烈責任心。法律信仰促使法官把維護社會公正和正義作為一種職業(yè),也作為一種人生追求,這種力量深深地植根于法官心靈之中,也從另一個角度保證了法官對法律的不可動搖的忠誠。
法律需要被信仰,否則它形同虛設。一個法官有了法律知識并不等于有了法律信仰,如果法官不信仰法律,且不說法官貪污受賄、枉法裁判,個別法官不注重公眾形象的現(xiàn)象,在深層次上反映了法官法律信仰的缺失。四川省南充市西充縣人民法院某次開庭時,一名女法官在庭審中玩手機,書記員也身著便裝一邊抽煙一邊聽案;玉溪市澄江縣人民法院的民事一庭庭長因為律師沒有順從其意愿,竟把律師銬在法院籃球架上暴曬40分鐘。正因為他們不把審判當作一回事,不信仰法律,才會導致這些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古人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強化法官對法律的忠誠和信仰,應當做到:一、保障司法公正。法官作為正義的守護神,要敢于同各種公然藐視法律的不法行為作斗爭,矯正社會不公,扶平法律瑕疵。二、提高司法效率。遲到的正義為非正義,這要求法官在司法工作中勤勉敬業(yè),嚴格執(zhí)行案件審理期限,在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中減少拖延,節(jié)約時間。三、保持清正廉潔。社會紛繁復雜,誘惑頗多,可法律信仰監(jiān)督他必須不為私欲所動,敬法慎獨,胸懷法度,善守其本。四、遵守司法禮儀。這要求法官時刻保持謹慎言行,時刻維護司法公正和樹立良好的法官形象;使用的語言要文明、規(guī)范、準確、客觀的語言;態(tài)度溫和,舉止得體,樂于助人,不得粗暴對待群眾。五、加強自身修養(yǎng)。做到自省、自警、自勵,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業(yè)務素養(yǎng)與道德素養(yǎng)。六、約束業(yè)外活動。“法官是一個孤獨的職業(yè)”,這要求法官在日常生活中,言行舉止必須克制,尊重自己的人格,愛惜自己的名譽,不做與自己身份相悖的事情。
顯然在現(xiàn)實社會中,法律法規(guī)和真正的執(zhí)法環(huán)境有很多客觀存在的問題,也存在當我們追求社會公平正義時對法官仍存有有諸多不公正之處,也或許對法律價值的理解和踐行的理想有遙遠的距離,但是,當我們選擇了身披法袍的這一神圣職業(yè)時,我們應該用法律精神主宰自己的靈魂,把法治信念嵌入進自己生命的每個細胞,應該把法律作為自己終生為之奮斗的信仰。信仰于普通人有千千萬,但對于把正義當作信仰,把公平當作信仰,把法制當作信仰的我而言,我的信仰將指引我通向未來的光明的道路,而我也將用我的信仰帶給社會和民眾光明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