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芝,江蘇省太倉市新區(qū)第二小學大隊輔導員。自2006年競聘為大隊輔導員起,與少先隊工作結下了十年之緣。她創(chuàng)新儀式教育、勞動教育,并使社區(qū)活動豐富多彩,讓隊員們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
金芝老師先后獲得“江蘇省優(yōu)秀輔導員”“蘇州市首屆名輔導員”“蘇州市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蘇州市優(yōu)秀輔導員”“太倉市德育學科帶頭人”“太倉市少先隊杰出貢獻者”等榮譽稱號。她所撰寫的論文有二十多篇發(fā)表或獲獎:《儀式教育:擦亮成長中每一個重要日子》發(fā)表在《蘇州教育》,《繽紛多彩百川節(jié)》發(fā)表在《少先隊活動》,《小小達人秀,自信起點站》發(fā)表在《少年號角》……同時,她還在蘇州市少先隊“一課三隊碰”觀摩研討活動中執(zhí)教公開課,受到好評。
江蘇省太倉市新區(qū)第二小學的孩子來自五湖四海,他們的身上有著不同的個性特點,多樣化的生源促使老師們思考如何形成專屬的學生文化。各地的文化在這里碰撞、融合,“百川文化”應運而生?!鞍俅ㄎ幕币庥髯寔碜晕搴暮5膸熒鷰е髯圆煌娘L俗習慣、文化背景、處事方式通過學校文化的浸潤實現(xiàn)融合,呈現(xiàn)出向上的積極態(tài)勢。最終學校確定以“活”為理念,以“文化”為抓手,打造“活”的教育,培養(yǎng)專注、快樂的孩子,使其活潑健康地成長。
一、一口水缸——實現(xiàn)文化認同
讓隊員們在六年的校園生活中健康成長、快樂學習、個性發(fā)展,是太倉市新區(qū)第二小學的目標和追求。為此,學校創(chuàng)新儀式教育。用一口水缸伴隨孩子們的童年生活,見證他們的一路成長。
1.一年級新生“匯水”。六七歲的娃娃從幼兒園來到小學是人生中的第一個轉折點,為了給一年級新生營造充滿溫馨的大家庭氛圍,讓孩子們第一天就喜歡學校,向往學校,學校在入學的第一天,就讓每個學生都自帶一瓶水,在當天的入學禮上,這瓶水要“匯入”班級的一桶水中,各班的一桶水再“匯入”象征學校的這口缸內(nèi),這一過程稱之為“匯水”。“百川匯水”是學校辦學現(xiàn)實的寫照,也是對學生融入學校的期望。
2.三年級隊員“飲水”。十歲,正值精彩童年,對于處于兒童期的學生來說,是人生中一個新的起點,意味著長大,意味著擁有一份理想和責任。三年級的成長禮上,這口缸被請到儀式現(xiàn)場,里面放入滿滿一缸清洌洌的礦泉水。伴隨著老師精心制作的PPT,學生回顧三年的學習生活,體悟成長過程中老師、家長的辛苦付出,然后從缸內(nèi)舀出一瓢水慢慢喝下,這一過程稱之為“飲水”?!帮嬎荚础?,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一項措施,也是讓學生感受成長快樂的途徑。
3.六年級隊員“取水”。六年的小學時光是美好的,從一個懵懂的娃娃到一個成熟的少年,這口缸見證了孩子們的成長。于是,六年級的畢業(yè)禮上,這口缸再一次被請到活動現(xiàn)場。同樣,里面盛有滿滿一缸水。在畢業(yè)匯演、師長祝福、互贈禮物等環(huán)節(jié)后,學生們排隊從缸內(nèi)取水,裝滿一瓶帶回家,這一過程稱之為“取水”。意味著通過六年的學習生活,滿載著知識、本領、為人處世的道理,結束了新區(qū)二小的學習生活,這是對學生學業(yè)有成的美好祝愿,也是對他們進入新學段學習的殷殷期盼。
“匯水”“飲水”“取水”,伴隨著二小學生六年的校園生活,見證了他們生命成長的關鍵時刻。在孩子們的眼里,這口缸是親切的,就像一位不會說話的親人,默默地關注著每一個孩子從無知的懵懂孩童長成知書識禮的少年。
二、一個節(jié)日——融合文化習俗
新區(qū)二小有著另外一個好聽的名字——百川學堂,匯聚了來自全國23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孩子,來自安徽、江西、山東、云南等地的孩子一起過節(jié),會是怎樣的情形? 固定的時間,周密的安排,展現(xiàn)各地文化、風俗、美食,于是,“百川節(jié)”孕育而生?!鞍俅ü?jié)”是學校結合校情,利用學校的特殊資源策劃的家長進校園的一種新的嘗試。旨在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們增長見識、鍛煉能力、學會交往;同時增進家校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融洽親子關系。
1.全國各地特色小吃飄香四溢。東北涼皮、溫州肉夾饃、云南彩色米飯……36個攤位,36種風味。從確定美食內(nèi)容,給團隊起名、設計LOGO、布置攤位、購買特色裝飾物,到通過美食反映各地的人文習俗,讓孩子們在品嘗美食的同時了解更多知識。
2.欣賞各省市人文風情展板。一個班一個省份,圍繞省的來歷、簡稱介紹、民間游戲、傳說、神話故事、民間故事、美食、文化遺產(chǎn)、戲曲等,展現(xiàn)該省的特色和亮點。雖然孩子們遠離自己的家鄉(xiāng),在參觀展板的時候,孩子們在看到屬于自己家鄉(xiāng)省份的時候,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百川節(jié)”,運用多元文化,打造屬于新區(qū)二小孩子們自己的節(jié)日,讓每個孩子感受各地美食、風俗,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xiāng),真正使百川學堂成為其樂融融的大家庭。
三、三個舞臺——提供文化平臺
在舞臺上,有些孩子表現(xiàn)出不自在的神情,眼睛不知看哪,手腳擺放總是感覺不對勁。難道接納學生進校園只是學知識、長本領嗎?學校感到,學習固然是重要的,但讓孩子們擁有自信,學會交流,擁有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更為重要。于是,階梯式的“三個舞臺”誕生了:水娃小講壇天天開講,水娃夢想舞臺半月一次,百川大舞臺一年一次。
1.水娃小講壇。給學生學會表達、開闊視野、尋找自信搭設的小舞臺。每天的晨會上,班上的學生輪流上講臺,可以講故事、說讀后感、講家鄉(xiāng)的民俗風情、旅途的見聞等等。
2.水娃夢想舞臺。為有一技之長的孩子搭設的舞臺。如果在校園里有一個草根舞臺,讓擁有特長的孩子們可以秀出自我、展示自己,這樣其他孩子或許也能萌生擁有一技之長的愿望,并努力實現(xiàn)。出于這樣的考慮,校園里搭起了草根舞臺,取名為水娃夢想舞臺。
3.百川大舞臺。孩子們期盼的活動,也是七彩雨少年宮學員們一年一度的匯報演出。它是給孩子們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舞臺。能夠登上百川大舞臺,能在全校師生面前表演,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榮耀。
如何引導和激發(fā)孩子們的潛能,使“每一個孩子都可愛,每一個孩子都重要,每一個孩子都能成人成才”,太倉市新區(qū)第二小學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績。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學校將繼續(xù)不斷研究合適的方式,去發(fā)展更多、更受學生喜歡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