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貴
鐵板燒起源于遠古石板燒烤,原是海邊漁民偶爾食了用架篝火板石上的動物肉塊,發(fā)現(xiàn)其味道比直接在火上燒出來的好吃,又干凈。沒有燒味還保留了原料本身的水分,加上鹽后食之味更香,故被保留下來(這是鐵板燒的雛形)。隨著時代的變遷,被宮庭、皇室引入,加以演變。它還是西餐的先驅(qū),19世紀傳入亞洲,在韓國風行。后被睿智的日本料理廚師加以改進,將它從廚房里搬到廳面做明檔料理并逐漸發(fā)揚光大。20世紀中期,盛行日本、中國港臺地區(qū)及東南亞各地。20世紀80年代傳入中國上海、廣東、香港、臺灣,而后風行全國各地。鐵板燒的特色為外酥內(nèi)嫩、鮮香適口。下面幾款供食者參考。
鐵板酒香貴妃雞
原料:帶皮雞胸肉250 g,青椒25 g,鮮橘皮15 g,洋蔥頭75 g,濕淀粉50 g,紅葡萄酒75 g,雞湯50 g,番茄醬25 g,白糖10 g,花椒10粒,料酒10 g,豬化油750 g(實耗約60 g),醬油、精鹽、味精、食用堿面、各適量。
制作:1.將帶皮雞胸肉用刀剁成骨牌塊;鮮橘皮用刀切成螞蚱腿狀待用;去青椒切成三角片待用。
2.將雞塊放入一碗內(nèi),倒入25 g葡萄酒、料酒、花椒粒、味精、鹽、醬油各少許,橘皮絲、食堿拌勻,腌漬,放入較高溫度的地方20 min即可。
3.將鐵板放明火上燒烤待用。
4.油倒入勺中,熱至四五成時,將雞塊中的固體調(diào)料去掉,用淀粉、番茄醬抓勻,上好漿,下入油勺中飄起后,在小火上再浸炸一下,滑透成熟。
5.取一空碗,放入雞湯、紅葡萄酒、鹽、白糖、醬油、味精等適量,調(diào)制成金黃色的碗汁待用。
6.將燒熱的鐵板放在托盤內(nèi),撒上蔥頭片?;u塊的油勺坐在火上,雞塊用漏勺撈出后用手勺拍松,勺內(nèi)放入青椒片,片刻即控油出勺放在鐵板中間即可,再用手勺淋少許油,撒在雞塊上;勺上火,放桔皮絲煸炒幾下,倒入兌好碗汁,起泡后取出放在空碗內(nèi),與鐵板一同上桌,將汁澆在雞塊上,當葡萄酒香味四溢、吱吱作響、云霧升騰時即成。
鐵板燒釀豆腐
原料:豆腐1塊,剁辣椒適量,香蔥2顆,五花肉300 g,豆豉少量,姜少許,香油、玉米、淀粉。
制作:1.把豆腐用熱水燙過,然后過冷水備用,這樣豆腐不容易散掉。
2.把五花肉切碎,用油把姜和豆豉煸炒過,然后把姜片揀出不要。
3.把五花肉碎加入鹽和香油、玉米淀粉少量拌勻。
4.把肉碎釀入豆腐里,具體操作就是把豆腐一側(cè)邊開刀然后把肉碎夾入其中即可。
5.鐵板燒熱,把釀好的豆腐煎熟。
6.倒入剁辣椒加入少量水,燉一會,最后撒上蔥花。
功效:可以讓人的神經(jīng)振奮,開胃有食欲。
鐵板全家福
原料:水發(fā)海參40 g,白煮雞40 g,大蝦仁40 g,魷魚卷40 g,腰花40 g,水發(fā)魚肚40 g,整鮮蘑25 g,洋蔥頭75 g。
輔料:蒜苗15 g,冬筍15 g,蛋清20 g,濕淀粉適量。
調(diào)料:蔥椒油50 g,花生油750 g(實耗約50 g),醬油、料酒、白糖、味精、白胡椒粉、雞湯、蔥姜米、精鹽等均適量。
制作:1.將海參、魚肚、白煮雞均切成一字條;魷魚和腰花分別打上麥穗花刀,然后改條;整鮮菇去根;冬筍切成柳葉片狀;蒜苗洗凈,瀝干,切成3.3 cm長段;蔥頭切成片。
2.鍋內(nèi)燒開水,將魚肚、海參、鮮蘑、冬筍、魷魚卷、腰花分別下入水鍋中焯一下?lián)瞥觥Nr仁用淀粉、蛋清、鹽少許拌勻,上漿。
3.鍋中倒油,燒四成熱放入上漿的蝦仁劃散撈出,隨后將雞條、蒜苗放入油鍋中也略滑一下?lián)瞥?,均瀝去余油。
4.鐵板上明火燒烤待用。取一空碗,用雞湯、醬油、精鹽、料酒、白糖、味精、胡椒粉、蔥姜米、水淀粉兌成芡汁待用。
5.將燒至冒煙的鐵板取下放在托盤內(nèi),撒上蔥頭片。勺放火上,倒入兌好的芡汁,燒至發(fā)濃,放上加工好的幾種原料裹顛均勻盛在鐵板中間。大勺放火上將余下的芡汁炒至起泡,淋上熱蔥椒油,推炒均勻,倒在空碗內(nèi),迅速上桌,將汁澆在原料上,發(fā)出吱吱響聲,油星如散花一樣,即成。
特色:色澤紅潤,成鮮香甜。
鐵板香糟魚卷
主料:去皮鯉魚肉200 g。
輔料:雞泥75 g,豬肥肉泥25 g,火腿25 g,冬筍25 g,洋蔥75 g,生菜葉50 g,蛋清漿適量。
調(diào)料:糟酒75 g,雞湯75 g,白糖20 g,雞油15 g,香油5 g。味精、蔥姜米、精鹽、水淀粉各適量,豬化油750 g(實耗約80 g)。
制作:1.先將魚肉片切成6 cm長、4 cm寬、0.5 cm厚的片狀;火腿(熟)、冬筍改成0.5 cm見方的小丁;洋蔥頭切片,生菜洗凈,待用。
2.魚片入碗中加蔥姜米、料酒、精鹽拌勻腌漬一下待用。
3.蝦泥、肥肉泥放入碗內(nèi),用蔥姜水一點點地加入,打上勁,放入火腿丁、冬筍丁、精鹽、味精、香油各適量攪拌均勻待用(餡要打得硬一些)。
4.把腌過的魚片去掉雜質(zhì)攤開,放入蝦泥,依次卷成食指粗細的魚卷,長約4 cm,用蛋清漿輕輕漿好待用。
5.將鐵板刷少許香油放在明火上燒烤。
6.炒勺上火放入豬大油燒四成熱下入漿好的魚卷,待魚卷漂起后端下火口浸炸,再取一空碗放入香糟酒、雞湯、味精、白糖、精鹽、姜汁、水淀粉少許兌成芡汁。
7.將燒至冒煙的鐵板取下放入托盤內(nèi)撒勻蔥頭片,在鐵板周圍擺一圈生菜葉待用。
8.油鍋上火燒熱待魚卷色黃成熟時用漏勺撈出。炒勺另上火倒入少許芡汁,滾開后倒入魚卷裹上汁后盛入鐵板中碼好。炒勺上火,倒入余下的芡汁推炒均勻,淋雞油,取出放在空碗內(nèi)。服務員在端菜時,味汁端上在客人面前,將香糟汁澆在魚卷上,發(fā)出吱吱響聲,熱氣騰空即成。
特色:魚卷鮮嫩,糟香味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