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學專業(yè)的概念繁多且龐雜,現行教育制度下為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不適于向學生教授大量事實性信息,核心概念教學正是產生于這一背景下。探索和研究生物學核心概念教學的教學模式,對于提高生物學科教學的品質、活躍生物課堂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在簡要陳述生物學核心概念的基礎上,對當前初中的生物概念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深層分析,并提出了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核心概念教學以激活生物課堂的相關有效策略。希望通過以下研究,對優(yōu)化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氛圍,促進初中生物教學發(fā)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核心概念;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生物學核心概念是生物學的核心領域,其闡明了生物學科中的生理特點、形式狀態(tài)和結構、生命的定律和現象。學生邁入生物科學的首站即為初中生物學習,其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方向。
對生物學核心概念的理解,是學生學習生物、認識生命、了解生物生活定律、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基礎前提。因此,新概念教學提出的根本要求是幫助學生把握生物學核心概念,這也是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不可缺失的保障。
一、核心概念概述
核心概念也被稱為重要概念、主要概念和概念性知識。埃里克森將核心概念視為學科的重心,認為核心概念的遷移價值和長期價值是超出課堂內容之外的,表現著學科的規(guī)律和方法。核心概念是基于生物學科內的思想、規(guī)律、概念及解釋系統(tǒng)所產生的,將學科內部的所有構成單位聯接起來。赫德將可以體現當代學科趨勢和遠景的概念和原理稱作核心概念,認為它們是學科構架的主體內容。戴伊認為相關領域的中心可稱為核心概念,因為它廣泛應用,經受了實踐的考驗。費德恩闡述核心概念的角度是從學生教學出發(fā)的,他認為學科的核心概念應該是被學生所通曉領悟的概念,哪怕忘記了基本定義也可以運用相關概念來解決問題,完成概念的遷移,這才是教學的目標,是需要在教學中清楚明晰地展示出來的。綜上所述,核心概念就是各個學科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核心知識,是在基本闡釋基礎上需要掌握的關鍵理論、原理和概念的匯集,是學科結構體系中的主體內容。因此,在運用核心概念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激活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就要求教師必須樹立概念意識,在教學中要以核心概念為中心,指引學生進行探索,協助學生深層次地領悟概念,運用概念來指引生活世界。
二、當前生物核心概念教學的不足之處
當前,我國初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對學生的生物學習質量以及生物學習積極性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第一,教師一味強調對定義、事實的記憶和背誦,忽略對概念深層次含義的理解。例如,在平時練習或考試時,一些教師經常通過定義概念的背誦、背寫等方式,就學生對事實的記憶情況進行考察,讓學生誤認為學習生物就是靠死記硬背。
第二,教師注重讓學生對概念、術語、定義的記憶,忽視對概念外延更深層的理解,生物課堂教學與生活實踐的結合度不高。
第三,一些教師課堂上雖然注意了概念教學,但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集中在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挖掘上,而是放在次要概念上,對核心概念的選取不準確。
第四,只關注孤立概念的學習,淡化了以核心概念為中心的概念體系的建構,不利于學生生物邏輯性的培養(yǎng)。
第五,受自身教學能力以及學校教學條件的限制,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仍然采用單一的課堂授課方式,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同時也不符合新課改關于“利用新技術拓寬教學渠道”的要求。
三、運用核心概念教學,激活初中生物課堂
1.做好課前教學設計,圍繞核心概念組織概念教學活動
在備課階段,要以學生的主體性為主,所有教案設計的內容以學生的需求為基礎,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熱情。要提升課前備課階段的創(chuàng)造性,把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目標、課程理念等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要明確生物教學中學生應該掌握的核心概念。圍繞核心概念組織概念教學活動,需要教師積極參加相關培訓、鉆研相關教材,豐富自身生物知識,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的趣味性。
例如,在學習生態(tài)系統(tǒng)這個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先指引學生如下學習:吃和被吃之間的關系、植食性動物、肉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以及食物鏈被破壞的危害、食物鏈和生態(tài)平衡之間的關系等與生態(tài)系統(tǒng)有關的基礎概念。再通過羅列如昆蟲吃植物、青蛙吃昆蟲、蛇吃青蛙、鷹吃蛇等相關的事實性知識,讓學生加深對相關核心概念的認識,在學習思考中建立起一個比較完整的食物鏈,提高學生對物質循環(huán)、能量流動、任何動物的食物鏈最后都是以綠色植物為起源等知識的理解。
其次,教案的設計要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的認知困難有所了解,對學生的學情做好基礎分析,結合教學出發(fā)點和目的,讓教學內容更加充實豐富,對生物學中的相關概念和原理的講授要尤為重視,協助學生形成基本的概念體系。
如學習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huán)概念時,一定要講解植物的蒸騰作用這個一般概念,為了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教學設計時可進行諺語設計。如“大樹底下好乘涼”,再提出疑問:為什么大樹底下好乘涼?引出蒸騰作用,為講解核心概念做鋪墊。此外,在學習核心概念“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時,可以運用名言引用的設計,如高爾基的名言——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進而得出結論:面包有我們身體細胞所需要的營養(yǎng)和能量。
通過這些教學設計,圍繞核心概念組織各類教學活動,從學生的學情出發(fā),更好地幫助學生形成概念,理解核心概念,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
2.創(chuàng)新改革教學模式,應用情境教學法提升核心概念教學的趣味性
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基本上就是教師講,學生做筆記,“填鴨式”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知識時思維的發(fā)散,使得學生只能進行定義背誦、概念記憶等膚淺的、低層次的學習。在教學改革發(fā)展的今天,教師要敢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關注核心概念教學,認識到只有對概念進行理解性學習,才是深度的、高層次的學習。
例如,學習“細胞是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這個概念時,洋蔥表皮細胞和口腔上皮細胞都屬于事實性知識的學習,教師可以以實驗的形式讓學生對于教學所對應的事實性學習形成明確的認識,然后再經過學生的抽象思維,將知識進行精煉和提高,真正明白領會“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的基本單位”這個核心概念。
在核心概念教學時,應該將情感融入教學,使課堂教學的知識與感情融為一體,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因此,教師要在生物課堂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在其中加入生活因素、感情因素、文化因素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通過學習拓展視野,感受語言、數學、物理等內在的魅力,這也就從本質上讓初中生物課堂遠離了乏味、枯燥的傳統(tǒng)教學氛圍,使課堂成為真正的學習樂園。
例如,可以運用建立概念圖的方式來講授核心概念“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首先,教師對學習內容進行分析,對學生已經掌握的概念系統(tǒng)以及接下來要學習的目標概念進行梳理,然后通過描繪陳述染色體、DNA及基因三者之間的聯系來教學相應的知識目標,讓學生了解染色體在生殖過程中是如何變化,基因是怎么傳遞的。通過建立關聯模型,運用概念圖描繪上述三者之間的聯系。學生通過科學推理活動的實踐,逐漸樹立創(chuàng)新的科學態(tài)度,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成對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提高其學習遺傳學的興趣和動力。運用建立的生物模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陳述概念的能力,還可以在推理中增強學生的解析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3.重視實驗探究,樹立牢固的生物學核心概念觀念
在教學中,教師能夠運用生活中到處可見的生物學的具體現象,用來協助學生通曉領悟生物學的重要概念,建立堅固的生物學科知識的核心概念性知識。
例如,教師在講授知識點“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時,可以帶領學生去植物園中對植物進行觀察,或者把兩盆相同的植物分別放于陽光下和陰暗處,讓學生用一周的時間來觀察植物的生長情況并做好相應記錄。以上這些實地觀察、實驗等方式,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對于促進學生關于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探究,了解氧氣來源、二氧化碳去處等問題具有幫助。此外,還可以聯想到家庭中養(yǎng)的花,蘆薈可以抗輻射,綠蘿可以改善空氣質量,常春藤、君子蘭、吊蘭等可以清除室內有害氣體,這樣不但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研究能力,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握生物學中的核心概念,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4.促進教學平臺的多樣化,拓寬生物核心概念傳播渠道
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整體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因此,需要增加學生的業(yè)余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
例如,在課余時間,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相關生物問題的調研、網上資料的搜集以及實驗報告的科學書寫、生物黑板報的編輯等實踐活動,通過生物學習小組的成立以及相關實踐活動的陸續(xù)開展,促使學生日常生活中對生物科學進行思考與應用。同時,還要使科學教學跟得上時代趨勢,要不斷介紹生物學科最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學科成就、專業(yè)內容,讓學生增加對于生物科學信息的認識,指引學生去探究,提高其創(chuàng)新意識。
總之,教師在講授生物學相關概念的時候,需要把核心概念引入到課前的教學設計和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中,要準備好備課階段的教學設計,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創(chuàng)建學生理解和運用生物學核心概念的體系。重視生物學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平臺的多樣化,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核心概念,激活生物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生物素養(yǎng),為我國培養(yǎng)優(yōu)秀生物人才。
參考文獻:
[1]邵斌.初中生物教學如何突出核心概念[J].新課程導學,2014(28).
[2]黃杰.初中生物課堂核心概念教學要點探微[J].理科考試研究,2015(10).
[3]林秋霞.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J].吉林教育,2014(32).
[4]閔敏.運用核心概念教學,活力初中生物課堂[J].教育藝術,2016(20).
作者簡介:陳寬,本科學歷,現就職于福建省廈門市翔安第一中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