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磊
【摘 要】2011版新課標的實施,使初中生的作文寫作能力越來越受到教師們重視。本文結合教學實踐, 針對閱讀教學中容易忽視的一些問題, 闡述了以初中英語新目標閱讀為例的閱讀教學設計,著重探討了閱讀的導入設計, 讀中設計以及讀后轉(zhuǎn)寫設計,從“讀”入手,以讀帶寫,以讀導寫,以讀促寫,最終讓學生會寫,樂寫。
【關鍵詞】初中英語 閱讀教學 有效設計 讀寫策略 新目標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6)01-0074-03
在筆者所在學校上學期每周“轉(zhuǎn)轉(zhuǎn)課”的課堂觀察調(diào)查中和外出觀課議課時,發(fā)現(xiàn)目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存在教師缺乏教授語言的熱情,學生參與度不夠積極性較低,課堂氣氛比較呆板,無趣等問題。教師對閱讀教學的固定模式是首先講解課文的知識要,接下來教讀單詞、拼讀單詞、講單詞知識點、聽文章錄音,最后要求學生背誦課文。長期呆板的英語閱讀教學導致學生把精力放在了單詞拼讀、課文語法點的死記硬背上,沒有對文章進行結構剖析而忽略了運動的整體上把握文章和鍛煉閱讀能力。學生的學習更累,心里負擔越來越重,更多的知識,更多的混亂。閱讀能力殘缺,逐步學習英語并厭惡了學習英語,英語成績下降而不是上升。
人教版新目標英語(Go for It?。┙滩牡拈喿x材料有以下特點:詞匯量大,語言信息充實,語言知識的豐富,編排由易到難,單元內(nèi)部各板塊間銜接緊密,話題覆蓋面廣等,是學生獲取閱讀信息主要載體。2011版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打開思路、運用信息、梳理結構、遣詞造句等基本寫作技能,通過寫作能表達自己觀點、興趣、評論和交流情感。初中英語寫作是以閱讀為基礎,以命題作文或半命題作文為載體的表達方式。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擴大自己的語料庫,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接受豐富的信息,增強語感,這樣才能收集信息,為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新課標理念下,閱讀課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而設計,這本身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閱讀過程是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所學習語言和自身已有認知思維相互碰撞交替,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語言并運用的過程。閱讀是語言、語言理解,接受一個積累的過程,是輸入語言信息,和寫作是組織和在語言習得過程中實際使用的信息,表達,輸出語言信息的過程。
怎樣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性?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能力?筆者在日常教學中采取不同的嘗試:
一、讀前活動——滴水穿石,聚沙成塔;積累詞匯,厚積薄發(fā)
預讀活動是指經(jīng)過精心設計,目的在指導學生之前,先閱讀,包括為學生提供的閱讀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新詞,使學生認識到在未來的閱讀中排除可能遇到的閱讀障礙。這個過程中是學生詞匯原始積累,足夠的詞匯能幫助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因此,教師在閱讀前文應注意目前并教新單詞。
(一)創(chuàng)設上下文語境,巧妙呈現(xiàn)新詞匯(Vocabulary context teaching)
教師應盡量創(chuàng)建上下文,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新課程,從而導致他們渴望讀書。
[案例1] 如學習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八年級上冊Unit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ection B 3a的閱讀文章時,筆者通過用短片展示孩子的樂器愛好引入,不斷呈現(xiàn)新詞匯,如drums,piano,guitar,violin 等,然后轉(zhuǎn)入閱讀文章。
[案例2] 又如學習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八年級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 Section A 3a 的閱讀文章時,筆者在復習前一課“Work in old peoples home”的基礎上,介紹My volunteer work: There are several teachers in school who give up their weekend to help in old peoples home.I am one of them.On weekends,we go to the old peoples home to voluteer.We do many work,for example we help to clean their clothes and do the clean-up.And some women teachers sing the songs for them and make them happy.We bring lots of joy for them and they feel we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them. 因此,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了解several,joy,feeling等等,不僅掃除了障礙閱讀,同時也讓學生通過上下文體會詞匯意義。
(二)課前預測(prediction),激活新詞匯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觀察課本插圖、分析標題、預測文本,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探索欲望去閱讀。就和警察破案的過程一致:通過圖片預測發(fā)現(xiàn)故事的部分線索,通過閱讀逐漸拼出完整地故事梗概,不斷驗證推斷的結果。為了證實他們的預測是正確的,學生下一次讀時充滿了期待,這將激活學生的思維。
[案例3] 如學習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A 3a的閱讀文章時,筆者先呈現(xiàn)圖片(如圖所示),讓學生猜測發(fā)生了什么緊急事情,然后根據(jù)事實發(fā)生先后順序,在閱讀之前教授了單詞短got off,got on,heart problem,move…onto.
二、讀中活動——汲取信息,了解大意;掌握脈絡,了解結構
初中英語的閱讀策略包括了略讀、尋讀、精讀和朗讀。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體裁結構,熟悉文字、框架和內(nèi)容,從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學生的寫作做準備。
(一)略讀(skimming)——把握脈絡
閱讀教學與寫作的整合僅僅重視詞匯的積累是不夠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文章分析的基礎上,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尋找話語結構,理清文脈,把握大意的能力。
[案例4] 如教授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 9 的長篇閱讀“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一文時,教師可讓學生略讀課文,將各段的大意概括為單詞:population, food, zoo和climate。在教授課文后讓學生仿寫一篇這樣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文章,提取出閱讀材料中每段的結構就可以構成寫話題作文的提綱。
(二)尋讀(scanning)——把握體裁
初中英語新目標教材中的閱讀材料多樣,包括了新聞、書信、故事、日記、廣告等。在教授不同體裁的文章,筆者讓學生利用以下表格,讓學生思維清晰,一目了然。
[案例5] 如教授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八年級上冊Unit 1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Section B 3a “Janes diary”時,先讓學生了解這是兩篇作者介紹馬來西亞游記的日記,然后從日記格式入手,逐漸剖析文章,閱讀文本,了解日記的具體信息。
(三)精讀(detailed reading)——把握細節(jié)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在教學中閱讀文字,在細節(jié)中關注學生通過理解掌握關鍵信息。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回答問題,完型填空,補全句子或補全關鍵詞使學生了解和熟悉使用關鍵字。
[案例6] 如教授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八年級上冊Unit 8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B 2b Thanks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時,可以讓學生完成下面的表格:
通過框架表格中的已給內(nèi)容,降低了文章閱讀難度,幫助學生在原文中尋找關鍵信息,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同時聯(lián)系了具體的語言知識點,提取出可用的短語和句型,為類似寫作做準備。
(四)朗讀(soft reading)——把握語感
在朗讀中增強語感,熟悉語音語調(diào)、句型、句式,形成良好的文字素養(yǎng)。通過朗讀,學生可以感悟英語語言之美,把握語言韻律節(jié)奏,形成英語寫作的思維。
三、讀后活動——讀寫結合,螺旋上升
讀后活動的進行,是由學生被動接受信息轉(zhuǎn)變?yōu)橹鲃赢a(chǎn)出信息的過程,是讀與寫結合的有機結合。通過提煉篇章結構,從低年級階段的初步仿寫到高年級的實踐寫作,逐漸達到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結合。筆者建議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指導學生:
(一)讀后復述(retell)
閱讀后,可讓學生復述閱讀文章中的段、篇、章,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由單詞短語到句子,層層遞進??刹捎每谡Z復述或口頭復述后再寫作的方式。這樣可以強化當堂所學的詞匯、句型,不斷強化復現(xiàn)文本大意,還能檢驗學生對文本理解程度。
[案例7] 如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Section B 2b的閱讀文本“Sports Star Eats Well”,教師根據(jù)提問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有關水果的詞匯,然后要求學生運用所給詞匯復述文本。
(二)讀后改寫(rewrite)
讓學生以閱讀文本為樣本,篩選有效信息,改編信息,重組信息,轉(zhuǎn)換時態(tài)、人稱、情境或事件發(fā)展先后順序或邏輯順序等,讓學生運用“舊”語言在新的語言環(huán)境中再次操練。
[案例8] 如學習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七年級上冊Unit 9 Section B 2b“Meis letter”時,讓學生首先根據(jù)時間安排表口頭仿寫自己的日常事件,如:I have English at 8:00. At 9:00, ...; Lunch is from…to…; At 1:50,my class is… 然后根據(jù)Mei的時間安排表再次口頭仿寫,把原來介紹自己的書面表達的人稱和動詞形式改變一下,就變成另一篇作文。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學習寫了兩篇作文,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口頭和書面),也使學生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
(三)讀后仿寫(copy writing)
讀后仿寫主要是套用原文的文章結構,換取不同的內(nèi)容。讀是為更高層次產(chǎn)出寫作服務的,閱讀文章就是寫作的藍本。通過閱讀,學生經(jīng)歷內(nèi)化語言,了解語篇知識,運用實踐閱讀策略,和了解中外文化知識;通過仿寫,學生將所內(nèi)化的知識和掌握的行文脈絡轉(zhuǎn)變解碼成輸出語言,使知識在模仿中不斷遷移,在遷移中不斷熟悉運用。
[案例9] 在學習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七年級下冊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B 2b 后,筆者要求學生模仿文章思維導圖仿寫動物,給泰國學生回一封信的作文:學生的習作如下:
Dear students from Thailand,
I am a students from Sichuan , this time I want to talk about the animal which is called panda.
As you know,panda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imals in China , panda is so heavy and the skin is both white and black. It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animals.
Pandas favorite food is banboo,besides that panda also eats different kinds of foods to keep a balenced health , like meat.
Panda looks very big because it eats lots of food every day. Panda also spend lots of time in sleeping. But you wont believe how cute the baby of panda is.
I am sending some photos to you about pandas next time.Yours, Tom
(四)讀后創(chuàng)作
閱讀后創(chuàng)寫是開放性的續(xù)寫,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關注故事情節(jié)重新編寫故事,包括故事的開頭和結尾。
[案例10] 如學習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八年級下冊Unit 2的長篇閱讀材料“Ilike to thank you for giving money to Animal Helpers.”后,可以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其他動物幫助人的文章,也可以要求學生寫一項自己曾經(jīng)從事過的志愿者工作。
四、結語
新目標英語教材(Go for it)中的閱讀文章,無論是七年級上下冊較短的2b部分,還是八年級下冊中較長的Long reading,均可以作為學生上課閱讀的樣本和課后寫作的藍本。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科書挖掘文章內(nèi)容或?qū)ふ遗c閱讀文章主題相似相關的信息,重視新課標所要求的任務型閱讀和寫作教學,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樹立文章脈絡結構和掌握、運用基本的寫作方法,從閱讀文本、理解文意到半開放性的仿寫類似文章,再到自由使用熟悉英語表達方式去寫作。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74頁.
[2] 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6頁.
[3] 李 英.新課程教學設計.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00頁.
[4] 潘菊菏.一堂初中英語課的設計任務.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8期,第34頁.
[5] 孫亞玲.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第121頁.
[6] 吳松年.新課程有效教學疑難問題操作性解讀.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300頁.
[7] 楊燮君.中學英語實用課堂教學藝術.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75頁.
[8] 朱曉燕.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如何有效選擇和運用.上海外國語出版,2011年,第306頁.
[9] 課程教材研究所.英語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新目標>英語》.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