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燕芳
在幼兒游戲的研究中,性別是影響幼兒游戲的一個重要因素。大班是形成性別差異和性別認同概念的關鍵時期,幼兒活動水平的明顯提高,需要更為充實的活動空間。幼兒會根據(jù)自身的性別采取適宜行為,避免不適宜行為。大班幼兒自我概念已經(jīng)開始萌生,對性別疑問隨之產(chǎn)生。因此有必要對幼兒園游戲中多種情境的各項因素進行觀察和分析,建議幼兒園、與家長合作,創(chuàng)造適合幼兒發(fā)展健全的性別心理的游戲環(huán)境,為幼兒樹立正確的性別意識。
一、對大班幼兒游戲中性別差異的分析
游戲時女孩往往會選擇偏于女性角色的玩具;而男孩往往會選擇偏于男性角色玩具。在同一游戲環(huán)境下,男孩一般不會選擇跨性別玩具,更不會參與跨性別游戲及扮演跨性別角色;女孩的跨性別行為明顯比男幼兒要多,在選擇玩具時,女孩不會選擇帶有典型女性標簽的玩具。
在游戲內(nèi)容上,男女幼兒行為表現(xiàn)存在一定差別。如男孩對恐龍、汽車等建構(gòu)類型比較感興趣,在情節(jié)上則表現(xiàn)為恐龍間的戰(zhàn)爭、交通事故等戶外類型的活動;女孩則對樓房、花園、等建筑類型感興趣,在情節(jié)上表現(xiàn)為家庭生活內(nèi)部的活動。在創(chuàng)造力的游戲中,觀察發(fā)現(xiàn)男孩表現(xiàn)出更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如在油泥活動“做花”中,大多數(shù)女孩做的是一朵花瓣和兩片葉子,而男孩則做出了牽牛花和籬笆纏在一起的狀況及七個葫蘆兄弟等帶有情境的作品。
男孩喜歡追逐、打鬧,在戶外游戲中,男孩更多表現(xiàn)出與同伴間關系的行為,三五成群地進行各種活動,特別是在教師低控制時,男孩結(jié)群幾率遠遠大于女孩。女孩在戶外游戲單獨活動時間較多。
二、大班幼兒游戲性別差異的對策
1.教師方面
(1)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教育觀念。
一方面,教師應尊重事實,承認兩性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育中考慮到具有性別差異的個體,男、女幼兒的長處和短處都應看到。另一方面,教師在承認兩性差異的同時,應認識到差異只是相對的,從而避免將這種差異夸大和絕對化。例如老師不能認為女孩就是肅靜的、被保護的對象,而否定女孩好動、機靈的一面。
(2)發(fā)揮幼兒游戲自由選擇權(quán),體驗不同性別角色。
根據(jù)觀察,教師指導游戲時,在幼兒自由選擇的權(quán)力上打了折扣。一般情況下,幼兒教師也只是讓幼兒在符合自身性別的情況下進行游戲,而對于幼兒在游戲中可能存在的性別差異則沒有過多關注。既然是自選的游戲,教師就應該放手讓幼兒自由選擇游戲的類型、玩具材料及游戲角色等。
(3)勵幼兒參與跨性別游戲。
在幼兒自由選擇游戲的前提下,教師可以采用表揚、代幣制等方法鼓勵男女幼兒參與跨性別游戲之間的交往。例如在角色游戲中,“媽媽”上班去了,讓“爸爸”在家做家務、帶孩子,體驗持家的辛勞。而在體育活動中強度較大、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游戲可以鼓勵女孩參與其中。
(4)培養(yǎng)男孩男性性格和彌補女孩性格缺陷。
生理特點使得男孩對大型器械游戲需求大于女孩,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大型器械在戶外活動中的作用,有效開展各種有利活動。一方面,增加大肌肉運動比較激烈的活動,如開展各類競爭比賽,讓男孩在活動中充分表現(xiàn)男性性格方面的優(yōu)勢。另一方面,可鼓勵膽小、體質(zhì)瘦弱、害怕困難的女孩參與這類活動,逐漸消除性格中的缺陷。
2.幼兒園方面
(1)提供豐富玩具,做到男性女性玩具基本平衡。
幼兒園提供的玩具種類最多的是中性玩具,其次是偏女性玩具,偏男性玩具最少。前文結(jié)果分析得出,在同一游戲情境下,男幼兒不會選擇異性特征明顯的玩具。這樣,男孩的性別認同相對于女孩就困難些。因而,教師在玩具材料的投放時,應考慮到男幼兒和女幼兒的不同需求。如少數(shù)民族中的男性服飾也可以投放到表演區(qū)游戲中,讓男幼兒參與表演游戲,并發(fā)揮男性角色的作用。同時,在玩具投放不平衡的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鼓勵幼兒選擇跨性別玩具、扮演跨性別角色,這也遵循了培養(yǎng)“雙性化”幼兒的教育路線。
(2)幼兒園要取得家長支持,家園共育,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性別意識。
幼兒教育靠幼兒園單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幼兒園要與家長建立良好的家園合作關系,多與家長溝通交流,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況及家長的性別教育方法,對家長所忽視的重點都要重視,努力做到對每一位幼兒負責。
3.家長方面
(1)家長要樹立正確教育觀念,認識幼兒性別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性。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己要樹立正確的性別教育觀念,不應以自己的喜好將家里的女孩子打扮成男孩子,或是將男孩子打扮成女孩子。性別是有差異的,但沒有好壞優(yōu)劣之分,家長對某一性別的接受程度影響幼兒自身性別的認可。這會影響幼兒從小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別。從小就要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有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為他們進入青春期后正確處理兩性關系打下牢固的人格基礎。
(2)家長要采取正確的性別教育措施,正確對待幼兒有關性別的問題。
在意識到幼兒性別教育的重要性后,除了家長自己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后,還需要采取一些引導措施,這些引導行為配合引導解說會起到很大的教育作用。對于幼兒的性別教育并不需要刻意進行,時刻在生活中尋找教育的最佳切入點。家長還可以利用動畫片和游戲等活動側(cè)面影響幼兒,利用到其中的某些角色來教育,更有趣味性和說服性。通過系列活動,陶冶孩子情操,增強幼兒應對心理壓力的能力。
(3)家長要做好家園合作,為幼兒園教育樹立良好的性別觀念做好后盾。
家長不要怕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家長要積極與幼兒園及老師交流。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不一定完全一致,當家長認為當孩子出現(xiàn)了性別認同偏差的時候,應盡快與老師溝通及共同采取教育措施,將幼兒指引到正確的性別認識上。在幼兒還未出現(xiàn)性別差異的情況下,家長也不能忽視性別教育。要經(jīng)常和老師進行交流,通過面談、觀摩活動、家長委員會、家園聯(lián)系冊、家訪等形式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xiàn),掌握孩子的成長動向,家園共同配合進行教育。
總之,在幼兒期,培養(yǎng)孩子的性別健康教育極為重要,因為只有從小具有良好的性別認識,才會在今后的生活中不怕困難、不怕挫折,健康成長。所以,這樣的重任是家長和幼教工作者刻不容緩的使命,也是義不容辭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