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云飛,趙建偉
(德州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山東 德州 253023)
?
太陽能自動追蹤系統(tǒng)的設計與研究
隨云飛,趙建偉
(德州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山東 德州 253023)
太陽能具有可再生、分布地域廣、使用清潔、經濟效益高等優(yōu)勢,是理想的新能源,其開發(fā)使用是解決能源短缺、溫室效應和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的有效途徑。本文開發(fā)了一套太陽能自動追蹤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能夠使得太陽能電池板及集熱管始終垂直于太陽光線,最大限度的采集太陽能。在保證成本低廉、結構簡單的前提下,實現(xiàn)了較高的跟蹤精度。
自動;分體承壓;穩(wěn)定性;蝸輪蝸桿
傳統(tǒng)的礦物能源瀕臨枯竭,且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環(huán)境污染,在這種情況下,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的利用顯得日益緊迫。作為清潔能源的主要成員之一,潛力無限的太陽能以其豐富的資源、超高的可利用率和清潔可持續(xù)的特性,被認為是替代傳統(tǒng)能源的最佳選擇。隨著我國太陽能熱利用水平的不斷提升,太陽能熱利用逐步從民用低溫領域向中高溫工業(yè)領域擴展,太陽能在生產、生活領域的廣泛應用已經受到了重視?,F(xiàn)有的太陽能采熱及發(fā)電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但是,在傳統(tǒng)的太陽能采集裝置中,以固定接收的居多。而采用自動追光設計提高了對太陽光的利用率及集熱效率。
2.1分體承壓
傳統(tǒng)的太陽能集熱管和保溫桶不可分離,不管是體積還是重量,都不適合進行自動追光的設計,整體較為笨重成為限制自動追光的最大障礙。本文的設計采用了分體承壓式太陽能的設計,如圖1,將太陽能的集熱管與保溫桶分離,將保溫桶放置于室內,集熱管內膽做密封處理,放入金屬管道,金屬管道內通入導熱介質,可充分攜帶集熱管采集的熱量,以加熱保溫桶內的水,同時將太陽能電池板與集熱管整合為一體,可實現(xiàn)集熱與發(fā)電裝置的同步追光,為整個系統(tǒng)正常運行提供了電力、熱力保障。
圖1 分體承壓式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原理圖
2.2水平結構
本文設計的自動追光系統(tǒng)的水平結構如圖2所示,系統(tǒng)的水平移動由一個步進電機提供動力,繞一固定軸可實現(xiàn)水平轉動,同時在三角形集熱管的剩余一角設置一萬向輪,可保證系統(tǒng)水平運動的穩(wěn)定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整個系統(tǒng)的占用面積,即較傳統(tǒng)的自動追光結構可實現(xiàn)最小占地面積的自動追光。
圖2 自動追光水平結構
2.3豎直結構
系統(tǒng)在對自動追光的豎直結構進行設計時充分考慮了其運動時的穩(wěn)定性,巧妙地采用了渦輪蝸桿機構。首先,系統(tǒng)采用分體承壓式太陽能熱水器的結構,使得自動追光部分的重量大大降低,為系統(tǒng)的靈活運動創(chuàng)造了條件;然后,為保證自動追光的穩(wěn)定性,系統(tǒng)通過機械機構的巧妙設計,采用了蝸輪蝸桿傳動,其組成部分為蝸桿及渦輪,一般蝸桿為主動件。在主平面上,蝸桿傳動相當于齒條齒輪的傳動,當蝸桿繞軸旋轉時,蝸桿輪齒相當于齒條作軸向移動而驅動渦輪輪齒,使渦輪旋轉。由于傳動比較大可以實現(xiàn)比較大的傳動力,并且通過渦輪以及蝸桿90度的交叉配合實現(xiàn)改變傳動的方向,是一般齒輪傳動無法實現(xiàn)的,如果蝸桿的螺旋角沒有齒輪間的當量摩擦角大時,渦輪無法帶動蝸桿運動蝸桿傳動就會啟動自鎖,實現(xiàn)對機械的安全保護,讓集熱管可以隨時在任意位置保持靜止,這使得集熱管的豎直運動更加穩(wěn)定[2]。
圖3 自動追光豎直結構
2.4追光元件布局
系統(tǒng)自動追光所采用的光敏電阻布局如圖4。系統(tǒng)大膽設計,采用了三個光敏電阻的布局,中間利用隔板隔開,以便對各種光線角度進行分類,實現(xiàn)了自動追光。現(xiàn)對三個光敏電阻編號,如圖4,定義有陽光照射的光敏電阻輸出為“1”,無陽光照射的光敏電阻輸出為“0”,例:1號接受陽光照射表示為1∶1,無陽光照射表示為1∶0?,F(xiàn)對各種陽光照射條件進行分類:太陽位于圖4左上角,即1∶1、2∶1、3∶0,則水平左移,豎直下降;太陽位于圖4右上角,即1∶0、2∶1、3∶0,則水平左移,豎直下降,直到輸出變?yōu)?∶1、2∶1、3∶1;太陽位于圖4左下角,即1∶1、2∶0、3∶1,則水平左移,豎直升起;太陽位于圖4右下角,即1∶0、2∶0、3∶1,則水平左移,豎直升起,直到輸出變?yōu)?∶1、2∶1、3∶1;無陽光照射,即進入夜晚,系統(tǒng)自動向右移至頂端,豎直升起為最高,以實現(xiàn)第二天的自動追光。上
下左右四個方向不再敘述,最終結果為保持三個光敏電阻均接受陽光照射,即實現(xiàn)輸出為1∶1、2∶1、3∶1[3]。
圖4 光敏電阻的布局
3.1實現(xiàn)集熱管和電池板同時追光
由于系統(tǒng)設計的特殊性,使得系統(tǒng)有條件將太陽能集熱管和太陽能電池板整合為一體,可實現(xiàn)二者的同步追光,大大提升了二者對太陽能的利用效率,為系統(tǒng)提供充足的電力及熱量。
3.2傳動部分
系統(tǒng)在進行傳動部分結構設計時,將其運動的穩(wěn)定性作為重中之重,水平運動底座采用三點支撐結構,豎直運動部分采用蝸輪蝸桿傳動,可保證自動追光的穩(wěn)定性。
3.3分體承壓優(yōu)勢
系統(tǒng)設計所采用的分體承壓式設計,可大大減輕自動追光部分的重量,同時降低屋頂的承載力,降低傳動系統(tǒng)的負荷,實現(xiàn)靈活的自動追光。
我國是一個資源消耗大國,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的利用顯得日益緊迫。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的主要成員之一,可以說是替代傳統(tǒng)能源的最佳選擇,但是現(xiàn)有技術對太陽能的采集效率較低,與現(xiàn)有系統(tǒng)相比,太陽能自動追蹤系統(tǒng)結構設計簡單,運動平穩(wěn),可實現(xiàn)極佳的太陽自動追蹤,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1]劉心.我國太陽能行業(yè)的發(fā)展情況[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02(8):19-20.
[2]于洪民.蝸桿蝸輪機構的自鎖性[J].機械制造,1997(1):10-11.
[3]林立,張俊亮.單片機原理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2:92-94.
The Design and Research on Automatic Solar Tracking System
Sui Yunfei, Zhao Jianwei
(CollegeofMechanicalandElectricalEngineering,DezhouUniversity,DezhouShandong253023,China)
Solar energy has the features of renewable, wide distribution area, the cleaning use and higher economic efficiency, which is an ideal new energy. Its development and use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shorta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the greenhouse effect etc. This paper develops an automatic solar tracking system, which can make the solar panels and thermal collectors alway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sun’s rays and gather the maximum solar energy. Under the premise of low cost and simple structure, it realizes the higher tracking precision.
automatic; fission under pressure; stability; worm gear and worm
2016-04-06
隨云飛(1996- ),男,山東濟寧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1674- 4578(2016)04- 0082- 02
TK51;TM61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