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明
【摘要】女媧補天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古代神話傳說,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但大多人只聽聞這個故事的內容,認為其只不過是我國古代人民由于對自然認識的局限性,從而憑空杜撰出來的一個美好的故事而已,殊不知女媧補天傳說的背后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懷,體現了我國古代先民對于自然的初步認識,包含著對世界樸素的認識觀。本文從女媧補天的由來及其蘊含的歷史文化韻味,以及對今天的現實意義這三個方面系統(tǒng)考究了該神話傳說的來源以及出現的原因,探究了女媧補天神話傳說背后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元素,就這一古老的神話傳說有一更深層次的領悟。
【關鍵字】女媧補天;女媧形象;五色石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一、女媧補天的由來
人類產生的最初,社會安定和諧,生活過得其樂融融,但是幸福生活并沒有持續(xù)多久,戰(zhàn)爭和災害接踵而來,而最讓人類感到恐慌和無助的一次就是天破了一個洞,人類遭遇了史無前例的災難,與此同時,人類的生活秩序也遭到了嚴重地破壞。在此時,人類的母親女媧,親眼看見了自己的子民所經歷的一切,她感到非常痛心,為了使人類免受災難的威脅,下定決心,把天填補完整。關于女媧補天的背景,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說法:
(一)人為戰(zhàn)爭的破壞
女媧補天這一神話傳說屬于中國古代傳說之一,至今已流傳了幾千年。就補天緣由,眾說紛紜,而流傳甚為廣泛的是“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神話故事。故事大概是這樣:“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zhàn)。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維缺。”由此可以看出,共工曾與祝融交戰(zhàn),而共工以失敗告終,極度的憤怒,才頭觸不周山,導致了天地混沌一片的局面。人類早期,氏族部落之間戰(zhàn)爭頻繁,導致人民生活顛沛流離。然而天災源于人禍,人們無力改變現實,進而渴望出現一個偉大的人物來拯救他們于水火之中,女媧這一角色就滿足了人們所有的幻想,這便有了“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
(二)自然災害的威脅
上古時期的人類,經常會遭受饑餓、寒冷、疾病甚至于重大自然災害的威脅。《淮南子·覽冥篇》 中曾記載過這樣一件事:遠古時候,天崩地裂,萬物不能被天地覆蓋和承載,火勢兇猛不熄滅,水勢浩蕩而不止,猛獸吃掉了善良百姓,惡鳥抓老弱病殘的人。女媧通過煉五色石來填補天的窟窿,斬斷鰲的四只腳當作支撐天空的柱子,置黑龍于死地而安定天下,收集蘆灰用來避免洪水泛濫。天恢復完整,四極也立正了, 黑龍也死了,天下平穩(wěn)了,兇獸猛禽沒有了,民眾得以生還。從文中就可以看出,面對自然災害的威脅,人類感到束手無策,無力改變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因而就迫切地希望出現一種神奇的力量來改變艱難的現實?;谌藗兘鉀Q問題的迫切愿望,女媧的形象便順應而生了,女媧出現以后,煉石補天人類遇到的困難逐一得到了解決。
二、女媧補天蘊含的歷史文化韻味
《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風俗通》:“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于泥中,舉以為人。”在天地開辟的最初,人類是不存在的,女媧覺得世界過于冷清,便按照自己的模樣用泥土捏出人,并賦予人生命,世界開始變得熱鬧起來,女媧因此就成了人類的母親。女媧造人的傳說是人類對于自身起源的一種探索,人類無法解釋自身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以為是自然界的神力創(chuàng)造了他們。也正是人類的出現,大地熱鬧起來了,世界也變得豐富多彩了。神話故事不是無端的猜測,而是中國古代人民對自然萬物存在的一種猜想,同時也是古代人簡單樸素的哲學思辨的產物。從女媧補天這一神話故事中,我們就會明白,要完成補天任務會遭受重重挫折,不僅要運用智慧掌握一定的補天技巧,還要堅持不懈勇于對抗各種困難。女媧補天的整個過程就體現了古人類對于宇宙世界的認識和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殊時代人們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狀況。
(一)原始的女性崇拜
補天之事由女媧來完成,就足以看出女媧的重要性。女媧要承擔補天的重任,就要在智慧和體能方面超越普通人,而事實的確如此,古書《山海經·大荒西經》中就曾記載過,女媧出生非凡,長得是人面蛇身,一天中還能變化多端。此處可見,女媧并非平凡之人,她是一個神女,她與其他人類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她本身具有人的面孔蛇的身軀,還能在一天之中變換70多次,有這樣的本領,女媧就是一個不凡女性的代表者。而在母系氏族社會,一般把年長的婦女推選為氏族長,來擔任管理生活、養(yǎng)育子女、決定有關氏族發(fā)展計劃的責任。女媧作為女神,擁有過人的神力,如此看來,女媧承擔補天的義務則是眾望所歸?!墩f文解字》:“媧,古之神圣女,化萬物者也?!贝颂幉浑y發(fā)現,女媧出生尊貴,是杰出女性的代表,她的出現煥發(fā)了大地的生機和活力,她能化生萬物的本領也能夠說明她能夠擔當起補天這一重任。
(二)補天工具
人類早期,受限于不發(fā)達的生產力,生存相當困難,而石器的發(fā)明,則讓人類擺脫了完全憑借體力進行生產的處境。古老的石器作為一種生產工具,使人類便于捕食獵物,攻擊野獸,對抗外族,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同時,石器的作用被無限放大,并且在人類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人類對石頭充滿了膜拜之情。清代小說家曹雪芹在紅樓夢的開篇,就給男主人公設置了一個十分巧妙地開頭,男主人公賈寶玉的前身是一塊充滿靈氣的石頭,人類對石頭的崇拜之情不言而喻。而比清代還要久遠的上古時期,石頭是擁有多種神力的工具,人類通過石器的幫助,獲得了更多的食物,完成了生產任務,從而適應了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為何選用五色石補天,王金壽先生在《關于女媧補天神話文化的思考》一文中談到“五色石”之“五”當為漢代陰陽五行之五,是天地萬物生成的基本元素。女媧煉的石頭也正是金、木、水、火、土這五種元素的組合,具備了某種能夠補天的神力,因而選用五色石來補天,顯然要比用其他材料更加牢固和持久,也更符合上古人類對于天地萬物的思維方式。
三、女媧補天的現實意義
女媧補天這一神話傳說,實際上反映的是古人類對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現象的思考,早期,大地震使天崩地裂、洪水泛濫,與之俱來的還有暴雨的襲擊,這一切現象的產生都成了上古人類的心頭之謎。在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的情況下,他們無法解釋這些現象,自然地就會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解釋原因?!八臉O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天塌下來的意思,暴雨天經常會雨霧繚繞、陰云密布,天空的能見度很低,這時候看到的天則是灰蒙蒙的一片,天看起來像是要塌下來的感覺。而“九州裂”則跟地震有關聯,早期的人類根本無法預測大地震到來的時間,大地裂開以后,人們會十分恐慌,即使科技發(fā)達的今天,面對地震人們仍然感到無力對抗。因此筆者認為,女媧補天這一神話故事實際就是人們解釋自然災害原因的一種原始思維方式,對于無力改變的現實,他們祈禱出現一位英勇無比、法力無邊的人物來拯救他們于水深火熱之中。這時候創(chuàng)造了人類的女媧則是拯救人類的最佳人選,而女媧補天的工具并非人們憑空想象而來,五色石、鰲足及蘆灰具有某種代表性,應該與人類早期的生產方式有關,同時也是生產力的代表,這是人們頭腦中想象出來的對抗自然災害的最直接的方式。
中國的神話傳說,記載的人物大都擁有非凡的外表和超群的本領,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響當當的人物,而這些神話人物并不是憑空存在的,有些是有原型人物的,他們身上的品質可能是眾多人物品質的集合,通過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他們的形象才逐漸高大了起來,人們?yōu)榱思o念他們,將他們神化,使得他們的功績?yōu)楹笕怂熘?。透過歷史的長河,女媧補天神話傳說的出現,使我們感受到上古人類對大自然懷有一種十分質樸的情感,在他們的觀念里,自然界是非常神奇的,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有著非同尋常的規(guī)律。人們將女媧尊稱為人類的母親,賦予女媧超乎尋常人的本領,這正體現了特定時期內我國古代先民對于人類產生的較為樸素的認識,也是早期人類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探索。
參考文獻
[1]李昉.太平御覽(全四冊)[M].北京:中華書局,2006.
[2]劉安.淮南子[M].顧遷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3]張國華.女媧形象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12.
[4]趙云芳.“女媧補天”與《紅樓夢》新解[J].紅樓夢學刊,2007(1).
[5]林野.女媧神話傳說的歷史學思考[J].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4).
[6]葉舒憲.女媧補天和玉石為天的神話觀[J].神話·圖像,2011.
[7]徐祝林.紅樓夢以女媧補天開篇的結構內蘊[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2(3).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