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媚
【摘要】社會競爭激烈,我們在許多媒體以及網絡里看到大學生、中學生甚至小學生跳樓自殺的報道,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的確發(fā)人深省。由于青年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學校教育更應該注重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人生觀,生命教育勢在必行。
【關鍵詞】生命;尊嚴;語文;生命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最近瀏覽新聞,富士康發(fā)生的“十三跳”觸痛了我,那么多年輕人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實在是觸目驚心。我頭腦中出現(xiàn)了湖南學子用水果刀刺殺老師的鏡頭……對待生命如此的冷酷,令人毛骨悚然。作為一名教師,面對正在人生之初的學子們,我認識到肩上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正確引導他們認識生命的價值和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從而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青年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是每一位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責任。
關于生命教育,浙江大學的張云飛這樣定義:“所謂生命教育,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的生命的價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義,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激發(fā)學生對終極信仰的追求,滋養(yǎng)學生的關愛情懷?!笨傊?,滲透“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的主題。而《語文課程標準》認為“語文教學要有豐富的人文內涵,關注人的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比绱丝梢?,語文教育與生命教育的目標不謀而合。同時,語文學科包羅萬象,其中更是不乏作家文豪們優(yōu)秀的人文關懷等內容,在這方面,語文學科有著比之其他學科更為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中學生需要怎樣的生命意識?我認為高中階段應著重引導學生形成這樣的生命意識:認識到生命來之不易,需要珍愛;尊重生命,肯定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尊重自己的生命,進而尊重他人的生命,包括自然界萬物的生命;正確對待人的生與死,以樂觀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尤其是要正確對待死亡等等。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才能成為一個熱愛生命的人。
不論新老教材,翻開教本以及讀本,生命教育的課文俯拾皆是,例如《生命進行曲》《囚綠記》《荷塘月色》《熱愛生命》《信條》等文質優(yōu)美的篇章都是生命教育的極佳教材。語文教師應當在授課過程中好好引導,激發(fā)學生認識生命的寶貴,讓課堂煥發(fā)人性的光彩。大凡多情的文人墨客,都是熱愛生命的典范,所以在他們筆下“一花一世界”,呈現(xiàn)的都是如此美好:無論是那一片夕陽中宛如新娘般嬌羞的柳影,還是那一潭沉淀著彩虹似的夢的清潭都寄托著志摩沉甸甸的相思;無論是那猶如舞女裙裾般的荷葉,還是那一朵朵晶瑩剔透的荷花,都讓朱自清先生超然世外……大師們的語言讓學生如沐春風,讓學生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ú輼淠旧星胰绱耍螞r是作為萬物靈長的人的生命呢?
在光怪陸離的世界中,不僅僅人有生命,動物、植物乃至大自然的一切也都有生命?!缎」钒堋分邪徒鹜砟陮τ谀菞l“會作揖”的通人性的小狗的深深愧疚與自責,不正體現(xiàn)了對生命的呵護嗎?《信條》中福爾格姆說“別忘了聚苯乙烯培養(yǎng)皿里的那粒小不點的種子:它的根往下生,莖葉往上長,沒有人真正知道這是怎么回事或者為什么,而我們大家也都差不多是這么回事。”是的,生命是平等的!我鄭重地告訴學生:“生命是有價值的,我們必須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這不僅是對我們自己而言,對動植物乃至自然界的一切,我們也應該有關愛情懷,因為生命是平等的,更因為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有責任有能力去做。”
此外,我經常和學生探討生命的意義。譬如在學習《蘇武傳》《孔雀東南飛》后,學生就提出了疑問,為何劉蘭芝焦仲卿殉情自殺,而蘇武在寒冷的西伯利亞牧羊還堅強的活下來?是的,雖說“愛情價更高”,但是我們更主張在現(xiàn)代社會里我們能夠積極樂觀的面對困難,進退維谷時,不妨告訴自己“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堅持住了,風雨過后定會迎來艷陽天。正如海明威筆下的那個堅強的桑地亞哥所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毀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一個大寫的人,不僅是能夠直面困難,更應該在困境中能夠有尊嚴地活著!因為生命是有尊嚴的,“它沒有任何等價物,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它”。
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是善于發(fā)掘生命教育良機的智者。有一次,我在學生的文字里讀到他們的疑惑——“當壓力、抑郁來襲讓人覺得生不如死時,我們又該如何應對?”我給他們播放了汶川地震的一些震撼人心的圖片,以及在地震后破爛不堪的教室里讀書的孩子們的照片,學生很有感觸。是啊,當你為自己沒有鞋子而哭泣時,你發(fā)現(xiàn)別人失去了腿都還活得好好的,你做何感想呢?之后,我趁熱打鐵,推薦學生課后閱讀了一些名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活著》《阿甘正傳》等等。要求學生摘抄名言名句,并且布置了作文《生命的贊歌》《生命的奇跡》等,讓學生在寫作中樹立自己的生命觀。
總之,生命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不可遺漏的一環(huán),是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的未來公民的必要途徑。語文教學只是學生生命歷程一個短暫的環(huán)節(jié),而生命教育并非階段性教育。學生未來的人生之路還很漫長,境遇也會有所不同,他們的生命觀念還會不停變化和完善。現(xiàn)在我們能做的只是在他們的青少年時期打下一個堅實的底子,期望他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加精彩。只有每一個人都對生命有了崇高感和敬畏情懷,能在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可貴,我們的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云飛.呼喚生命教育[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
[2]鄭曉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內容和原則[M].中國德育,2007(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