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碧霞
【摘 要】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淺其淺,益其益,尊其尊”,其意在主張“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高中生的英語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是客觀事實,也是每位英語教師必須正視的問題,只有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才能引領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使課堂更高效。教師如何實施彈性分層教學?本文從教學目標彈性分層,讓英語課堂更高效;教學方法彈性分層,讓英語課堂更高效;教學評價彈性分層,讓英語課堂更高效;課后作業(yè)彈性分層,讓英語課堂更高效四個方面闡述。
【關鍵詞】彈性分層 目標分層 方法分層 評價分層 作業(yè)分層
所謂的分層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潛力,科學地將學生分成不同學習層次的群體,有效為學生設計彈性的教學方案,從而引領全班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教師如何實施彈性分層教學,讓英語課堂更高效?
一、教學目標彈性分層,讓英語課堂更高效
在實施分層教學前,筆者在任教班級以談話方式向?qū)W生介紹了分層教學法,聽取了學生的意見,了解了其接受程度,并用筆試的形式對學生的英語能力進行了全面測試,用問卷調(diào)查形式對學生的分層意愿進行了摸底。經(jīng)過一系列的調(diào)研并結(jié)合學生之前的英語成績,最終將所有學生分為A、B、C三個類別。同時,告知所有學生,這個分類只是為了方便大家接受知識,不涉及其他任何對同學們的看法和偏見,同時三個級別之間還可以靈活轉(zhuǎn)化。
確定分層教學后,在平時的備課過程中,筆者將教學目標確定為三個層次:基礎級、中層級和提高級?;A級要求全體學生特別是成績較差(所有學生中成績較差的20%)學生能夠掌握較為淺顯的部分;中層級為大部分學生(所有學生中成績中等60%)可以掌握的相對復雜的運用和分析部分,例如一些句子結(jié)構(gòu)的分析、中等難度文章的閱讀;提高級是讓基礎好的學生(所有學生中較好的20%)掌握對復雜句的分析及運用。
二、教學方法彈性分層,讓英語課堂更高效
高中英語教材的編制是面向全體學生的,面對學生之間的差異,如何能讓全體學生都能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這時,就需要教師著眼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分層。教法分層就是要教師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即使是相同內(nèi)容的傳授,也要選擇不同的傳授方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學內(nèi)容要從最低點講起,然后再進行分層導入、設疑、提問、分組討論、探索、解疑、分層講解、點撥、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課堂練習要分層次進行,設置三種習題,一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包括單詞、詞組、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能夠從文中直接找到問題的答案;二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綜合性的考查,特別為中等生和那些想要進一步提高的后進生準備,要讓學生能夠通過對短文的學習,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領會中心思想;三是綜合性問題的創(chuàng)新,讓學生探究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從而發(fā)現(xiàn)隱含的意義,受到思想上的熏陶和感染。這樣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各有所學,各有所得,各有所樂。
三、教學評價彈性分層,讓英語課堂更高效
評價標準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應當把評價作為手段,以此來促進教學和學生的發(fā)展。教師在對學生決心評價時,既要關注結(jié)果,又要關注過程。評價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很重要。所以我們要重視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并且及時的給予肯定及表揚。由于學生的習慣,智力,興趣和性格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別,因此對學生的評價要進行分層。對學生的評價分為:嚴格性評價,激勵性評價和賞識性評價。比如。對于C層學生我們要用賞識評價法,和家長溝通好,有些進步就要共同對孩子的進步加以肯定與鼓勵。如筆者經(jīng)常給他們這樣的評語:You have been making progress!或者Good job!。B層學生則是要求激勵評價。比如,可以加些評語: You can be the best! 或者How do you think of your dictation? Try your best!……對于A層學生,我們不但要激勵,而且更要嚴格要求。
四、課后作業(yè)彈性分層,讓英語課堂更高效
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的不同能力的迅速提高,使學生更適應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的發(fā)展需要,我們對不同學生的課后練習、作業(yè)、以及評價也都作了相應的指標。其中,對A層的同學要求在課后做出超出課本知識外的預習和復習。具體的說,經(jīng)常閱讀英語沙龍,《English world》,時事報刊;經(jīng)常收聽VOA和BBC英語原文廣播。針對每堂課的教學,相關的英語原文背景資料的閱讀是重點,簡單的作業(yè)可以不做,或有選擇的做。同時提供一些相關的英語美文供他們閱讀背誦,目的是增進課堂教學的理解,保證考試的需要,同時也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和英語閱讀能力。對于B層的同學要求把每一篇課文讀懂,力爭把課文變成自己的東西,掌握課文的重要詞匯和語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設置情景,自行表達,以達到語言的實際運用的目的;對于C層的同學則要求他們緊扣教材,完成課后的習題。抓住一些基礎性知識的訓練,多背單詞并會運用。同時鼓勵他們多說、多讀、多聽,培養(yǎng)他們學生英語的興趣,從而使他們有更大的進步。
總之,學生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在英語課堂實施彈性分層教學是構(gòu)建高效英語課堂的重要舉措,對促進全體學生學好英語有著重要作用。想讓分層教學更有效,需要教師認真研究每個學生的基礎水平,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在彈性教學中引領學生參與學習,最終獲得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蔣軍海.綜合高中英語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J].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4(06)
[2]虞玲臻.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J].華章,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