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川川
內容摘要:高等語文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我國教育改革的體制也在不斷更新和發(fā)展,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和背景下,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面臨的發(fā)展環(huán)境也在不斷變化,而如何做好高校語文教育工作,就成為現階段我國社會發(fā)展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從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發(fā)展的角度來研究,對當前高校語文教育工作的發(fā)展現狀進行分析,深入研究了未來高校語文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發(fā)展路徑。
關鍵詞:高校 語文教育 發(fā)展
高校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對于學生全面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教學工作中,語文教學占據著重要地位,與此同時,社會的發(fā)展對于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推進也提出了新的發(fā)展要求。未來,當前我國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還有一些不適應現代化教學改革要求的情況,教師的教學工作在進步之余還有一些需要進一步改進的地方。
一.當前高校語文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情況分析
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求教師在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下,不僅要提升對高校教學工作的全面支持,在實現基本教學目標的情況下,對教學工作的推進進行更加充分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不僅要進行語文知識內容的教學,更重要的是,要將高校語文教學的內容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相結合,將高等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學目標拓展,全面提升教學的整體水平。就目前我國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語文人文教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技能教學培養(yǎng)的不平衡
在當前高等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中,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教師在教學目標的設計方面,重視人文教學而忽視對學生語文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高校語文教學的內容中,除了名篇文章的教學,也穿插著大量詩歌,小說選段等內容。相比于基礎的語文知識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更注重給學生分析這些文學作品中的人文知識,通過這種培養(yǎng)方式讓學生理解文學作品所表達的文學思想。不得不說,從很大程度上來講,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對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幫助。但是,語文教學的基礎技能教學是不可忽視的,特別是語言表達能力,表達方式等,不同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表達方式和表達邏輯方面的特點不同,雖然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這并不代表他們在學習中對語文表達技能的學習沒有需求。縱觀當前高等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設計更加注重對學生人文知識和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但是對于基礎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卻出現了忽略的情況,這種教學目標設計不夠平衡的情況在很多院校的語文教學中都是存在的,可以說,教學目標設計缺乏合理性的特點在高校教學中并不鮮見,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因此,在高校語文教學中,教學目標設計的均衡性發(fā)展是值得教師關注和改進的。
2.高校語文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多元化
在當前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很多高校教師更加重視對語文教學中的人文思想文化的傳承,這種教學思想和教學認識也充分影響到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如今在高等院校中,很多高校語文教師采用單一的傳統(tǒng)的傳授課程教學的方式,教師對于教學工作研究的重點在于語文教材,這種教立足點事最基本的,也是最扎實的,但是一定程度上這種教學立足點又存在局限性。這種教學模式的發(fā)展之下,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重視課本內容的教學,忽視教學中的拓展,重視對知識的傳播,但是忽視了對于課本知識的深度挖掘。在很多高校語文課程的教學中,教師為中心和課堂為中心的特點普遍存在,而且這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是語文教學工作的主導思想。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帶來的局限性就充分的表現在語文教學的教學方法上,教師采用單一的課堂授課的方式,通過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來給學生傳播教學內容,灌輸語文課程內容中的人文思想。
3.高等院校語文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在當前教學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面臨的市場環(huán)境越來越復雜,整體的教學工作開展更加傾向于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程度上,語文課程這種基礎性學科的重視程度下降,基礎學科的教學力量薄弱的特點凸顯。
當前在很多高校中,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存在著師資力量薄弱的特點,一些高校語文課程的開展往往以公共課的方式呈現,而這種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呈現出來的特點是一位教師承擔幾個班的學生的教學工作,不僅出現了單節(jié)課程多個班級合并上課的情況,同時,語文課程的課時安排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師資力量是支撐語文課程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力量,由于高校語文教師的缺乏,教師力量有限,這不僅限制了學生接受語文課程教學的機會,同時也影響了高等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進一步改革。此外,高校語文教師數量減少還在于,高校對于語文課程的重視程度不足,語文教師的地位和科研能力不足,影響到語文教師的長足發(fā)展,很多教師迫于自己的長遠發(fā)展選擇轉崗的方式,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造成了影響。
二.開展高校語文教學工作全面發(fā)展的途徑分析
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當前在我國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中,教學工作的全面推進還面臨著很多問題,高校教師的發(fā)展和教學能力的提升都面臨著重重阻礙。針對這些存在的情況,未來在高等院校的教學工作開展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平衡高校語文教學不同教學目標
在當前高校語文課程的教學工作開展中,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面臨著多種問題,從教師教學工作開展的角度來講,很多教師重視人文教學而忽視對學生基本語文技能的培養(yǎng),此外,人文教學過程中也忽視了對傳統(tǒng)人文思想和現代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全面結合。未來,針對這樣的情況,高校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更加合理的調整設計,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有效性,提高對語文教學目標的評價和設計,提升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從教師的角度,應該從自身的教學思想上進行改變,充分認識到語文教學中人文思想的培養(yǎng)和現代社會發(fā)展的聯(lián)系,將傳統(tǒng)的人文思想與當前社會發(fā)展實際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更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豐富高等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學方法
通過對當前高效語文教學教學方法的分析可以發(fā)現,目前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師的教學思想還比較傳統(tǒng),而學生卻在不斷成長,學生對社會的接觸也在不斷加深。不斷變化的學生構成了不斷變化的教學環(huán)境,對于教師而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夠很好的滿足現代社會環(huán)境下學生的學習需求。未來,教師需要立足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授課方式,與此同時也要緊跟社會發(fā)展的時代步伐,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豐富和補充教學內容,使之更加適應現代社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方法更加融合進當今社會的教學目標。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融入一些流行的教學方式,古典文學詩詞教學等,可以借助和引用時下最為流行的《中華好詩詞》類似的詩詞文化真人秀節(jié)目,通過這種現代和古典的融合,豐富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
3.重視高校語文教學補充教師隊伍
由于當前在很多高校中還存在對語文教學工作不重視的情況,因此造成了高校語文教學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針對這樣的情況,未來,高等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從學校的角度要提升對高等院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重視程度,更加關注語文教學,正視語文教學對于高校教學工作教學的重要性。此外,要給高校語文教師更加合理的科研支持,提升對語文教師科研支持的力度,通過多種方式支持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這樣,對于高校語文教學工作而言,能夠更好地提升師資的教學動力,讓更多的教師尊重語文教學,重視語文教學,壯大高校語文教師的隊伍。
三.結束語
未來,在高校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中,從學校和教師的角度都要改變對語文教學的認識,與時俱進的提升語文教學的能力,改變教學方法,拓展教學資源,更好的支持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
參考文獻
[1]王靜豐.高校大學語文教學面臨的困境與發(fā)展思路[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上旬),2013,02:45-46.
[2]于秀華.論高校教學中語文教學方法對英語教學方法改革發(fā)展的作用[J]. 語文建設,2014,15:15-16.
(作者單位:云南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