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綿羊》
作者: [美] 威廉·德雷謝維奇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陽光博客
出版年: 2016-04
定價: 42.00元 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魯大學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決定辭去自己的終身教職,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他感覺當前的美國精英教育已經(jīng)陷入了誤區(qū)。在本書當中,作者歷數(shù)常春藤學校學生的“數(shù)宗罪”:過于自信卻輸不起;朋友圈同質(zhì)化,固步自封;思維僵硬,與社會脫節(jié)等,并提出“讀藤校遠不如讀公立大學,學校更重視教育、教學方法也更靈活、更前沿”等觀點。
《溫暖消逝:關(guān)于臨終、死亡與喪親關(guān)懷》
作者: [美] 邁克爾·R·雷明;喬治·E·迪金森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出版年: 2016-08
定價: 68.00元
作為最受歡迎的國際名校公開課之一,“死亡教育”的總點擊量在全美國已超數(shù)億次。此書詳細講述了常人不愿面對的話題——衰老與死亡。書中不只講述了死亡和醫(yī)藥的局限,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樂、擁有尊嚴地活到生命的終點。該書從心理學、歷史學、人類學、哲學等多種角度論證瀕死狀態(tài)、死亡與喪親關(guān)懷,意在幫助讀者樹立科學死亡觀,消除死亡焦慮與恐懼。
《納博科夫的蝴蝶》
作者: [美] 庫爾特·約翰遜 /[美] 史蒂夫·科茨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 2016-05
定價: 88.00元
《納博科夫的蝴蝶》為讀者展現(xiàn)了文學家納博科夫鮮為人知的側(cè)面——他是一位自學成才的鱗翅目分類學家,一生投身于南美藍灰蝶研究。本書全景回顧了納博科夫所作的藍灰蝶分類學研究,并通過大量詳實的材料,以生動的筆法講述了納博科夫的“雙L人生”(一個L代表文學[Literature],另一個L代表鱗翅目昆蟲學[Lepidoptery])。
《風下之鄉(xiāng)》
作者: [美] 艾格尼斯·凱斯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出版年: 2016-05
定價: 39.00元
風下之鄉(xiāng)(land below the wind)是馬來西亞東部度假勝地沙巴的別稱。這個稱謂始自艾格尼斯·凱斯,也即她的自傳式隨筆《風下之鄉(xiāng)》。上世紀30年代,美國作家艾格尼斯·凱斯隨夫遠行,來到婆羅洲首府山打根,開始為期5年的生活。艾格尼斯的丈夫哈里當時擔任大英帝國北婆羅洲林業(yè)長官。在這本書中,艾格尼斯用生動的筆調(diào)描繪了1930年代的南洋生活和土著逸事。
《黑澤明100》
作者: [日] 黑澤和子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16-05
定價: 36.00元
“與銀幕面對面,就是與自己面對面?!本藿澈跐擅魃霸x出100部他喜愛的電影,從默片時代的《殘花淚》到北野武的《花火》,橫跨20世紀,囊括教科書級的影史經(jīng)典和賞心悅目的類型佳作:《淘金記》《偷自行車的人》《四百擊》《群鳥》《哥斯拉》《安妮·霍爾》《教父2》《龍貓》……以凝練犀利的點評帶我們發(fā)現(xiàn)電影的魅力。百部影片的繽紛光影和女兒黑澤和子的回憶也為我們勾勒出電影大師的日常一面。
《牡丹情緣》
作者: 白先勇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出版年: 2016-04
定價: 128.00元
《牡丹情緣——白先勇的昆曲之旅》一書全面收錄白先勇先生關(guān)于昆曲的隨筆,以及與昆曲相關(guān)的精彩訪問與對談。自2004年起,白先勇策劃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開始巡演,至2012年共演出200場,成為這一階段著名的文化現(xiàn)象。在這一期間,白先勇形成并表述了其獨有的昆曲理念,不僅在眾多訪談中披露青春版《牡丹亭》的制作過程、深入的文化,還提出了“昆曲新美學”的概念。
《機器之心》
作者: [美] 雷·庫茲韋爾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16-04
定價: 59.00元
比爾·蓋茨曾經(jīng)稱雷·庫茲韋爾是“我知道在預測人工智能上最厲害的人”。在這本書中,雷·庫茲韋爾闡述了極其令人信服的大膽預測:未來的世界,人類和機器將難分彼此,人類將不再是萬物之靈。電腦將比人腦有高一萬倍的智能。量子計算將引爆技術(shù)未來。機器不僅擁有智能,而且擁有心靈,將具有人類的意識、情緒和欲望。
《發(fā)現(xiàn)的樂趣》
作者: [美] 理查德·費曼
出版社: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6-05
定價: 39.80元
《發(fā)現(xiàn)的樂趣》是美國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理查德·費曼最好的短篇集——收錄了費曼一生中最能代表其科學觀、價值觀、教育觀的13篇訪談和演講文章。通過費曼自己的話語,我們得以聆聽他的童年故事、參與原子彈研制的傳奇經(jīng)歷、對諾獎的態(tài)度、對納米技術(shù)和未來計算機的預言,還能夠體會到“找到真愛、自由自我、做一個有趣的人”是怎樣一種人生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