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芳 本報特約記者 甄翔
因接受一家與中國有關的公司為其支付費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工黨參議員達斯塔里7日宣布退出影子內閣。達斯塔里的遭遇讓一些人為他鳴不平。澳工黨影子財政事務發(fā)言人鮑文8日對《澳大利亞人報》說,議員跟澳大利亞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保持良好關系是必要的。澳前總理哈羅德則批評,限制合法企業(yè)或個人政治捐贈的行為有損政治自由和言論自由。
英國《衛(wèi)報》8日評論說,澳政壇最近被中國軟實力入侵引發(fā)的爭論所占領。悉尼科技大學有學者提出,為了回應中國這種“入侵”,澳大利亞應通過中國網絡發(fā)揮自己的軟實力,在南海等一些爭議問題上表達觀點,澳企業(yè)也應在微信等中國社交媒體上更積極主動?!叭藗兛偸侨菀紫胂笸鈬Y金與一系列陰謀有關,但實際情況要復雜得多”,澳國立大學中國研究院教授任格瑞說,澳大利亞人在盲目恐慌時更應想到中國為提振澳經濟所發(fā)揮的巨大作用。
為什么最近澳媒密集發(fā)出針對中國的負面聲音?廣東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教授周方銀8日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說,美國在里面推波助瀾是很大因素。另外,澳大利亞的保守勢力一直很強。之前,這些人并沒有覺得中國有那么大的影響力,但2015年開始澳經濟形勢變得不好,中國人卻在澳買地買房。不滿和擔憂情緒累積到了一定程度。最近5年,澳大利亞的政治斗爭打破了一些基本規(guī)則,政治氣氛顯著惡化。在一些人眼中,中國是比較好的靶子,因為更容易引起關注。
對于這是否會發(fā)展成“反華行動”,周方銀說,這種情緒是階段性的。最終,這些人會發(fā)現這樣做解決不了問題,而且也違反自由民主包容的價值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