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容容, 魏東盛, 靳永新, 潘 皎, 徐欣欣, 張金紅
(南開大學 國家級生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天津 300071)
?
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保障實驗室安全
陳容容, 魏東盛, 靳永新, 潘皎, 徐欣欣, 張金紅
(南開大學 國家級生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天津300071)
南開大學生物實驗中心針對自身實驗室設置及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建立了實驗室安全教育制度,以課堂講解、專題講座及逃生演練等多種形式,從試劑安全、儀器安全、生物安全、環(huán)境安全、消防安全以及應急策略6個方面進行普及式的、拉網(wǎng)式的、掃盲式的安全知識教育。為了切實保障安全教育的效果,還將安全教育納入實驗課成績評定系統(tǒng),并通過實驗室安全網(wǎng)絡學習準入制度,建立了安全教育效果保障機制,為保障實驗室安全奠定了堅實基礎。
實驗室安全; 安全教育; 保障制度
高等學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和科學研究的中心,是教師和學生活動的重要場所。由于實驗室集中了大量具有潛在危險性的儀器設備和實驗藥品,比如高速離心機、高壓蒸汽滅菌鍋、易燃易爆和腐蝕性藥品等,實驗過程中還會產(chǎn)生一些有毒性的或是對環(huán)境有安全隱患的廢物,因此實驗室也是安全事故高發(fā)地[1-2]。忽視實驗室安全,輕則給學校帶來財產(chǎn)損失,重則威脅師生的環(huán)境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實驗室安全是實驗教學和科研順利進行的前提和保障,保障實驗室安全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3]。
保障實驗室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實驗室安全管理隊伍建設、安全管理規(guī)章制度建立、定期進行實驗室安全檢查以及加強實驗室安全教育等方面。據(jù)調(diào)查,學生的安全意識淡薄以及實驗室安全相關知識的匱乏是目前高校實驗室產(chǎn)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4],因此在保障實驗室安全的措施中,加強安全教育是防止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最重要的手段。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不僅可以為學生普及安全意識,更重要的是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對保障實驗室的安全運行有著不可取代的積極作用。
生物實驗室安全知識涉及面十分廣泛,如果在短時間內(nèi)一次性講授給學生,學生很難全部掌握,即使暫時記住,實驗中長時間不涉及相關知識很快就會忘記,很難取得較好的效果。我校國家級生物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實驗室設置是按照學科進行劃分的,分為微生物學、生物化學、細胞遺傳學、植物學以及動物學五大專業(yè)實驗室,分別承擔各專業(yè)的基礎和專業(yè)實驗課。由于各實驗室教學內(nèi)容及使用的設備、藥品不同,因而不同實驗室具有不同的安全防范特點[5]。比如生物化學實驗室有大量易燃易爆化學藥品,微生物實驗室有多種具有潛在致病性的微生物,動物學實驗室經(jīng)常接觸蟾蜍、家兔等實驗動物等。
根據(jù)這一情況,我中心將安全教育內(nèi)容與學科掛鉤,根據(jù)各實驗室及相關實驗課的特點分別設置講授內(nèi)容,在每學期學生初次進入各專業(yè)的實驗室上實驗課時,集中以課堂培訓的形式進行安全知識的講解。學生在實驗室實驗的過程,既是進行專業(yè)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也是學習安全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的過程,這種有針對性的、分階段性的安全教育有利于將安全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避免學生對大量安全知識“囫圇吞棗”,同時還可以講解更加深入、系統(tǒng)的安全知識。例如,微生物實驗室安全教育可以為學生講解生物安全實驗室國家標準、微生物危害等級分類等知識,這些對于學生將來從事微生物相關研究都是必備的知識。
事實上,實驗室對各種危險藥品和儀器都有標準的使用規(guī)程,絕大多數(shù)的安全事故都是由違規(guī)操作造成的。究其原因,就是由于大多數(shù)師生的安全意識十分淡薄,盡管熟知標準操作規(guī)程,但總是抱有怕麻煩或是僥幸的心理,認為違規(guī)操作一兩次不會導致事故發(fā)生,久而久之就把違規(guī)操作當成了家常便飯,最終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6]。因此安全教育的首要內(nèi)容是強調(diào)樹立安全意識的重要性,營造安全第一的實驗室氛圍,使學生在開始接觸實驗課程之初就樹立起高度的安全意識,養(yǎng)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因此,我中心在進行安全教育時會首先列舉一些實驗室安全事故案例,仔細分析引發(fā)事故的原因并強調(diào)產(chǎn)生的財產(chǎn)損失和人身傷害后果,以產(chǎn)生較強的震懾和警醒的作用。
我們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本科生即使到了高年級仍然沒有最基本的安全常識,甚至很多研究生還會犯很多安全方面的低級錯誤,這說明學生的安全知識是十分匱乏的,亟須進行普及式的、拉網(wǎng)式的、掃盲式的教育。我中心從試劑安全、儀器安全、生物安全、環(huán)境安全、消防安全以及應急策略6個方面進行安全知識講解。各專業(yè)實驗室講解時避免了內(nèi)容的重復,并結合實驗室特點各有側重,如表1所示。其中,生物安全是生物實驗室最具特色的方面。由于生物傷害的可控性較低,因此也是最需要注意的方面。生物實驗室的廢物有時可能具有更大的環(huán)境威脅,比如基因工程菌種如果不加任何處理直接釋放到環(huán)境中,有可能會對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破壞,甚至引發(fā)疾病的傳播。因此生物實驗室的環(huán)境安全教育亦十分重要,廢棄物處理不當除了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外,更會影響對學生環(huán)保意識及社會倫理觀念的形成[7]。
表1 實驗室安全教育內(nèi)容
課堂講解是我中心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這種形式可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全面的安全知識體系,但只依靠這種形式難免枯燥,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我中心邀請一些曾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安全事故的教師或負責實驗室安全管理的人員,在安全教育中向學生講述安全事故的經(jīng)過和應急處理過程。
另外,親身體驗的形式有利于增強師生參與的熱情,可幫助師生鍛煉和掌握在危險中逃生自救的基本技能,進一步減小其在事故中受傷的可能。為此,中心在每次安全教育課堂講解后都會安排師生按照火災逃生應急預案的要求進行逃生演練。各實驗室事先成立火災指揮協(xié)調(diào)組、疏散引導組和滅火行動組,在火災發(fā)生時,由指揮協(xié)調(diào)組負責人(實驗室負責人)立即上報并指揮現(xiàn)場人員撤離和救火;疏散引導組由任課教師和學生干部組成,分兩組帶領學生分別從教室的前、后門撤出,并經(jīng)不同安全通道撤出實驗樓;滅火行動組由實驗技術教師組織部分學生負責用滅火器等消防設施進行臨時撲救,同時清理樓道及教室的各種障礙,為消防人員、消防設備進入現(xiàn)場創(chuàng)造條件。除此之外,我中心還安排有不定期的消防演習,在學生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開啟消防警報,進行逃生演習,進一步增強師生的應急、應變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8]。
系統(tǒng)完善的安全教育是實驗室安全的基礎,然而如果沒有較好的教育效果保障機制,安全教育過程難免會流于形式,教育效果會大打折扣[9]。為此,中心建立了兩個制度來保證安全教育的效果。
4.1實驗室安全網(wǎng)絡學習及準入制度
借助信息網(wǎng)絡化和網(wǎng)絡教學技術,在中心網(wǎng)站上開發(fā)設計了實驗室安全知識學習和考試系統(tǒng),將各實驗室的安全教育內(nèi)容放到中心網(wǎng)站上供教師和學生自助學習,同時設安全知識考試題庫,題型為選擇和判斷兩種。中心規(guī)定所有進入實驗室的教師、學生及其他實驗人員都必須參加實驗室安全教育,并且要通過中心網(wǎng)站的實驗室安全知識測試才能進入實驗室進行實驗活動,不參加實驗室的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知識測試不合格者一律不允許進入實驗室。為了避免試題答案的抄襲問題,每個參加網(wǎng)絡考試的學生或教師的考試題目都是該系統(tǒng)從題庫中隨機抽取的,因此所有人的題目都是不同的。實驗室安全知識學習和考試系統(tǒng)是督促和檢查學生學習安全知識情況的有效手段,為安全教育效果提供了有效保障。
4.2將安全規(guī)范操作納入實驗課成績評定系統(tǒng)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對實驗室安全的重視程度,幫助和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安全習慣,我中心將實驗相關試劑、器材、儀器等使用的安全規(guī)范操作定義為實驗素養(yǎng),以10%的比例納入實驗課成績評定。評定內(nèi)容涉及實驗前、實驗中和實驗后各個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穿工作服、試劑及儀器使用規(guī)范、實驗室環(huán)境污染和破壞、實驗器材損壞以及實驗衛(wèi)生清潔情況等。實驗素養(yǎng)由實驗室負責實驗技術的教師根據(jù)每個學生課上的表現(xiàn)打分,對于素養(yǎng)成績扣除滿10分者,該實驗課成績視為不及格,須重修該門課程,而對實驗素養(yǎng)表現(xiàn)突出者可給予1~5分獎勵。
我中心的安全教育制度實施以來,取得了較明顯的效果。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尤其是進行自主性較強的綜合性、開放性實驗中,對實驗室中哪些物品有毒或有危險性、應該在什么條件下使用、怎樣進行操作以及如何避免傷害等做到了“胸有成竹”,實驗過程更加順利。教師反映安全教育網(wǎng)絡學習準入制度和實驗素養(yǎng)評分制度從根本上確保了學生學習安全知識的質量,學生的安全意識明顯提高,實驗教學中的儀器、器材的損壞明顯減少,實驗教學也進行得更加有序,在保障實驗室安全的同時,有效地保證了教學質量。
References)
[1] 杜云翔,吳福根,劉貽新,等.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新思路:實驗室安全周初探[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2):279-281.
[2] 吳林根,余觀夏,王國興.高校實驗室安全全過程管理[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4, 33(8):300-303.
[3] 溫光浩,張徽,陳靜德,等.高校實驗室生物安全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7):1-5.
[6] 趙慶雙,聞星火,李明.加強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實驗室安全的關鍵[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7,24(9): 9-13.
[5] 高洪旺.高校實驗室消防安全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0(8): 11-15.
[6] 高俊敏,吉芳英,劉元元,等.美國羅格斯大學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解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5):230-234.
[7] 趙文武,李桂桃.高校實驗室安全現(xiàn)狀分析與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3,13(3):27-29.
[8] 李如蘭,戴四發(fā).淺談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J].安徽科學學院學報,2007,21(6):61-63.
[9] 李五一.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概論[M].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6.
Strengthening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to ensure laboratory safety
Chen Rongrong, Wei Dongsheng, Jin Yongxin, Pan Jiao, Xu Xinxin, Zhang Jinhong
(National Bi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Biological Experiment Center of Nankai University has established a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problems in laboratory setup and management. This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popularizes the safety knowledge by developing multiple educational forms including laboratory instruction, lectures, escaping drills, etc. In addition, the Experiment Center has also improved a safeguard system of teaching effect to ensure the laboratory safety.
laboratory safety; safety education; safeguard system
10.16791/j.cnki.sjg.2016.03.059
實驗室安全與環(huán)保
2015- 11- 03修改日期:2015- 11- 12
陳容容(1981—),女,天津,碩士,實驗師,主要負責生物實驗中心微生物實驗室管理工作.
E-mail:chenrongrong@nankai.edu.cn
X931
A
1002-4956(2016)3- 023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