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身體當“實驗田”種下健康
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所有時間都花在了運動上……浙江杭州70歲的趙春林把身體當實驗田,哪里出毛病,想方設法進行針對性訓練……
走梅花樁足下生根每天早上7點到8點半,只要天不下雨,趙春林總會出現(xiàn)在杭州黃龍洞前的廣場上跳舞,他跳的動作和別的廣場舞沒啥區(qū)別,仔細觀察才會發(fā)現(xiàn)每個動作全身都在暗暗使勁。他認為在平地上走路,也要像走“梅花樁”。每走一步,單腳兩次托起自己體重,動作看似輕松文雅,實際上消耗很大。集體跳舞跳操,這個原理同樣適用,“很多人跳舞跳操只注重動作美觀,腳下不太使勁,鍛煉效果就會打折扣,我這‘足下生根’可是治標治本”。
拋接乒乓球練眼練腦最近,趙春林迷上了玩乒乓球,“起因是打乒乓球的人很少得近視,主要是打球時睫狀肌得到了鍛煉。我的視力不太好,平時看書要戴眼鏡加放大鏡,才能看清楚,很不方便。而打球需要場地和時間,我就想到了玩球,可以隨時隨地鍛煉”。趙春林口中的玩球,就是像雜技表演中的那種往上輪番拋球。開始時,兩只手拋兩個乒乓球都接不住。不過隨著時間的投入,現(xiàn)在已能玩轉三個球,而且視力也有了好轉,可以不用放大鏡看報紙了,“現(xiàn)在很多孩子因為長時間看書、看電視、玩電腦,視力都不太好。這個拋球在家就能玩,感興趣的不妨試一試,而且對大腦也有好處”。
鍛煉后身手更加敏捷除了吃飯、睡覺,趙春林每天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鍛煉上。因為喜歡運動,他平時也很關注健身方面的報道。那些報紙、書刊中刊登的科學研究結論和別人的經驗,他會和自己的感受相結合進行感悟,從而判斷出自己的方法究竟對不對,好處又是在哪里?!皩τ谖襾碇v,鍛煉就是賺錢。不去醫(yī)院,可以省下醫(yī)藥費;多活幾年多領退休金,不是更賺到了嘛?!彼Q,通過長年堅持,盡管年紀越來越大,白頭發(fā)卻不增反減,身手更加敏捷,力氣也大了許多,“我以前身體很差,才開始琢磨鍛煉,現(xiàn)在好些病癥都已經好了,而且力氣比許多年輕人都要大?!?/p>
(水云間薦自《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