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醒
默認或縱容“聚餐社交”這種風氣,很容易引起大學生對人際關系的錯誤認知,以為社會交往就是“酒桌外交”,無形中也在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一個學校的風氣正不正,既與大學生自身的素質有關,很大程度上也關系到學校管理者的風格與智慧。尤其是管理大學生社團的老師,自身要有正氣,給予學生更多的正面引導。其實,學生社團的作用不亞于課堂教學,社團的品質越高,活動越豐富,對學生的成長越有幫助。
當然,營造積極的校園風氣,離不開對學生社團活動的規(guī)范化、程序化管理。在這方面,可以借鑒美國的經驗。美國許多大學設有學生社團輔導室,主要擔任學生社團的顧問,提供社團活動各種必要的支援,以及審查活動經費申請與撥款補助。許多大學規(guī)定,每個學生社團至少需要聘請一位教職員擔任學生社團的顧問,有關社團的重要文件、活動申請表、租借場地等都需要顧問簽名。規(guī)范而細致的管理,使意欲投機取巧的人很難鉆空子,自然少了帶著功利目的的“聚餐社交”。
高校管理者也要認識到,在價值日益多元的時代環(huán)境下,還應重視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其樹立積極的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多在專業(yè)能力和品德修養(yǎng)上下功夫,這既是大學生的未來競爭力所在,也是營造積極校園文化的重要途徑。(摘自《中國教育報》2016年5月11日,作者系渤海大學教師)
名師微評:高校對一個人價值觀、人生觀的定型影響極大,從這個意義上講,高校管理者決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文章開頭,反面事例以排比提出問題,引起讀者警覺,與美國類比顯示差距,更點醒了讀者,而后發(fā)出呼吁,整體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