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的杭婧雖還只是清華大學醫(yī)學院2012級一名直博生,然而迄今為止,她已發(fā)表SCI論文4篇。其中,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即《自然》)上發(fā)表文章一篇,在《Science》(即《科學》)上發(fā)表文章兩篇。而且,發(fā)表在《科學》上的這兩篇論文,均被《科學》雜志作為封面文章推出。連她的導師清華大學副"/>
人物時事速遞>>
85后的杭婧雖還只是清華大學醫(yī)學院2012級一名直博生,然而迄今為止,她已發(fā)表SCI論文4篇。其中,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即《自然》)上發(fā)表文章一篇,在《Science》(即《科學》)上發(fā)表文章兩篇。而且,發(fā)表在《科學》上的這兩篇論文,均被《科學》雜志作為封面文章推出。連她的導師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都稱贊說:“她的科研成果已超過了我過去25年科學成果的總和。”在杭婧眼中,這一切都源于自己不服輸?shù)捻g勁和追求卓越的執(zhí)著,因為此她才在近20年來全球眾多一流實驗室都無法“捕捉”的剪接體上取得了突破——她和她所在的團隊在3.6埃,相當于頭發(fā)絲百萬分之一的距離水平上,揭開剪接體的“神秘面紗”,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取得如此成就的團隊。
素材聚焦 成就斐然
2015年9月11日,兩篇闡釋生命大分子剪接體結構的文章以雜志當期封面的形式,“背靠背”發(fā)表在國際頂尖期刊《科學》上。兩篇論文的科學意義十分重大,它們不僅完善了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而且再次證明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然而讓人沒有料到的是,如此重量級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竟然是在讀清華女博士生杭婧。事實上,早在2014年2月,杭婧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另一份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上發(fā)表了研究成果。而那時,她才讀博士二年級。
人物素描 “拼命婧姐”
2012年第一次踏進施一公實驗室見習時,面對其他優(yōu)秀的同學,杭婧擔心自己能力不足,背負不起“施一公”的名望,最終會無法留在實驗室;在發(fā)表第一篇《自然》論文時,她也聽到不少“純粹是運氣好”的質疑聲??蓪τ诤兼簛碚f,壓力就是動力。她每天都在實驗室工作到凌晨,短短30天,瘦了10斤。杭婧開玩笑說:“之前一直想減肥都減不下來,看來還是泡實驗室最管用?!弊罱K,杭婧憑借身上的這股“拼勁”打動了施一公教授,她也順利地留在了心儀的實驗室中繼續(xù)工作。此后她更加努力,有一次在實驗過程中,她腳底扎進一片一厘米長的玻璃,可她直到晚上才發(fā)現(xiàn)腳已經(jīng)腫得像面包。從此“拼命婧姐”的稱號在實驗室中傳開了。
【考場仿真試題】請以“努力”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范文片段示例】在成功的背后,杭婧也經(jīng)歷過忐忑、挫折,甚至在剛剛嶄露頭角時被人質疑。但她以自己的堅強和努力做了回答。更難得的是,盡管她以一名在讀博士生的身份,在國際頂尖期刊上發(fā)表了重量級的論文,盡管她的科研成果被導師施一公盛贊,但她依然淡定,清醒地知道自己的方向。這樣的杭婧著實令人佩服。
其他適用話題 成功;正確對待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