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軍
【摘要】 審視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曾一度被忽略的“課堂有效性”問題重新回歸人們視野。崔巒先生在小語會第八屆學術年會《建設高質(zhì)量的小學語文教育》的報告中提出“要大力改進課堂教學,走出一條省時高效的語文基礎性教育的路子”,這為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探索提供了更準確清晰的方向。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凸顯“讀”的有效性?下面作以探討。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朗讀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8-014-01
一、確診課堂教學中“讀”的癥狀
葉老多次強調(diào):“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笨v觀現(xiàn)階段語文課堂,欣喜地發(fā)現(xiàn),許多語文教師已認識到“讀”的重要性,“書聲瑯瑯”也成了閱讀教學的一道風景。但靜觀細思,占了 “鰲頭”的“讀”是否真的有效呢?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課堂為了突出讀的效果,走馬觀花讀,作秀表演讀銳減了“讀”的實效。歸結起來,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朗讀形式“喧賓奪主”:課上,學生還未開讀,教師就繪聲繪色的讀了起來,且一讀到底,過后,示意孩子學著老師朗讀的樣子讀一讀、練一練。
2. 朗讀方式“放任自流”:課始, “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或“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边@雖是一種張揚個性的讀書好方法,可學生還未掌握幾種讀書方式時,就一味的放任自流,漫無目的地跟著感覺走,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3. 朗讀時間“曇花一現(xiàn)”。從聽課的絕大多數(shù)語文閱讀課來看,讓學生接觸文本進行朗讀練習的時間平均只占不到7分鐘。試想:僅以如此少的時間與精力用于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其效果可想而知。
4. 目標落實“好高鶩遠”。朗讀的目標總體有“正確、流利、有感情。”三者是相輔相成、互相關聯(lián)、螺旋上升、缺一不可的??稍诂F(xiàn)今的課堂里,許多教師總花較少的時間來落實“正確、流利的朗讀”這一目標,往往把大部分時間花在了怎樣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上,訓練時 “缺斤少兩”就留下了“后遺癥”: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時既費時又費力,可大部分學生還是沒有達到朗讀的基本要求。
5. 指導過程“高耗低效”。在指導有感情讀的教學中,我們??煽吹竭@樣的情景,教師對朗讀的效果不滿意時,會出現(xiàn)連續(xù)叫好幾位同學站起來重復朗讀的場面“你讀”“你來讀讀看”……一直叫到滿意的才停。還有些教師,雖注意了對個別學生的指導,卻忽視了將之擴大到全體的;或是有進行指導,但訓練未到位匆匆過場的,形式痕跡重,真正的效果欠缺。
二、把脈課堂教學中“讀”的有效性
新課標規(guī)定:“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边@應是讀的最高境界,是我們教師高效課堂價值的理想追求之一。
三、把握 “讀”的有效性的良方
那么,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如何讀好“朗讀”這本書,讓學生因扎實的朗讀而“靈秀”起來?讓課堂因有效的朗讀而“靈動”起來呢?
1. 傳授技巧,指導正確朗讀?!墩n準》指出:“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diào)、感情等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钡覀儼l(fā)現(xiàn):有時,教師在語音、語調(diào)、感情上都指導得不錯,但為何學生朗讀的效果總不見得好呢?原因是還缺少了技巧的指導。葉老把有感情的朗讀叫做“美讀”,“設身處地的、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然而真正能讀出感情來并不容易,需在朗讀技巧上作必要的適當?shù)闹笇?,如停頓、輕重、緩急,語氣等。但這些指導不可能課課皆有,次次具備。
2. 留足時間,遵循“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教師應在課前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時間去朗讀課文。教師可根據(jù)年級、學情、教材特點安排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并自我監(jiān)控達成度。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只做樣子,草草收兵。
3. 豐厚過程,讓朗讀指導“錦上添花”。朗讀運用在教學實踐中,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方斐卿在《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透視》中有這樣值得深思、借鑒的話:“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讀課文的理解,把握課文的語言特點和語言表達規(guī)律,提高閱讀能力,因此,我們提倡把朗讀的過程變成對課文深入理解的過程,把朗讀與其它基礎訓練緊密結合起來?!?/p>
①要書聲朗朗,更要“靜思默想”?!皩W而不思則罔”。學生讀書若是口到心不到,即使讀上千遍,“其義”也不能“自見”。
②要書聲朗朗,更要“品味揣摩”。教材中的很多文章,文質(zhì)兼美,常有精確傳神、恰到好處的神來之筆。朗讀時,教師往往可抓住文本中的這些“經(jīng)典”詞句,引導學生細讀揣摩、涵詠品位其妙處,品讀出字面背后的意思,進而把課文讀出感情來。
③要書聲朗朗,更要“妙引巧悟”?!而B的天堂》中有一句:“這是一棵大樹?!苯虒W時我請學生試讀,并提醒他們:“怎樣才算正確地讀?”結果,學生有的把重音落在“這是”上,有的突出了“大”字,顯然,學生對上下文的感悟還未到位,于是,我引導學生再讀上下文的有關句子,弄清楚這句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說的,經(jīng)過比較,學生才恍然大悟,應該重讀“一棵”,從而強調(diào)上文說的“許多棵、二棵”都是錯的,朗讀到位了,對榕樹之大的感悟也更深了。
曾有人問:語文教學的真正亮點在哪里?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永正是這樣作答:語文教學的所謂“亮點”,首先應該在朗讀上。教師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并引導學生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是一種美妙的境界。是啊,我們語文教師只要充分的擺正朗讀的地位,明確每一次的朗讀目標,精心設計每節(jié)課的朗讀訓練,行之有效的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我們的朗讀必將會真正地點亮我們的語文課堂,獨自綻放其本色美,如“靈秀之泉”源源不斷地滋養(yǎng)著每個學生純凈的心田!
[ 參 考 文 獻 ]
[1] 語文新課程標準.
[2] 新課程怎樣教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