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慧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丹參多酚酸鹽治療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的臨床效果。方法 90例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與試驗組(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與0.9%生理鹽水治療,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丹參多酚酸鹽治療,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0%,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7.5%, 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中, 采用丹參多酚酸鹽治療, 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明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減輕患者心絞痛的痛苦, 提高生活質量,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丹參多酚酸鹽;冠心??;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臨床療效;觀察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1.155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病與多發(fā)病, 對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較大的影響, 是造成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來, 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在不斷的提升, 需要加強對該病的關注。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粥樣塊破裂現象, 并伴隨著表面血栓等現象, 如果沒有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治療, 容易發(fā)展成為急性心肌梗死疾病, 嚴重者會出現猝死現象[1]。因此, 急需要制定出有效的治療措施, 以便提高治療效果。通過研究表明, 在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疾病中, 采用丹參多酚酸鹽治療, 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2]。本研究通過對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與試驗組(50例)。所有患者符合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和世
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缺血性心肌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中冠心病心絞痛的診斷[3], 部分患者經冠脈造影證實。對照組患者中男26例, 女14例, 年齡37~72歲, 平均年齡(51.3±6.2)歲。
合并高脂血癥21例, 糖尿病10例, 高血壓9例。試驗組患者中男29例, 女21例, 年齡38~73歲, 平均年齡(53.2±4.4)歲。合并高脂血癥19例, 糖尿病19例, 高血壓1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治療與0.9%生理鹽水治療, 采用抗血小板凝集藥物、硝酸酯類、β2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鈣離子阻滯劑與調脂藥物治療, 并且給予250 ml的0.9%生理鹽水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滴注20滴/min, 靜脈滴注1次/d, 療程為10 d。
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丹參多酚酸鹽治療, 其常規(guī)治療與對照組相同, 并給予200 mg丹參多酚酸鹽注射液治療, 將其融入到250 ml的5%葡萄糖溶液中進行靜脈滴注治療, 針對糖尿病患者采用250 ml生理鹽水治療, 20滴/min, 治療1次/d, 療程為10 d。
1. 3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癥狀發(fā)作次數減少>75%, 心電圖檢查ST段回升0.15 mV以上, 基本恢復正常。有效: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癥狀發(fā)作次數減少50%~74%, 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 心電圖檢查ST段改善>50%。無效: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減少在49%以內, 心電圖檢查無改善, 或者出現惡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0%,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7.5%, 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冠心病也稱之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主要指的是在冠脈粥樣硬化的情況下, 會出現靜脈血管狹窄或阻塞的現象, 從而會引起患者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等癥狀, 繼而引起動脈血管狹窄或阻塞[3]。該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也該病率較高。其高發(fā)人群為40歲以上的群體, 并且, 其死亡率在逐年上升。需要加強對該病的重視程度, 以便對疾病相關知識進行了解, 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療。在冠心病中, 一種常見的類型為心絞痛。其中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是一種綜合征, 主要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與穩(wěn)定型心絞痛之間。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會出現血栓類斑塊、血管痙攣、血管栓塞等現象, 從而促使急性心肌缺氧。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主要臨床表現為心前區(qū)疼痛, 其疼痛的類型多樣, 發(fā)作時間較長。
在中醫(yī)中, 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屬于心臟與營養(yǎng)脈絡疾病, 主要是由于老年患者身體逐漸衰弱、氣虛、臟器受損、陰陽氣血失調等多種因素引起的。針對該病的治療, 采用丹參多酚酸鹽治療可以顯著提高效果。其中丹酚酸具有纖溶作用, 可以顯著增加機體內纖維蛋白的溶解效率, 可以促進冠狀動脈血液流量增加, 確保鉀離子通道正常開放, 有效的降低心肌缺血引起的室顫現象, 對心肌組織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5]。
本研究通過對本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研究分析, 結果顯示, 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2.0%, 對照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77.5%, 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 在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中采用丹參多酚酸鹽治療, 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在冠心病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中, 采用丹參多酚酸鹽治療, 可以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明顯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減輕患者心絞痛的痛苦, 提高生活質量,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談世進, 郭慧峰, 陸燕. 丹參多酚酸鹽對老年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內皮功能的影響. 實用老年醫(yī)學, 2009, 23(2):126-128.
[2] 陳飛, 倪嵐, 許澎. 丹參多酚酸鹽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50例臨床療效研究.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09, 17(11):958-959.
[3] 趙仙玉, 李鳳蘭. 心達康治療缺血性心臟病的臨床觀察. 中華現代中西醫(yī)雜志, 2010(10):474.
[收稿日期: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