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璐 賈洋洋 茍江鳳 張詩林 盧娥
摘要: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深刻地影響著教育教學工作, 信息技術成為一座架設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不可替代的橋梁。信息技術作為教育信息化條件下的重要的發(fā)展因素,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從目前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來看,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高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和可能性,也隨之帶來了一些問題。深度了解信息技術給高中語文教學帶來的利益以及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對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論述,包括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研究為信息技術下的語文課堂的教學、研究、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語文;現(xiàn)狀;作用;應用方法模式;變革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9-0075-02
讓信息技術充分服務于高中語文教學,既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需要,也是提升高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提升教學效率的需要。信息技術作為當今乃至未來社會必須掌握的一種技能,它不僅豐富了教學手段,也預示著未來教育發(fā)展的一種趨勢。信息技術極大地推動了高中語文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jīng)_擊著傳統(tǒng)教育。要深入了解信息技術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對信息技術合理充分應用,做此項研究是相當有必要的。此研究通過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絡出版總庫以信息技術、高中語文、應用研究為關鍵字進行了檢索,下載并整理了35篇相關文獻,提出16篇為重點研究對象。
1 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現(xiàn)狀
從圖1的柱狀圖中的線性趨勢我們可以得出近十年來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重視度越來越高。文獻主要來源中國信息技術教育、中國電化教育、中小學電教、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科技信息、新課程研究、陜西師范大學。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在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方法模式、在不同教學內(nèi)容(古詩詞、寫作)中的應用方法或模式、信息技術下高中語文教學整合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誤區(qū)及相應的解決措施等。
2 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筆者認為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大的價值,如陳爭京提出信息技術讓原本死板的語文課程變得生機盎然,拓展了作文教學,改善了傳統(tǒng)作文教學方式,擴大了高中生的閱讀視野,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1]。王招平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提供豐富、直觀的感性材料(動畫、文字、圖形、聲音等)和高效、及時的反饋;培養(yǎng)研究性閱讀;為語文教學構建了一個多媒體、網(wǎng)絡和智能有機結合的個別化、交互式開放性的動態(tài)教學環(huán)境[2]。張笑則發(fā)展性的表明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逐步實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呈現(xiàn)方式的改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3]楊蕊則直觀概括為8句話:濃厚學習氛圍,調(diào)動學習熱情;增加課堂容量,豐富課外知識;利于答疑解惑,實現(xiàn)方式轉變;促進師生互動,提高教學效率[4]。
多位研究者以自己的認識講述了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中的巨大價值,但是各自所講述的價值是相對模糊的,淺層次的價值反復搬弄,而深層次的價值無人去仔細挖掘。毫無疑問,信息技術支持課堂圖文并茂、影音結合、動靜結合、信息容量大、傳輸快,活躍課堂,是教育界新型有力武器,獨特的“全方位、多視角、多層次、多變化”的主體演示功能,使教學內(nèi)容,或無法觀察到的現(xiàn)象,能生動、形象、新穎、直觀展示
3 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內(nèi)容中的應用與變革
信息技術作為語文教學工具實現(xiàn)了教學內(nèi)容、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變革。信息技術下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同教學內(nèi)容中的全新變革一切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
3.1 教學內(nèi)容
1)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
2)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改變寫作工具、寫作過程和寫作形式。
3)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有趣、愉快的課堂情境再現(xiàn)古人情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4)信息技術支持下的高中研究性學習:信息技術介入為研究性學習開拓了廣闊的平臺。信息技術為語文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最有力、最便捷的支持。如:WebQuest、ThinkQuest、MiniQuest、BIG6、基于問題的學習、主題學習等探究性學習的模式[5]。
3.2 教學環(huán)節(jié)
4 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誤區(qū)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4.1 應用的必要性
新課程改革倡導提高課堂效率,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課件上的圖片、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可以讓學生生動地感受到教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學生的學習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6]。
4.2 存在的問題、誤區(qū)
信息技術教學優(yōu)勢顯而易見,然而在課件制作和實際應用過程中,卻存在著一些問題:1)強調(diào)媒體,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2)課件成為課堂中的主宰,學生不能作為一個課件的觀看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課堂上;3)注重直觀,忽略文本的解讀品味;[7]4)課堂教學模式“形聚而神散,看不到教學思維和教學模式的真正改變和創(chuàng)新;5)人機對話導致師生產(chǎn)生交流障,多媒體技術卻喧賓奪主[8];6)課堂隨機生成應對乏力,多媒體教學課件播放的“線性”特點和在隨時調(diào)整方面的技術困難,要求課堂必須按照教師預設步驟來有序地實施[9];7)信息技術技術使用不當,課件設計質(zhì)量不高;8)片面追求信息技術;9)過分強調(diào)教學的多樣性;10)一位注重教學設計過程精細化[10]。
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舉不勝舉,其中時尚化(片面追求時尚,失去教學目標),瑣碎化(缺乏關聯(lián)性),低幼化(展示表面的信息,抑制思考),過分追求多樣性最為突出。
4.3 解決措施
筆者提出學生應該應用現(xiàn)代網(wǎng)絡技術,閱讀量,促進感官認識,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努力做到:1)改變教學觀念,改進的教學方式,促進課堂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2)拓寬教學思想,提高備課質(zhì)量;[11]3)更新教學觀念;4)課前有效備課;5)提供方法指導;6)開發(fā)并利用好教材實例;7)實踐教學案例對比分析反思;[12]8.改變教學模式;10)師生互動活躍;11)信息技術與課本內(nèi)容相融,擴大課本知識的外延;12)教給學生利用網(wǎng)絡學習的方法。[13]提高教師素養(yǎng)為“第一要務”[14]
在應用、實踐的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是必然的事情,找出問題的解決對策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信息技術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種過程, 更是一種理念。我們應該在語文教學中:1)處理好資源瀏覽與文本閱讀的關系;2)處理好語言感悟與感官感受的關系;3)處理好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關系;4)處理好人機關系。
5 應用研究建議反思與發(fā)展趨勢初探
1)應用研究建議反思
如今的信息化時代,高中語文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改進勢在必行。我們要充分利用豐富的多媒體信息資源進行多媒體技術的組合,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15]在語文教學中,課文內(nèi)容中涉及到的很多地方學生都沒有去過,很多事情也都沒有真正體驗過,有的內(nèi)容很陌生,學生憑現(xiàn)有的閱歷難以理解。而我們的語文多媒體教學,可以將趴在紙上的文字活起來,生動起來;[15]喚起學生的形象再現(xiàn)感;幫助學生豐富頭腦中的表象;使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此來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jù)教材本身的特點,結合社會實際生活,多找一些合適的媒體資源如:文字、實物、圖象、聲音等來豐富課堂內(nèi)容。[16]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特有的聲、光、電、影像組合和立體動畫效果,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用語言很難讓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學難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既有利于身心發(fā)展,又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
2)發(fā)展趨勢初探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將走向高度融合發(fā)展的道路,語文教學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信息技術也離不開語文教學的襯托。
6 結語
信息技術在語文課程中,改變了我們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信息技術作為認知工具,無疑將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學科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當前積極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下雪語文,將復雜抽象的語文知識變得形象生動,提高了同學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對于發(fā)展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必須反思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陳爭京. 教育信息技術讓高中語文課充滿生機和情趣[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3(4):52-52.
[2] 王招平.淺議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2012(5):61-62.
[3] 張笑.信息技術,讓高中語文教學多姿多彩[J].考試周刊,2011(61):45-45.
[4] 楊蕊. 信息技術活躍語文課堂[J]. 教育教學論壇,2012(21):232-233.
[5] 黎霞,黎鴻.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課程整合的模式探討[J].中小學電教,2009(4):53-55.
[6] 隋玉潔,張寶國. 淺談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合[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4).
[7] 吳明杉. 走出高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誤區(qū)[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14):57-57.
[8] 何元賓. 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與糾偏[J]. 基礎教育參考,2014(24):61-62.
[9] 胡月清.高中語文多媒體教學的改進策略探討[J].中小學電教月刊,2016(1):109-109.
[10] 錢成忠.語文教學中如何應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5):82-84.
[11] 楊茜. 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語文教學設計的人文性回歸[J]. 電化教育研究,2006(10):73-77.
[12] 陳麗容.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2(11):139-141.
[13] 殷潔.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J].考試周刊, 2010(32):61-62.
[14] 劉影,于繼勛,于立新.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小學電教(下) ,2012(5):38-38.
[15] 李宇. 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中的應用與反思[J]. 語文建設,2013(11X):67-68.
[16] 張雷,郭霞. 信息技術運用于語文教學的體會與反思[J]. 中國教育信息化,2010(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