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尚青
羽毛球是小學體育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增強學生體質、推進學生德育均有積極作用。羽毛球是一項全身運動,且對場地要求不高,易于學生學習實踐,利于學生鍛煉體魄;同時,羽毛球擁有單雙打等競技形式,既強調拼搏競爭,也強調協(xié)作對話,有利于推動學生德育培養(yǎng)。所以,做好小學體育羽毛球教學,符合體育新課標要求,值得廣大教師積極探索。體育教學講求因人而異、因人而異,小學生具有模仿能力強,集體屬性明顯,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等特點。要上好小學體育羽毛球教學,就要牢牢抓住學生這些特性,對方配藥,才能見到實效。我基于此,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總結出自學、合作、實踐三大策略,具體闡述如下:
一、注重模仿,強化自學能力
小學生記憶力好,但抽象能力弱,進行學習時更喜歡具體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因此,向他們開展羽毛球基礎技巧教學,依靠理論講解,效果是很糟糕的。最佳途徑是模仿,模仿是學生通往自主學習的有效通道: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方式,學生對羽毛球各個層面的技術動作一目了然,加上學生記憶能力強,很快就能學得“像模像樣”;這時教師再加以適當?shù)狞c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練習,學生很快就能再取得進步。通過這樣的途徑,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羽毛球學習成就感,增強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例如在教學“擊球動作”時,我將學生分成兩排,對向站立,我居于兩排學生的中間位置,隨后我開始向學生示范擊球的動作,便示范邊解釋:“擊球時,要通過左手帶動身體自然轉動,球拍要朝上,手臂要盡量伸直,在最高點擊球……”示范三遍之后,我讓學生散開,模仿我的擊球姿勢,并讓學生在模仿的過程中默默記住自己的動作方式。學生模仿幾遍之后,我再將學生聚攏,重復剛才的擊球動作,與剛開始不同的是,我讓學生在觀看我的示范動作時再回想自己剛剛的擊球模仿,有沒有什么不同。示范幾次后學生發(fā)現(xiàn):“老師,我擊球的點比你的要低?!庇袑W生說出不同,“擊球點太低,打出的球弧線短,軌跡較低,容易撞網,要盡量在高擊球點擊球?!蓖ㄟ^這樣進行模仿比較解釋,有助于學生更好理解動作,自主改正動作,提升學習效果。
二、加強對話,強化合作能力
加強學生的溝通交流,是提升學生羽毛球技巧的重要途徑。小學體育羽毛球課程多為大班教學,教師很難做到一對一指導,當學生練習遇到困難時,除了求教老師,其實很多時候還依靠學生之間的協(xié)作互助。過去這樣的互助行為多是自發(fā)形成的,零星三兩,并不足以成為課堂教學的補充?,F(xiàn)在我們要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就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互助的能量,通過有意識地設計“交流會”“展示課”來推動學生進行溝通對話,強化學生協(xié)作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羽毛球技巧。
例如我組織過“擊球對話”活動:首先將學生兩兩配對,配對后的學生就結為“對話”關系,即要對對方的擊球動作給出評價或建議;接著就是配對學生先后進行擊球展示了。因為配對學生之間往往會有—個人打得比較好,一個人打得稍差一些,在非常直觀的擊球展示后,稍差的學生往往會急于向打得好的學生討教方法;因為結對子的關系,打得好的學生也樂于將自己的心得告訴對方。這樣一來二去,學生在合作溝通中,提升了羽毛球技巧;而技巧的提升也讓他們意識到溝通、交流、互助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合作意識。
三、多加練習,做到心領神會
歐陽修在《賣油翁》中寫道:“我亦無他,唯手熟爾。”指的是勤加練習對于技藝提升的直接作用;同樣,小學羽毛球技術提升也離不開練習量的投入。但對于小學生而言,對于固定動作的長時間練習對于他們而言無異于洪水猛獸,是避之唯恐不及的,如何有效開展練習,幫助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心領神會,進一步提升技術?我認為要做到三個“相結合”:固定動作練習與實戰(zhàn)練習相結合;嚴肅的技術練習與趣味的游戲練習相結合;集體統(tǒng)一練習與小組評價練習相結合。
例如我在組織擊球練習時,選用了“球往哪里跑”的練習游戲。首先讓四名學生為一組,一名學生負責擊球,另外三名學生負責接球。有兩種玩法:第一種玩法是一名學生隨意將球擊到任意地方,其他三名學生輪流跑去接球,球落地則失?。贿@種游戲既鍛煉擊球學生能力,也增強接球學生對球落點的判斷能力。另一種玩法是一名學生擊球,另外三名學生站在三個位置,每個位置都有限定范圍;擊球者要將球擊向接球者,球不能落地,接球者也不能超出既定范圍;這種玩法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擊球能力。通過組織這樣的練習游戲,將枯燥的擊球練習變成游戲性、互動性、參與性都較強的學生活動,有效提升練習效果、增強學生能力。
羽毛球作為一項全民運動,學生興趣度更高,參與意愿更強,相較其他項目,教學基礎已算優(yōu)異。如何在此基礎上更好開展羽毛球教學,提升學生羽毛球技巧?無論是自學、合作還是實踐,其實都直指一個關鍵:那就是學生主體的有效參與。所以,教師進行羽毛球教學,就是應該圍繞學生這一中心,合理調整教師指導和學生自主實踐的比重和時機,在強化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高效引導,使其相得益彰,從而其實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