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碧
摘 要:好的數(shù)學課堂,教師必須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放權,多一些探究,如此,必將引領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一個更鮮活的數(shù)學王國,其身心也得到多方面的鍛造、滋養(yǎng)和提升。
關鍵詞:等待;放權;探究
小學數(shù)學的百花園中,如何打造“扎實、充實、豐實、平實、真實”的課堂,需要教師特別的智慧、洞見和耐心。由于教師的視角、立足點和教育觀不一樣,其收獲的“芬芳”也是不一樣的。竊以為,要做到這“五實”,教師必須多一些等待,多一些放權,多一些探究,如此必將引領孩子們發(fā)現(xiàn)一個更鮮活的數(shù)學王國,其身心也得到多方面的鍛造、滋養(yǎng)和提升。
一、等待的藝術——“千樹萬樹梨花開”
教育,30%是啟發(fā),70%是等待——教育應該是等待的藝術。的確,孩子們還在探索“自己的路”,教師就已經(jīng)用PPT課件呈現(xiàn)出“最快的路”,那么,給予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就少得可憐??焖俚乇枷蚪K點,只能擠壓孩子們的“思維空間”,消解孩子們的“思維張力”。所以,優(yōu)秀的教師都善于等待,善于在“疑難處”“拐彎處”駐足等待?;蛟S,只是幾分鐘的等待,孩子們就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從不會時的凝神思考,到有所發(fā)現(xiàn)時的喜形于色,到最后成功時的忘乎所以。
聽過一堂西師大版六年級數(shù)學“圓的認識”的公開課,教師出示了一道思考題:“你見過圓嗎?”隨后,通過PPT課件,用醒目的紅色“秒針”動態(tài)演示圓規(guī)的一只“腳”固定在一個點上,另一只“腳”沿著這個點旋轉(zhuǎn)一圈的動態(tài)過程。
這樣的教學直觀形象,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但是,這樣的教學,同時也扼殺了孩子們思維“爬坡”的時間和機會。早早地動態(tài)演示圓的腳步的“行走”過程,將會限制或拘囿孩子們的思維,此時此刻,孩子們就是有其他思路、其他解法,也懶于思考和探索了。竊以為,在出示這個PPT課件之前,不妨先讓孩子們自主自悟:“你有什么辦法可以畫出一個圓?”在此基礎上視頻演示課件,效果是不是會更好?
好的數(shù)學教學都應當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應當操之過急,直奔結果,正所謂:“優(yōu)質(zhì)教育總是重視過程多于成品。”每一個學生都不一樣,其偏好、負荷力、學習效能感和可塑性都不一樣,這更意味著教師要慢下來。等一等,等待著“別有洞天”,等待著瓜熟蒂落的那一刻,而那一刻就是“千樹萬樹梨花開”般的教學奇觀。
二、放權的藝術——“春江水暖鴨先知”
直接拋給學生一系列問題,其實在“悄悄地”剝奪學生的諸多權利:記憶被激活的權利、經(jīng)驗被印證的權利、自主設計問題的權利……與其這樣,不如充分地放權,讓孩子們自主選擇、自我設問、自我建構。
曾經(jīng)聽過很多“圓的認識”的課堂教學,很多教師在引領學生初步建立“圓”的觀念后,都會向?qū)W生拋出以下(或類似)問題:
1.屏幕顯示圓規(guī)畫圓的過程,引導學生觀察是不是圓規(guī)的一腳固定,一腳旋轉(zhuǎn)。
2.為什么畫圓時定點不能移動,定長不能改變?
3.如果要在圓內(nèi)畫出一條線段來表示定長,應從哪一點畫到哪一點呢?
4.“圓上任意一點”是什么意思?比較“圓上一點、圓內(nèi)一點和圓外一點”。
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可謂不全,基本覆蓋了本課的教學目標。但是,這些都是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嗎?假如學生本就對這樣的問題知之甚詳,師生又何必繼續(xù)“糾纏”于此呢?
“春江水暖鴨先知”——身處在“學習之水”中的孩子們,才能最先察覺自己學習中的諸多“冷暖”。當孩子們自主選擇那些熟知的生活圖景構建數(shù)學問題時,才能“鴨先知”,而那種“先知感”的喜悅,恰恰才是學習最大的動力。
三、探究的藝術——“一枝紅杏出墻來”
好的數(shù)學教學,不僅僅是自主自悟的過程,同時也是探究延伸的過程。所謂“迂回、輾轉(zhuǎn)和曲折”,還應當讓孩子們學會探究,學會延伸,抓住“出墻的紅杏”多多“較真”,讓教學體現(xiàn)出一種真正的“增量”。
比如,就“圓的認識”可以設計以下拓展題:為什么車輪要做成圓的?
1.學生討論,個別發(fā)言。得出:因為在同—個圓里,所有半徑長度都相等。圓的車輪在滾動時,車軸到地面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這樣,汽車在前進過程中就會保持平穩(wěn),所以車輪要做成圓的。
2.提問:如果車輪制成方的,坐在車上的感覺會怎樣呢?計算機演示小猴坐在方輪車上前進時,顛離座位的動畫畫面。討論:小猴子感覺顛簸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車輪制成橢圓的,坐在車上的感覺又會怎樣呢?計算機演示動畫畫面后,討論顛簸的原因。
4.演示動畫并引導學生觀察,小猴坐圓形車輪車前進時車軸到地面的距離是不是保持不變。
5.啟發(fā):我們學的數(shù)學知識,在生產(chǎn)和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我們要學會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想身邊的問題。
好的數(shù)學課堂沒有固定模式,沒有謝幕和完稿。精彩高效的課堂一定是一個充分打開和擴展的世界:師生的心、思維、情感在打開;數(shù)學原野的邊界在擴展。當然,這一切實現(xiàn)的關鍵在于教師要舍得放棄,要充分地放權。引領孩子們在數(shù)學的密林深處,或自主探索,或多重延伸,或登高望遠,這才是數(shù)學的魅力,也是數(shù)學學習的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帕克·帕默爾.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10.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