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濤黑龍江省克山農場醫(y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621
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楊文濤
黑龍江省克山農場醫(yī)院,黑龍江齊齊哈爾161621
目的探索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方法選取該院的50例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25例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腹脹發(fā)生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腹脹發(fā)生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效果顯著,其不僅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腸道功能,還可緩解患者血糖值。
綜合護理干預;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胃腸功能恢復;影響
隨著時代不斷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飲食規(guī)律也越來越紊亂,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發(fā)病率在不斷的上升,并呈年輕化趨勢,而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術后容易出現多種并發(fā)癥,以胃腸道功能異常最為常見,對此,已嚴重影響患者預后,延長患者住院時間,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1]。該文旨在探索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臨床意義,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該研究的對象為該院的50例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收治時間在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間,并對所有入選的患者采取隨機分組方式,分別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入選標準為:(1)患者均達到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2)患者均簽署書面同意書。排除標準:(1)排除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2)排除腫瘤晚期患者;(3)排除精神抑郁患者。觀察組:15例為男性患者,10例為女性患者,年齡60~83歲,平均年齡為(72.39±3.47)歲,平均病程(5.47±2.39)年,其中15例為胃腸道手術患者,10例為非胃腸道手術患者。對照組:14例為男性患者,11例為女性患者,年齡61~8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73.26±2.31)歲,平均病程(6.43± 1.84)年,其中14例為胃腸道手術患者,11例為非胃腸道手術患者。觀察組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和對照組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相比各項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方法
對照組護理方式: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其中包括: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入院宣教、疾病介紹、用藥護理,以及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
觀察組護理方式: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其中主要內容為:(1)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手術的不了解,擔心手術可危及自身生命,導致出現較多的負面情緒,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給予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和積極配合治療的重要性,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并對患者提出的疑問耐心解答,且給予患者多方面的關心,使患者感覺到親切感,從而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依從性和滿意率。(2)使用醫(yī)用術后貼:患者術后6 h,可將醫(yī)用術后貼貼于患者雙側足三里位置,且每日按摩5次,3~5 min/次,24 h更換1次,若發(fā)現醫(yī)用術后貼脫落者應立即重新貼上。(3)大黃灌腸:可使用15 g的大黃粉加入到50 mL溫水中,均勻攪拌,水溫控制在38~41°C之間,將其連接一次性吸痰管,進行保留灌腸操作,1次/d,在術后第2天便可進行。(4)監(jiān)測患者血糖:對于糖尿病患者首要處理問題在于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所以在患者術后可給予患者微量注射泵靜脈泵入胰島素,且每小時測量一次患者血糖值,根據患者的血糖變化,調節(jié)胰島素速度和量,將患者血糖控制在6.0~8.0 mmol/L。(5)行為指導:患者術后6 h,可每半小時指導患者進行鍛煉踝部運動,對于不能自我活動、體質虛弱患者,可由責任護士進行協(xié)助鍛煉,待患者生命體征逐漸平穩(wěn)后,可加強患者運動量,進行上下肢運動。其中上肢運動為:上肢握、展、屈、拉、上舉等活動,2~3次/d,5~10 min/次,下肢運動為:對于無法下床患者,可在床上每日為患者變更體位,對于病情逐漸好轉患者,可鼓勵患者下床活動,根據患者耐受度,增加活動時間和次數。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腹脹發(fā)生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
1.4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后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對比(±s)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對比(±s)
組別 例數 肛門排氣時間(h)肛門排便時間(h)觀察組對照組腸鳴音恢復時間(h)25 25 61.23±17.41 115.69±16.12 67.24±4.39 85.87±2.76 87.53±2.46 288.43±3.92
2.2對比兩組患者的腹脹發(fā)生率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后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腹脹發(fā)生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腹脹發(fā)生率
2.3對比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
兩組患者經不同護理后表明,觀察組:空腹血糖為(6.14±2.14)mmol/L,餐后2 h血糖為(10.23±1.47)mmol/L。對照組:空腹血糖為(9.14±2.38)mmol/L,餐后2 h血糖為(13.89±2.43)mmol/L。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類慢性疾病,其常好發(fā)于老年患者,其具有病程長、發(fā)病率高、恢復慢等特點,由于糖尿病可影響傷口的愈合,再加上老年患者新陳代謝緩慢,導致加大了手術風險性,且患者術后容易出現多種并發(fā)癥,以消化系統(tǒng)癥狀最為常見,嚴重者可并發(fā)腸麻痹、腸粘連等,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后,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2]。
該院在護理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時,采取了綜合護理干預,其主要優(yōu)勢在于:(1)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可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且為患者講解疾病和手術的相關知識,可提高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從而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2)術后專用醫(yī)貼,可改善患者血液循環(huán),促進患者傷口的愈合。(3)而使用大黃灌腸,可興奮腸道內的平滑肌,從而促進患者的腸蠕動。(4)通過對患者血糖的檢查,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值,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5)對患者進行術后指導,可有效促進患者腸蠕動的恢復,且增強老年患者機體內各臟器的代謝,提高患者抵抗力,降低胃腸道交感神經的興奮,改善患者自主神經功能,從而增強患者胃腸道運動,促進患者的恢復,縮短其住院時間[3-5]。
通過該次臨床試驗發(fā)現,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兩組效果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胃腸道功能恢復時間、腹脹發(fā)生率、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效果確切,其可有效促進患者胃腸道功能的恢復,還可緩解患者血糖值,縮短患者住院時間,所以其護理方式值得在臨床被廣泛推廣。
[1]李艷紅.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并發(fā)癥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11):1753-1754.
[2]李梅,周瓏.綜合護理干預在促進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外傷傷口愈合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4,24(2):602.
[3]李錦霞.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腹部手術患者遵醫(yī)行為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14):273-274.
[4]楊麗.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并抑郁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21):334.
[5]陳莉.綜合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影響[J].現代養(yǎng)生B,2014(10):221.
R587.1
A
1672-4062(2016)06(b)-0189-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2.189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