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密容,吳小燕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yī)院,福建寧德 352100
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
雷密容,吳小燕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yī)院,福建寧德352100
目的探討人性化護理干預在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住院治療期間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的3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干預組,同時選取采用內分泌科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為常規(guī)組,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情況以及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結果干預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P<0.05);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其血糖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結論人性化護理干預不僅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還能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
任性化護理干預;糖尿??;并發(fā)低血糖
由于糖尿病治療時間較長,病情難以得到有效控制,治療費用高,因此對患者采取有效護理服務十分重要[1]。該院對2015年1月—2016年1月住院治療的38例糖尿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并與常規(guī)護理患者護理效果進行比較,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住院治療期間采用人性化護理干預的38例糖尿病患者作為干預組,同時選取采用內分泌科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30例患者作為常規(guī)組,所有患者發(fā)病時其平均血糖水平>7.8 mmol/ L。常規(guī)組患者共30例患者,男性患者19例,女性11例,最低年齡為50歲,最高年齡為85歲,平均年齡為(66.2±10.3)歲,治療方法為單純使用降糖藥物者11例、聯(lián)合使用降糖藥物者19例,空腹血糖平均水平為(7.6±1.5)mmol/L;干預組患者共38例患者,男性患者23例,女性15例,最低年齡為52歲,最高年齡為81歲,平均年齡為(65.7±9.9)歲,治療方法為單純使用降糖藥物者16例、聯(lián)合使用降糖藥物者22例,血糖平均水平為(8.0±1.8)mmol/L。兩組患者上述指標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規(guī)組患者采取內分泌科常規(guī)護理,如靜脈注射治療。干預組患者在常規(guī)組基礎上予以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包括:①實施全面護理: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具體病情情況實施全面護理,提高護理服務質量,降低護理缺陷發(fā)生率;護理人員在患者住院后,對患者進行住院評估,為糖尿病患者建立個人檔案,做好準備工作;在患者住院期間,醫(yī)護人員加強和患者的交流和溝通,對患者進行有效心理護理,做好疾病健康知識宣教工作;根據(jù)了解到的情況以及有關護理流程對患者采取針對性護理。②人文關懷:護理人員在護理期間有效滲透人文關懷,如有效保護患者隱私,針對患者精神和身體痛苦予以患者愛護和關心,在不同場合下對患者實施針對性心理輔導;為患者采取治療之前,對患者手部進行保暖,確保靜脈輸液位置充盈,同時為患者講解血管保護的相關方法和注意事項[2]。③個體化護理:護理人員針對患者個體化情況實施有效護理,如向患者詳細介紹降糖藥物的種類、規(guī)格、用法用藥、臨床作用以及不良反應,同時使用胰島素時叮囑患者特別注意劑量、注射部位和注射時間。④飲食護理:飲食需做到用藥量和飲食量均衡,飲食護理對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具有關鍵作用;護理人員應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以及飲食習慣為患者制定合理健康的飲食計劃,同時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多使用富含纖維、維生素和高蛋白、低血糖、低脂肪和低熱量食物,少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飲用含糖飲料,禁煙禁酒。⑤運動指導:合理運動可提高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對減少降糖藥物用量以及降低患者體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護理人員可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如瑜伽、太極拳和散步,日常運動時間和運動量需適量,避免劇烈運動,運動時間盡量選在餐后1 h進行,對于視網(wǎng)膜病變、感染以及嚴重心腦血管類疾病患者不宜進行運動。⑥健康宣教:醫(yī)護人員要密切觀察糖尿病治療期間出現(xiàn)的低血糖現(xiàn)象,并告知其臨床癥狀為嗜睡、心悸、面色蒼白、出汗和意識障礙等,若出現(xiàn)低血糖現(xiàn)象可適當使用餅干和水果糖;凡是以意識障礙或嗜睡為臨床癥狀者需即刻復查血糖水平,同時立即告知醫(yī)生進行處理,預防低血糖現(xiàn)象的發(fā)
[作者簡介]雷密容(1984.2-),女,福建寧德人,本科,護師,主要從事內分泌科護理。
生[3]。
1.3觀察指標
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護理前后血糖水平以及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根據(jù)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對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標準包括顯效、有效和無效;顯效指患者空腹血糖低于7.2 mmol/L或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30%,餐后血糖水平低于8.3 mmol/L或血糖水平下降程度在10%~30%;有效指患者空腹血糖范圍在7.2~8.3 mmol/L或者血糖水平下降程度>30%,餐后血糖水平在8.3~10 mmol/L或血糖水平下降程度在10%~30%;無效指患者血糖水平未見明顯改善。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護理服務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80~90分為比較滿意,80分以下為不滿意。
1.4統(tǒng)計方法
采取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干預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4.7%(顯效16例,有效20例,無效2例),常規(guī)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76.7%(顯效9例,有效14例,無效7例),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7670,P=0.0290)
2.2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其血糖情況無明顯差異,護理后,干預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見表1。
表1 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情況(±s)
表1 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患者護理前后血糖變化情況(±s)
注:與常規(guī)組比較,*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組別 空腹血糖(mmol/L)護理前 護理后餐后2 h血糖(mmol/L)護理前 護理后糖化血紅蛋白(mmol/L)護理前 護理后常規(guī)組(n=30)干預組(n=38)t值 P值10.4±2.0 (10.7±2.3)* -0.5652 0.2869 7.9±1.2 (6.4±1.5)#4.4621 0.0000 14.2±3.0 (13.9±2.8)* 0.4251 0.3361 10.1±1.8 (9.0±2.1)#2.2818 0.0129 8.2±1.5 (8.5±1.8)* -0.7334 0.2330 7.1±0.8 (6.4±1.2)#2.7472 0.0039
2.3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100%(滿意20例,比較滿意18例,不滿意0例),常規(guī)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90.0%(滿意15例,比較滿意12例,不滿意3例),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754,P=0.0462)。
糖尿病是一種由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是指患者機體自身胰島素功能出現(xiàn)相對不足或絕對不足從而導致血糖增加,該病常見臨床癥狀概括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飲、多尿以及體重減輕等[4]。糖尿病屬于一種長期慢性疾病,目前缺乏較好的治療手段,患者往往需要終身服用降糖藥物,臨床治療費用較高,這給患者心理和生理等帶來較大影響,所以對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5]。
該文研究結果顯示,采取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患者其臨床治療效果、護理后血糖變化水平以及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等均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P<0.05)。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干預不僅能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提高其臨床治療效果,還能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
[1]易秋暉.中醫(yī)護理干預在社區(qū)糖尿病高危人群血糖控制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21):15-17.
[2]李玉萍,張麗莎.護理干預在糖尿病篩查中的作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1201-1202.
[3]李彩英,高哲,陳金虎,等.心理護理干預對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療效的臨床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36):4530-4531.
[4]黃秋菊.糖尿病伴精神異?;颊叩奈kU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2):31-32.
[5]康幼玫.社區(qū)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與護理干預的綜述[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168-169.
R587.1
A
1672-4062(2016)06(b)-0173-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2.173
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