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杰黑龍江省農墾神經(jīng)精神病防治院,黑龍江佳木斯 154702
護理干預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中的應用
劉淑杰
黑龍江省農墾神經(jīng)精神病防治院,黑龍江佳木斯154702
目的評定護理干預措施落實至糖尿病患者中的意義。方法選擇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該院住院、接受胰島素泵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共71例,分為兩組,其中常規(guī)組有34例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有37例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護理干預,觀察兩組療效。結果常規(guī)組胰島素使用量(52.36±4.19)U/d,干預組(28.64±3.25)U/d;常規(guī)組空腹血糖值(7.63±0.28)mmol/L,干預組(6.13±1.15)mmol/L;常規(guī)組餐后2 h血糖值(9.26±1.03)mmol/L,干預組(8.04± 0.28)mmol/L(P<0.05)。結論在糖尿病患者中,在展開胰島素泵治療的同時,落實、推廣常規(guī)護理+護理干預方案,不僅操作程序有可行性,而且還能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指征及預后,所以有繼續(xù)推廣的意義及價值。
常規(guī)護理;糖尿病;護理干預;胰島素泵;血糖值
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以高血糖為主要特征的代謝性疾病,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的加劇,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當前,臨床上對于糖尿病的治療是以胰島素為主,但采用胰島素治療后的低血糖發(fā)生幾率較高,不利于患者預后,所以需要加強護理干預。糖尿病患者護理工作中,落實護理干預措施不僅可提升患者胰島素泵治療成功率,而且還能避免不良癥狀出現(xiàn),其效果已經(jīng)獲得認可,而為了客觀評定護理干預方案推廣價值,筆者選擇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該院住院、且接受胰島素泵治療的糖尿病患者進行分組,于兩組入選對象中分別落實常規(guī)護理、常規(guī)護理+護理干預,并觀察預后指標,期待能進一步提升患者治療質量。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5年1月—2016年03月在該院住院、接受胰島素泵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共71例,分為兩組。常規(guī)組:有34例患者,年齡介于33.1~80.2歲之間,中位數(shù)(49.23±5.88)歲,有18名男性患者及15名女性患者;病程介于1.1~15.3年之間,病程中位數(shù)(9.12±3.33)年。干預組:有37例患者,年齡介于32.7~80.0歲之間,中位數(shù)(50.11±6.21)歲,有20名男性患者及17名女性患者;病程介于1.0~15.6年之間,病程中位數(shù)(9.33± 3.26)年。兩組入選對象各項資料對比后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診斷及納入標準
該次所選患者均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擬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確診:空腹血糖(FPG)在6.1 mmol/L及以上、餐后2 h血糖(2 hPBG)在8.0 mmol/L及以上;研究經(jīng)該院醫(yī)學倫理會、患者及家屬簽字同意;且研究均無合并心肺等功能異常者,無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者,無合并急性并發(fā)癥或急性感染者。
1.3方法
1.2.1治療方法 所有入選對象均實施胰島素泵方案治療。
1.2.2常規(guī)護理 給予所有入選對象心理指導,并展開健康宣教,為其制定個性化飲食規(guī)劃。
1.2.3常規(guī)護理+護理干預 ①健康宣教。置泵前,向患者介紹胰島素泵治療方案操作流程、臨床價值、用藥機理等信息,并向患者介紹設備使用方法及治愈例子,以提升患者認知度、配合度及信任度,從而提升其療效。②飲食指導。根據(jù)患者的體質量計算其每日需要攝入的總熱量,并且鼓勵患者多攝入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食品等,患者每天攝入的鹽量務必嚴格控制在5 g以內,督促其戒酒、戒煙。③體位護理。協(xié)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嚴密清潔患者穿刺點皮膚組織,且在置泵期動態(tài)監(jiān)測患者臨床指征,查看其穿刺點是否出現(xiàn)脫出、紅腫或者出血等現(xiàn)象。此外,對患者血糖值進行動態(tài)建議,實時調整其胰島素應用量,避免出現(xiàn)低血糖事件及高血糖事件。④心理指導。大多患者都不了解胰島素泵治療方案的優(yōu)勢,因此會產(chǎn)生巨大心理負擔,影響其置泵效果。因此,護理人員要了解患者精神壓力及情緒,采取正確的方法指導患者處理,并給予患者語言上的安慰,與患者家人多交流,增加家人對患者的支持與關心,鼓勵患者積極接受胰島素泵治療。⑤置泵完成后,護理人員用要對穿刺點進行按壓,并予以碘伏消毒,用輸液貼對其穿刺點進行覆蓋,確保穿刺位置的干燥性,避免感染現(xiàn)象出現(xiàn)。此外,囑咐患者禁止直曬,盡量選擇防水袋進行沐浴,如果泵出現(xiàn)報警提示音,需及時報予主治醫(yī)師,再結合患者臨床表現(xiàn)進行處理。⑥指導患者定期復查。出院時,醫(yī)護人員要囑咐患者定期接受復查,除了檢查尿糖、血糖指標之外,應當每2~3個月對糖化血紅蛋白進行檢查。此外,每年應當進行一次全面體檢,主要包括眼底、血壓、血脂以及神經(jīng)等。
[作者簡介]劉淑杰(1978.12-),女,山東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
1.3統(tǒng)計方法
該研究工作中,在分析以及統(tǒng)計各項數(shù)據(jù)時,所用統(tǒng)計軟件的版本為SPSS20.0。其中,計量數(shù)據(jù)選擇(±s)代表,計數(shù)資料選擇χ2檢驗,同時計量資料選擇t檢驗??陀^對照兩組內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若對照結果有差距,則選用(P<0.05)表示。
常規(guī)組胰島素使用量(52.36±4.19)U/d,干預組(28.64± 3.25)U/d;常規(guī)組空腹血糖值(7.63±0.28)mmol/L,干預組(6.13±1.15)mmol/L;常規(guī)組餐后2 h血糖值(9.26± 1.03)mmol/L,干預組(8.04±0.28)mmol/L(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預后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預后水平對比(±s)
組別干預組(n=37)常規(guī)組(n=34)空腹血糖值(mmol/L)治療前 治療后餐后2 h血糖值(mmol/L)治療前 治療后12.36±1.29 12.41±2.05 6.13±1.15 7.63±0.28 13.92±1.58 13.89±1.37 8.04±0.28 9.26±1.03
糖尿病的病理主要是由于空腹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不足所致,大量臨床研究證實,初診的糖尿病患者,其胰島β細胞功能僅是正常人的50%,且糖尿病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年降低[2]。當前,臨床上多采用胰島素泵方案治療糖尿病,但由于糖尿病患者機體抵抗力衰弱、基礎疾病較多,不僅遷延期較長,而且無法根治,需要患者終身用藥治療,以至于患者正常生活、身體素質受到影響,不利于提升其生活質量,因此需要進一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強化護理干預[3]。護理干預方案應用于糖尿病患者具有可行性:①護理干預方案強調對患者進行疾病宣教、病情監(jiān)測、飲食教育、心理教育,通過提升患者配合度,從而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值,進一步提升其生活質量。②護理干預方案落實過程中,社區(qū)護理人員要向患者介紹疾病發(fā)生機制、預后情況等信息,并向其灌輸接受胰島素泵治療、保持健康生活習慣的必要性,除了可督促患者改變其不良習慣外,還能提升患者對于疾病專業(yè)知識的認知度,有利于提升其依從性[4]。③護理干預方案要求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定期隨訪,實時了解其恢復情況,再根據(jù)患者病情合理調整護理方案,不僅能提升護理工作的有效性,而且還能有效提升患者預后水平,從而改善其生存質量。④護理干預方案要求護理人員向患者介紹合并癥的防治方法及應急處理對策,囑咐患者加快身體鍛煉,合理調整飲食結構,并且嚴格控制體質量,通過提升患者機體抵抗能力及身體素質,從而避免合并癥出現(xiàn)[5]。該研究常規(guī)組胰島素使用量、空腹血糖值以及餐后2 h血糖值等指標均比干預組高(P<0.05),該結果符合陶花[6]等人研究觀點。
綜上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在展開胰島素泵治療的同時,落實、推廣常規(guī)護理+護理干預方案,不僅操作程序有可行性,而且還能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指征及預后,所以有繼續(xù)推廣的意義及價值。
[1]殷云,陳邦濤.臨床護理路徑在胰島素治療的住院糖尿病病人中的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護理研究,2015,29 (12C):4529-4532.
[2]古建平,付曉榮,衛(wèi)海燕,等.胰島素不同注射方式治療兒童糖尿病的療效及護理風險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2,33(18):2864-2866.
[3]鄭曉萍,陳紅,陳曉春.新生兒糖尿病行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和動態(tài)血糖監(jiān)測的護理 [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3):214-216.
[4]王春秀,付慶敏,張淑榮,等.不同胰島素注射方式及護理干預治療糖尿病療效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4,23(09):65-67.
[5]董穎越,董燕,肖培娜.胰島素過敏患者行胰島素泵持續(xù)皮下輸注脫敏治療的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 (32):3998-4000.
[6]陶花,黃曉萍.門診行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病人低血糖發(fā)生情況及護理對策[J].護理研究,2013,27(9B):3246-3247.
R473
A
1672-4062(2016)06(b)-0159-02
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2.159
2016-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