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忠效
讓智慧高效課堂引領學校全面發(fā)展
文/ 趙忠效
2010年以來,山東省廣饒縣英才學校在有效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嘗試智慧高效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轉變教學方式,構建“以問題為主線、以評價為手段、以任務驅動為途徑、以學生成長共同體為平臺”的高效課堂模式,通過建立學生成長共同體,培養(yǎng)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促進了師生的共同成長。
課堂理念 以生為本,先學后導,全面發(fā)展。
課堂追求 富有人文情懷,充滿智慧挑戰(zhàn),洋溢生命活力。
課堂品質 啟智、生態(tài)、人文?!皢⒅恰本褪恰凹せ钏季S,開啟心智,萌生智慧”;所謂“生態(tài)”就是“回歸教育本真,關注持續(xù)發(fā)展,提升生命質量”;而“人文”就是“以師生發(fā)展為本”。
課堂靈魂 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學習過程是一個以問題為主線,學生發(fā)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問題和拓展問題的循環(huán)往復螺旋式上升的過程。
課堂載體 一體三單?!耙惑w”即學生成長共同體;“三單”即問題導讀單、問題生成單、問題訓練單。
其中成長共同體主要是基于學習關系而形成的組織結構,是一個由學習者與助學者(包括教師、專家、輔導者和家長等)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具有共同的目標,相互對話、交流與溝通,分享資源、情感、體驗和觀念,共同完成一定的目標任務。成長共同體一般都是本著“異質、均衡、互助、共生”的原則,在班內成立若干個成長共同體,每組以6人為宜;分組注意合理搭配,充分考慮到成績、性別、性格、愛好、習慣等因素。每個共同體配備一名指導教師。成長共同體有嚴格的管理機制,它與傳統意義上單純由學生構成、以學習為唯一目的的“學習小組”有著本質上的區(qū)別,主張成長比成功更重要,精細比細節(jié)更重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效課堂需要優(yōu)質的課堂工具的開發(fā)與使用。因此,學校在有效教學的課題研究與實踐中,結合新課型實施的需要,開發(fā)了《問題導讀單》《問題生成單》和《問題訓練單》等教學“工具”。這些功能單一、形式開放的“單子”,為學生的開放式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具體的抓手。
學生的認知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教學方法“單一”是課堂大忌。多樣化的課型、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評價問題、拓展問題的過程,學生的發(fā)展就是在這個過程的循環(huán)往復中進行的。經過不斷摸索,老師們總結出了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養(yǎng)成自學習慣為目的“問題發(fā)現課”;以師生共同備課、合作生成問題為目的的“問題生成課”;以自主合作探究、實現三維達標的“問題解決課”;以鞏固提高、拓展提升為目的的“問題拓展課”;以學生搭臺、學生唱戲為目標的“問題展評課”。可以說,智慧高效課堂是集發(fā)現、生成、解決、拓展、訓練于一堂的“綜合課”。課堂上,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與學生的認知水平選擇不同的課型。
智慧高效課堂課型多樣,看似繁雜,實際上比傳統的教學模式更省時、省力,而且更加高效。有教師甚至說,這是“辛苦一星期,幸福一輩子”,教師實施“有效教學”之后的欣喜可見一斑。就課堂教學來說,五種不同課型,其課堂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一樣的,不同的是課堂任務,而完成這些任務的流程又是基本相同的,都貫穿著“氛圍與情境”“目標與任務”“自主與個輔”“交流與合作”“展講與展示”“訓練與指導”“歸納與延伸”等要素,教學中,教師若能處理好這些關系,課堂就一定會精彩。
先學后導,以學定導,以導促學“學”有兩層含義∶一是要求教師事先對文本知識進行結構化學習,對學生和課程做出科學分析和問題預設;二是要求學生課前對文本知識進行結構化預習,圍繞概念性問題、原理性問題、習題性問題和拓展性問題等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對課程內容盡可能做出結構化分析?!皩А笔侵笇W生自主合作解決而尚未解決的問題進行指導,具體有三層含義∶“師生互導、生生相導和生本聯導”。
問題為主線,評價為手段,任務驅動為途徑 “以問題為主線”就是將文本知識問題化,為知識轉化為能力搭建“橋梁”,經過問題發(fā)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等階段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文本內容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以評價為手段”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效果和過程不斷進行反思性的、多元化的評價,達到鞏固和強化知識、技能,感悟知識,提升意義的目的;“以任務驅動為途徑”就是在不同階段提出不同的任務,使全體學生在任務驅動下實現人人學習,全員完成學習任務,實現課程目標。
培養(yǎng)自覺學習習慣,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 智慧高效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為理論為基礎,強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發(fā)現問題,使知識問題化,繼而使問題能力化,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得到體驗。智慧高效教學模式不僅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構建學習愿景,培養(yǎng)自覺學習習慣,學習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夠在學生學習當中貫徹“預習結構化”“學習責任化”“評價多元化”“時間效益化”和“記憶高效化”的行動理念。
關注過程,體驗成功 智慧高效課堂模式,是在學習過程中以問題為主線,讓學生參與發(fā)現問題、生成問題、解決問題、拓展問題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設計者、學生有效學習的服務者,學生課前主動學習,課中體驗學習,課后為回歸學習。師生共同享受知識建構的過程,體驗學習過程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幸福,從而實現教學相長與共同成長。
學生變了 智慧高效教學使學生變得大膽自信、言語得體,在交往和合作方面有很大進步。當然,更重要的改變是學生愛學習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提升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了,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提升了。
課堂變了 現在的課堂成為“基于問題”提升能力的課堂,成為“以生為本”共同成長的課堂,成為“張揚個性”陽光開放的課堂,成為“主動參與”和諧高效的課堂,成為“多邊互動”亮點紛呈的課堂。
老師變了 教學觀念更新了、科研意識濃厚了、教學合作有效了、教學行為優(yōu)化了、教學付出收獲了。近兩年來,《手上的舞蹈》《先學后導式和諧高效教學的實踐與探索》《養(yǎng)正教育》先后出版發(fā)行;《校本課程的有效性研究》《周記式作文教學研究》《教學效益研究》等研究課題連續(xù)四年獲省優(yōu)秀課題成果一等獎;省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辦重點課題《先學后導式和諧高效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結題并獲省教科所優(yōu)秀課題成果一等獎;《養(yǎng)正教育》獲東營市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著作類);學校教師先后有100多篇論文獲得市級以上教學一、二等獎,60余人開設縣級以上公開課、示范課和優(yōu)質課,56人獲縣級以上教學能手稱號。
學校變了 師生面貌昂揚向上,教學質量逐年提高,專家充分肯定,家長廣泛認可,社會高度評價。學校成為引領全縣乃至全市義務教育的一面旗幟,并先后被評為全國綠色學校、全國特色學校、全國科研興校先進單位、全國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語文教改示范校、山東省規(guī)范化學校、山東省教學工作示范學校、山東省藝術教育示范學校、山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等。
(作者單位:山東省廣饒縣英才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