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X像Y似的”是現(xiàn)代漢語常用的一種構式,學界歷來研究較多,但仁者見仁。本文擬從構式語法出發(fā),在對“X像Y似的”句式進行層次劃分,判定其是比況結構的基礎上,從語法、語義、語用三方面對該句式主要組成部分進行細致分析,從而完成對“X像Y似的”結構的綜合研究。
關鍵詞:“X像Y似的” 構式;語法;語義;語用
作者簡介:司俊飛(1991-),女,河南信陽人,復旦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2014級碩士生,研究方向:漢語史。
[中圖分類號]:H1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3
構式語法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以認知語言學為基礎的理論體系,該語法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個句式本身是一個整體,有著自身的句式意義,該意義不是各組成成分之間的簡單相加,而是語義、語法、語用等各方面信息的一個整合體。“X像Y似的”結構,學者研究頗多,但各家觀點不一,且多集中于對該結構層次劃分的研究上,因此,對“X像Y似的”結構綜合且深入地研究仍有必要。
一、“X像Y似的”句式分類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我們經(jīng)常使用“X像Y似的”這樣的結構。例如:
(1)他的腳像打擺子似的抖。(《當代》,1990年第1期)
(2)那一堆堆像小山似的煤,仿佛壓著他的心。(《當代》,1990年第1期)
(3)這種警告和呼聲并不能使他像老三似的馬上逃出北平。(老舍《四世同堂》)
(4)孩子還不應該太務實,像個小大人似的,而應該富于幻想。(張平《抉擇》)
(5)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說:“你放心,大夫明早還會來的?!保ū摹缎〗蹮簟罚?/p>
(6)他的眼會半天不眨巴的向遠處看,好像要自殺和殺人似的愣著。(老舍《四世同堂》)
上面的例句外在形式都是“X像Y似的”結構,但實質并不完全一樣。
例(1)例(2)中“腳像打擺子似的抖”、“像小山似的煤”,“X”和“Y”是比喻關系,這類句式可看成句式A;例(3)例(4)中“他像老三似的”、“孩子像個小大人似的”,“X”和“Y”是相似關系,這類句式可看成句式B;例(5)例(6)中,“她又像安慰我似地”、“好像要自殺和殺人似的”,“X”和“Y”是測斷關系,這類句式可看成句式C。以下從語法、語義、語用角度對這三類句式分別進行討論。
二、“X像Y似的”語法分析
關于“X像Y似的”的研究,成果頗多,但各家觀點不一,概括起來有以下三種。一,“X像Y似的”是述賓結構。陸儉明、馬真[1]宋玉柱[2]張斌[3]均持此觀點。二,“X像Y似的”是比況結構。代表人物邢福義[4]吳競存、梁伯樞[5]岳中奇[6]蔡海燕、張靜等。三,表比喻、相似類的“X像Y似的”是述賓結構,表推測類的“X像Y似的”是比況結構。此觀點以張誼生為代表[7]。
諸位學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可就本文第一部分劃分的三種不同句式分別討論。當然,要討論“X像Y似的”,需要將“像……”和“……似的”結構結合起來討論?!癤像Y似的”可分為三種情況,“像……”和“……似的”同樣也可表示比擬、相似、測斷三種情況。“像……”是述賓結構,“……似的”是比況結構,那么“X像Y似的”該怎么判斷呢?首先我們綜合起來對比分析這三種句式結構:
先舉幾個“像……”結構的例句:
(7)梁守一的聲音像牙疼引起的呻吟。(《人民文學》1989年第10期)
(8)他的黑眼珠子亮得像兩個小燈。(老舍《四世同堂》)
(9)他心里很難受,覺得像有貓在自己肚子里抓。
(10)那個理想把他,像小孩玩的氣球,吹漲起來。(老舍《四世同堂》)
在以上例句中,“像……”結構分別充當謂語、補語、賓語、狀語,但是不能充當定語。
我們再看“……似的”結構:
(11)這孩子花蝴蝶似的。
(12)顏色竟那么濃,濃得要流下來似的。
(13)阿三頭轉身鉆進轎車,一陣風似的跑了。(《當代》,1989年第4期)
(14)好好地把一個情人變成了自己的丈夫,總覺得怪可惜似的。(曹禺《雷雨》)
(15)他走了過來,伸出了干柴似的雙手。
由以上例句可知,“……似的”結構可充當謂語、補語、狀語、賓語、定語。
而對比“像……似的”例句:
(16)慰老爺卻像聽到霹雷似的了。(魯迅《愛姑》)
(17)見了他就嚇得像丟了魂似的。
(18)水從懸崖上像條飛練似的瀉下,即使站在十里外的山頭上,也能看見那飛練的白光。(碧野《天上景物記》)
(19)她老覺得像有人要害她似的。
(20)那一堆堆像小山似的煤,仿佛壓著他的心。(《當代》1990年第1期)
由以上例句可知,“像……似的”結構可充當謂語、補語、狀語、賓語、定語。對比以上結論可看出“像……似的”與“……似的”結構相似度更大,它們都可充當謂語、補語、狀語、賓語、定語。
另外,動賓結構往往可以用“AB不AB”進行提問,例如“像……”結構,“像猩猩不像猩猩?”可以說,但是“像猩猩似的不像猩猩似的?”就不可以說。因此“像……似的”當作動賓結構的說法還需考慮。
從使用頻率上來說,金紫薇在《再析比喻義的“像……似的》一文中統(tǒng)計,作為比擬意義時的“像……似的”兩個組塊“像……”和“……似的”單獨出現(xiàn)的頻率分別為13%和28%[8],由此可見至少在比擬意義上“……似的”要比“像……”的常用度更高,因而“像……似的”分析為“……似的”結構的可能性更大。
綜合以上,本文認為“像……似的”是比況結構?!跋瘛笔莿淤e結構,“像……”和“似的”再組成比況結構,即切分為“像……/似的”。在進行了結構判斷之后,下文將對該結構進行語法分析。
江藍生先生在《助詞“似的”的語法意義及其來源》一文中指出“似的”有兩種語法意義:表比擬性的“似的1”與測斷性的“似的2”,“似的1”,最先可能受蒙古語語法影響所致,在語句中多作定語、狀語?!八频?”,原先作“是的”,用在句尾表達各種語氣,經(jīng)歷了“肯定性判斷語氣”到“不肯定的推測語氣”等過程。[9]據(jù)此,在討論句式結構時,可以把句式A句式B結合考慮,句式A句式B中的“似的”都屬于比擬性的,是“似的1”。句式C中的“似的”屬于測斷性的,是“似的2”。仍以上文例句為例,句式A句式B中,“他的腳像打擺子似的抖”,“似的”作狀語,修飾“抖”,“那一堆堆像小山似的煤”,“似的”作“定語”,修飾“煤”?!八频摹笔墙Y構助詞。而句式C中,“她老覺得像有人要害她似的”“濃得要流下來似的”,“似的”作語氣助詞,表示揣測推斷。
“似的”有多種分析,“像”也可進一步細分。句式A中,例如“水從懸崖上像條飛練似的瀉下”“像小山似的煤”,“像”是動詞,也是喻詞。句式B中,“對我像對親兄弟似的”“使他像老三似的”,“像”是動詞,但不是喻詞,因為整個說法不構成比喻,“像”的作用是揭示跟前述主語有相似性的人、物或做法。句式C中,“外頭像下雨了似的”“他心里像有什么事兒似的”,“像”不是動詞,而是語氣副詞,表示揣測。
再看“Y”的性質。句式A句式B,“像小山似的煤”“腳像打擺子似的抖”“像是受了炮烙似的”“像屁股底下墊了彈簧似的”……可見“Y”可是體詞性詞語也可是謂詞性詞語,既可是單詞又可是短語,既可是小句又可是復句。再看句式C,“像要自殺和殺人似的愣著”“像下了多么大的決心似的”“像跟我說話會玷污他身份似的”,句式C中,“Y”主要是具有表述功能的句子(包括分句)。
三、“X像Y似的”語義、語用分析
本文將“X像Y似的”分為三種句式,就是按語義標準進行的劃分。首先看句式A,主要表示比喻,其中,X是本體,Y是喻體。如上文的例子:“他的腳像打擺子似的抖”,將腳的抖動比作打擺子,“水從懸崖上像條飛練似的瀉下”將懸崖上飛瀉的水比作飛練,“抖動”和“打擺子”、“飛瀉的水”和“飛練”屬不同類屬的兩類事物,但二者卻具有相似點,因而本體事物和“Y”具有修辭上的本體和喻體關系。句式A中的“X像Y似的”具有比喻的語用價值。
再看句式B,主要表相似或類比,其中,X是本體,Y是本體事物的同類。如上文所舉“這種警告和呼聲并不能使他像老三似的馬上逃出北平”,“他”和“老三”屬同一范疇。另外說“兒子像父親”之類都屬于類比相似。因而,句式B中的“X像Y似的”具有類比的語用價值。
最后,句式C主要表示測斷,表達說話人/作者對本體事物有關情況的解釋和說明。可分為正測性的和反測性的兩種。正測性的“X像Y似的”顯示的是對本體事物的解釋和說明的確認口氣,表層意義和深層意義一致,都是對被測定的內容的肯定。例如:
(21)警察客氣地向我建議大家到屋里坐著談,這么隔著門口一里一外地說話,就像一個隨時要跑一個隨時準備去追似的。(王朔《玩得就是心跳》)
而反測性的“X像Y似的”則顯示對本體事物解釋和說明的否定確認口氣,表層意義是對“Y”的否定,但深層意義是對“Y”的肯定。例如:
(22)你干嗎還睜著眼睛,這么看著我,就像這件事和你沒關似的。(王朔《玩得就是心跳》)。
對比三種句式,從“X”和“Y”之間的關系上,還可以發(fā)現(xiàn)表比喻和相似的句式A句式B,“X”和“Y”通常建立在不同的客觀事物之間,如水珠比作白練,煤堆比作小山,而且在沒有“像”的情況下,“似的”一般不可缺少。例如:
(23)如今自己帶著個瘦貓似的小閨女湊合過。(劉心武《公共汽車詠嘆調》)
“像瘦貓似的”“瘦貓似的”可以說,但直接說“瘦貓”則語法不通。因而“似的”不可省,它起連接本體喻體的作用。
而在表示測斷性的句式C中,“X”和“Y”關系一般建立在客觀事物和主觀反映之間,如“像是他求他們似的”,“像生怕會把棗樹打倒似的”。他求他們,把棗樹打倒,都是主觀揣測。去掉“似的”語法上無誤。例如:
(24)順著光帶,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十名工人像貼在萬丈絕壁上似的。(杜鵬程《夜走靈官峽》)
去掉“似的”,“像貼在萬丈絕壁上”可以說,無語法錯誤。但是要注意一點,去掉“似的”句子的基本情態(tài)不變,但語氣上會有一些變化,句子收得略顯突兀,語氣也有些急促。
語序上,透過上述若干例子可以看出,句式A句式B中,“像……似的”可以出現(xiàn)在句子結構的內部,也可以出現(xiàn)在句子的外圍,既可以位于句中,也可以位于句末。而句式C,“像……似的”絕大多數(shù)時候位于句末。
語用上,張誼生認為,分別跟兩個“似的”相聯(lián)系的比喻句和測斷句在表達的語言哲學基礎方面也存在著區(qū)別。尤其是語言使用者的思維方式和傳遞的語言信息存在著不同:比喻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產物,話語中不僅蘊含著理性信息,同時潛藏著美學信息;測斷是不自覺意識活動的記錄,其話語一般只傳遞理性信息,而不負載美學信息。[10]我認為這也適用于“像……似的”。
另外,有時從語義語用上還是難以辨別比喻相似類和測斷類的“像……似的”,對此,江藍生在《助詞“似的”的語法意義及來源》一文中解釋:比喻是“甲乙兩事之間有類似關系”,而測斷也“基于兩事有疑似之處”。[11]正因為此,我們更要注意區(qū)分“像……似的”不同句式之間的差異之處。
結論:
本文首先判定“X像Y似的”是比況結構,然后將其分為三種不同句式從語法、語義、語用三方面進行了全面細致地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語法上,“X像Y似的”可充當謂語、補語、狀語、賓語、定語。句式A中,“像”是動詞也是喻詞;句式B中,“像”是動詞但不是喻詞;句式C中,“像”是語氣副詞,表揣測。句式A、B中,“Y”可是體詞性詞語也可是謂詞性詞語,既可是單詞又可是短語,既可是小句又可是復句;句式C中,“Y”是具有表述功能的句子(包括分句)。句式A、B中的“似的”是結構助詞,在語句中多作定語、狀語;句式C中的“似的”,是語氣助詞,用在句尾表達各種語氣。
第二:語義上,句式A中,本體和喻體屬于不同類屬的兩類事物,但二者卻具有相似點,因而本體和喻體具有修辭上的本、喻體關系;句式B中,本體喻體屬于同一范疇,二者類比相似;句式C中,表示測斷,表達說話人/作者對本體事物有關情況的解釋和說明。細分起來,可分為正測性的和反測性兩種情況。
第三:語用上,句式A句式B中,在沒有“像”的情況下,“似的”一般不可缺少,否則不成句;句式C中,去掉“似的”,句子的基本情態(tài)不變,但語氣上會有一些變化。語序上,句式A句式B中,“X像Y似的”位置靈活,可以出現(xiàn)在句子結構的內部,也可在外圍,可位于句中,也可位于句末。而句式C,“X像Y似的”絕大多數(shù)時候位于句末。
注釋:
[1] 陸儉明.析“像……似的” [J].語文月刊,1982,(1).
[2]宋玉柱.與“像”有關的幾個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4,(1).
[3]張斌.現(xiàn)代漢語[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6,355.
[4]邢福義.從“似X似的”看“像X似的”[J].語言研究,1993,(1).
[5]吳競存、梁伯樞.現(xiàn)代漢語句法分析[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2.
[6]岳中奇.漢語特殊句法結構研究[M].北京:兵器工業(yè)出版社,2000.
[7][10]張誼生.助詞與相關格式[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8]金紫薇,再析比喻義的“像……似的”[J].語言文學,2014,(3).
[9][11]江藍生.助詞“似的"語法意義及其來源[J].中國語文, 1992,(6).
參考文獻:
[1]朱德熙.說“跟……一樣”[J].漢語學習,1982,(1).
[2]陸儉明、馬真.現(xiàn)代漢語虛詞散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3]邢福義.“像.(名.似的)”還是“(像.名).似的”[J].漢語學習,1987,(3).
[4]朱俊陽.“似的”和“似的結構”[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
[5]于惠.現(xiàn)代漢語“像……一樣”及相關句式研究[D].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