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
近幾年來,湖北省入境游人數(shù)節(jié)節(jié)攀升,涉外導游的地位凸顯。本文通過對湖北省涉外導游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其弱項以及問題的成因,并提出嘗試性的解決策略,從而提高湖北省涉外導游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實現(xiàn)有效的跨文化旅游交際。
一、研究設計
本課題調查的對象為涉外導游,涉外導游最為權威的最為標準的界定就是“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語)導游資格證書和導游證,受旅行社委派,按照接待計劃,從事陪同海外旅游團(者)參觀、游覽等事務的工作人員?!?/p>
本論文課題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導游語言能力、文化認知能力、互動交往能力。通過分析調查結果,探究湖北省涉外導游跨文化交際的弱項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問卷調查內容參考了國內外資深教授對跨文化課題研究所設計的問題。調查對象為湖北省內的英語導游,共發(fā)放問卷50份,收回46份,有效問卷42份,有效回收率為84%。
二、調查結果分析
調查問卷總共有28個問題,其中涉及導游語言能力的問題8個,文化認知能力的問題8個,互動交往能力的12個。調查發(fā)現(xiàn),英語導游的各項能力方面的弱項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我們可以看出英語導游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弱項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能力和文化認知。語言能力主要包括發(fā)音、聽力、詞匯、語法、表達等方面。被調查導游反映由于入境游客來自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口音和語速會對聽力造成困擾,聽力和口語密不可分,由于聽不懂,所以也就很難準確表達,從而造成了溝通失誤。導游普遍認為母語為非英語國家的游客發(fā)音很難懂,這主要是學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都是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對于語用方面的失誤主要是文化差異造成的,所學的英語多是書本上的書面語、正式語,對于說英語國家靈活多變的口語和表達并不了解,在跨文化語境中就很容易在選詞,造句上出現(xiàn)問題和感情色彩的錯誤。
文化認知能力包括對自我文化和對他文化的了解。被調查導游的問題主要在于缺乏文化差異的認知,文化敏感性不強,當遇到文化沖突時,缺乏良好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這是導致跨文化交際失誤的另一個因素。
交際互動能力雖然會受到語言能力和文化認知能力的消極影響,但大部分被被調查的涉外導游年齡大約都屬于25-35歲之間,他們對語言表達比較自信,同時對異質文化興趣濃厚,與游客交往時比較主動,但是靈活應變能力欠缺,不能采取有效的交流模式。年輕的涉外導游雖能主動與外國游客進行交流,但學習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完成任務,某些導游更多看中的利潤的最大化,而不是在服務質量上獲得認可。
三、改進策略
(一)語言能力
旅游主管單位和旅行企業(yè)應通力合作,切實負起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形成涉外導游的培養(yǎng)、培訓和管理,并可以開展校企合作,與高校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為涉外導游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問卷、訪談以及旅游英語培訓,從發(fā)音、聽力、詞匯、語法、表達等方面進行實操性訓練。相關專業(yè)培訓需涉及外語交際中常用的體態(tài)語,如手勢、表情等;恰當使用外語中不同的稱謂語、問候語和告別語;外語中不同性別常用的名字和親昵的稱呼;對別人的贊揚、請求等做出恰當?shù)姆磻们‘數(shù)姆绞奖磉_贊揚、請求等。
(二)文化認知能力
在對涉外導游進行跨文化交際意識培養(yǎng)時,首先要加強對本土文化的認識,熟悉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現(xiàn)代文化、社會制度、民族信仰,婚俗禮儀,以理解、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異質文化,尊重外國游客不同的風俗序貫、宗教信仰和意識形態(tài);其次要深入了解東西方文化差異,盡可能地用外國游客能夠接受的語言和方式進行講解和交流,使他們從思想上獲得共鳴。比如,在介紹我們文化時,涉外導游可以將我們文化中的內容類比成西方文化中的內容,外國游客就可以找出相似處懂得其中所蘊藏的文化內涵。
(三)互動交往能力
年輕導游雖與游客交往時比較主動,但是經驗不足、缺乏社交技巧加之中西方文化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方面的不同使得導游在接待國外游客時表現(xiàn)的無所適從。這就要求涉外導游不僅要積累工作經驗還要接受相應的跨文化意識的培訓,同時正確處理與旅游主體的關系,既要避免文化沖突,又不能屈服于無理要求。此外,涉外導游也需要加強個人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不能將利潤擺在首位,而誤導、欺客和宰客等,維護塑造旅游文明形象。
跨文化旅游交際的短暫性、不深入性、非重復性以及商業(yè)性的特點使它有別于其他類型的交際形式。隨著近年來,湖北省入境游客的增長,他們不同的文化背景、價值觀、思維方式、審美等對涉外導游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涉外導游在跨文化旅游交際中作為文化的使者,不僅是解說員與翻譯,更是中西方文化溝通的橋梁。涉外導游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應該提升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注意文化之間的差異,克服文化差異所造成的溝通障礙,同時還應加強本土文化意識,這樣不僅能使跨文化旅游交際順利進行,又能在跨文化旅游中發(fā)揚光大我國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