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姑娘
?
把內心的猛虎關進籠子
●輝姑娘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飼養(yǎng)著一只名為“語言暴力”的猛虎,它會輕易地摧毀信賴、尊重和平等的心態(tài)。與行動的暴力相比,這只猛虎傷人的方式不同,痛苦卻不遑多讓。
平日里,我們用修養(yǎng)和道德,自我約束成一座牢籠,死死囚禁著它。然而總有些情緒會成為炸彈,你無法摸準爆炸的時間??赡且凰部倳絹?,籠門破碎,猛虎咆哮,隨即是不死不休的廝殺。
語言沖突,很容易生成“嚴以律人,寬以待己”的不良做法。近年來以微博為首的網絡陣地上,常常會出現一聲諷刺,一句羞辱,如同虎嘯聲聲,發(fā)泄出的不僅僅是對世事的不滿、生活的壓抑、隱藏的自卑,更多的是對境況的不堪忍受,對現狀的無力改變,便只能選擇如此極端的方式,還要掩耳盜鈴:這有什么大不了的,無非痛快痛快而已——反正不會有人知道是我!
父母羞辱孩子:“朽木不可雕也!你將來考不上大學,賣土豆都沒人要!”有一位母親曾在我勸阻她不要挖苦女兒的時候,手一揮,大聲說:“我又沒有用臟話罵她,只是在教育她!要是連這個也不能承受,怎么走上社會!”
少有哪位語言施暴者可以體會到“被害者”的心情。而當他們面臨語言暴力的時候,卻也深受其害。這往往又是蝴蝶效應,一個語言暴力者感染周圍的人,形成片狀語言暴力——我們常??梢砸姷竭@樣的情景,一間辦公室里,一個人嘴巴壞,其他人也都會熱衷于對某件事物發(fā)表刻薄看法,導致其他人評價“那個部門的人嘴巴最損”。親人之間更容易彼此影響,父母言辭不謹慎,孩子也容易在自己的群體中惹下口舌官司。
善言暖心,惡語似刀。實在想說,不如考慮換一種表達方式。把“你這個廢物”換成“我看到了你的努力,只是可能還沒有找到準確的目標”,把“這件事簡直被你徹底搞砸了”換成“或者我們可以想一些更好的解決辦法”,把“沒文化”換成“要不要我推薦幾本書給你看”,等等。
我們要去理解、溝通、體諒、安撫,不再隨意開啟籠門——除非你清楚知道,虎無傷人意,人有伏虎力。
“秦孝公難題”是《商君書·定分》記載的一段談法治的經典對話。商鞅開啟變法大幕之初,秦孝公問道:“法令以當時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如一而無私,奈何?”大體上說,困擾秦孝公的難題是變法之后,如何使官與民都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面對秦孝公的困惑,商鞅的回答是:治道運行,皆有法式,事皆決于法。厲行法治以后“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于公戰(zhàn),怯于私斗,鄉(xiāng)邑大治”。商鞅變法圖強所帶來的興盛局面奠定了秦一掃寰宇、統(tǒng)一六國的基礎,但令人不解的是因法而興的大秦帝國卻在短短十幾年間便土崩瓦解,不復存在。
對此,歷代史家大多都將“依法為本”看作秦二世而亡的首要原因。秦法條目繁多,法網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