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雨思
不久前,一位多年不見的好友突然打來電話,電話中她痛哭流涕。
“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問。
電話那頭,她告訴我,她丈夫剛剛被診斷出患了癌癥,她的生活一下子像塌了一樣。“我該怎么辦?我應(yīng)該告訴我的孩子們嗎?”她茫然不知所措。
“當然了?!蔽掖鸬?。
“該怎么開口呢?”
“直接說吧,我想應(yīng)該這樣。”我說,“孩子們應(yīng)該知道真相,即使真相是令人難過甚至讓人心碎的?!?/p>
大人們總是教育孩子要誠實守信,但有多少人能真正對自己的孩子做到誠實?
我堅信應(yīng)該告訴孩子們真相。我相信真相對他們理解這個世界,對他們自信心的提升、道德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有一天,我?guī)?歲的兒子去逛超市。在一個貨架上,他拿起一大袋包裝鮮艷的東西問我:“這是什么?”
“避孕套?!蔽液敛华q豫地答道。許多大人面對這樣的問題都會繞過去,而我認為這個應(yīng)該讓孩子知道。
“它們是用來做什么的?”兒子問。我向他簡單解釋了一下避孕套是做什么用的?!芭丁!彼@得很失望。我想是因為它們不是糖果吧。雖然他對這些信息還無法理解,但這卻是真相。
很多人認為向孩子隱瞞真相是在保護孩子。對于這種做法,我并不認同。因為我相信孩子們擁有一種令人羨慕的能力,能夠妥善處理和弄懂甚至大人都可能混淆的問題,他們能以一種令人驚訝的方式接受我們都無法接受的事情。當我們對孩子誠實時,我們也在幫助他們驗證他們的直覺。如果我們能夠承認,人有時候是多面性的,比如他們眼中完美的奶奶有酗酒的問題,爺爺和奶奶的離婚在當時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就能讓孩子相信他們的直覺。他們從此就會相信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這一點將會使他們終身受益。當一些事情發(fā)生時,孩子們也會感覺到:當他們看見一個人假笑時,他們知道這個人是在假笑;當我們心神不安時,他們也可以意識到我們心神不安;當我們?nèi)鲋e時,他們也能夠辨別出來。
一天晚上,我和我的兩個女兒開車外出。夜里雖然很黑,但很溫馨,這是交流的最佳時間。突然,一個女兒問我:“媽媽,你吸過大麻嗎?”起初,我還支支吾吾的,但她們卻堅持要刨根問底,她們或許已從別的渠道知道了我年輕時吸過。最終,我對她們說了實話,盡管有些簡略。但我的坦誠引發(fā)了一次關(guān)于毒品的誘惑和危害的討論,而此時我的心里也沒有產(chǎn)生任何不安。我相信我的誠實比任何警告和陳詞濫調(diào)都有效。
時間流逝,孩子們現(xiàn)在都長大了。我的兩個女兒已經(jīng)在讀大學(xué)。作為家長,我也犯過許多錯誤,但我和我的每個孩子都坦誠相待,告訴他們真相。我相信我對孩子坦誠是正確的,,也是值得的,因為我非常確信,她們對我也是坦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