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赟夷,李龍飛,胡 彪,彭 芳(武漢輕工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23)
?
枸杞多糖提取工藝的優(yōu)化
王赟夷,李龍飛,胡 彪,彭 芳
(武漢輕工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23)
摘 要:通過單因素試驗和正交試驗對影響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提取時間、提取溫度和固液比進行了優(yōu)化。結(jié)果表明:各因素按影響程度大小排序為固液比>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枸杞多糖提取工藝最佳提取方案:固液比為1︰30,提取溫度為75℃,提取時間為3.0 h,在該工藝下多糖最高提取率為1.14%。
關(guān)鍵詞:枸杞多糖;提取工藝;優(yōu)化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成熟果實,具有堅筋骨、補精氣、諸不足、明目安神、令人長壽等功效,是我國傳統(tǒng)的滋補中藥材[1]。枸杞多糖(LBP,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是由多個單糖或衍生物聚合而成的大分子活性化合物,是枸杞生物學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6種單糖組成。枸杞多糖對機體有非特異性免疫調(diào)節(jié)功能,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生長和細胞突變[2-6],延緩衰老,并具有抗疲勞、降血脂、降血糖、抗脂肪肝等功效[7-10],已成為保健食品中一種重要的功能性添加劑,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鑒于LBP的多種藥理作用和生理功能,參考前人多糖提取方法[11-13],研究采用DNS比色法測定枸杞多糖濃度,對枸杞多糖提取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優(yōu)選出最佳的枸杞多糖提取工藝參數(shù),以期為枸杞子多糖新藥物功能及其保健食品的開發(fā)打下基礎。
1.1 試驗材料
供試枸杞子從市場購得。試驗主要試劑有蒸餾水、DNS顯色液、95%乙醇、正丁醇、氯仿、分析純葡萄糖等。
試驗主要儀器有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HH-6(國華電器有限公司),旋轉(zhuǎn)蒸發(fā)儀,SHZ-D(Ⅲ)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鞏義市予華儀器有限公司),漩渦振蕩儀,KQ2200V超聲波清洗機(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榨汁機,高速(冷凍)離心機,紫外分光光度計(美國PE公司),恒溫鼓風干燥箱,電子秤和燒杯等實驗室常規(guī)器材。
1.2 枸杞多糖的提取工藝優(yōu)化
1.2.1 單因素試驗設計 (1)固液比。稱取10.0 g烘干并粉碎的枸杞子樣品,分別配制固液比為1︰25、1︰30、1︰35的提取液,在80 ℃恒溫提取3.5 h。(2)提取溫度。稱取10.0 g烘干并粉碎的枸杞子樣品,固液比1︰30,分別在75、80和85℃下恒溫提取3.5 h。(3)稱取10.0 g烘干并粉碎的枸杞子樣品,固液比1︰30,在80 ℃恒溫條件下分別提取3.0、3.5、4.0 h。
1.2.2 正交試驗設計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以固液比、提取溫度、提取時間為因素進行(33)正交試驗設計,正交試驗的因素水平如表1所示。
1.2.3 枸杞多糖的獲得 將提取后的混合物抽濾得上清液,由旋轉(zhuǎn)蒸發(fā)儀蒸發(fā)濃縮,加入適量95%乙醇在高速離心機中以8 000 r/min離心20 min,倒去上清液得到沉淀,沉淀經(jīng)干燥后得到粗多糖。取枸杞粗多糖以適量水溶解,加入等體積的氯仿和正丁醇混合溶液(4︰1),搖勻后,在高速離心機中以8 000 r/min離心20 min,除去蛋白質(zhì)等雜質(zhì),如此反復操作,直至不再出現(xiàn)白色的蛋白質(zhì)等雜質(zhì),多糖溶液濃縮至一定體積冷凍干燥后,即得枸杞多糖。
表1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
1.3 枸杞多糖的測定
1.3.1 葡萄糖標準曲線的繪制 取7支15 mL的試管,分別添加0、0.2、0.4、0.6、0.8、1.0 mL葡萄糖標準液(1 mg/mL),不足1.0 mL的用蒸餾水補足,每支試管加入2 mL DNS試劑,搖勻,在沸水浴加熱2 min,冷卻后用蒸餾水補足到15 mL刻度。在54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以葡萄糖含量(mg/mL)為橫坐標,以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1.3.2 枸杞多糖待測液的制備 精確稱取干燥后的多糖50 mg,置于研缽中,加三蒸水研磨,將溶液倒入5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精確吸取該溶液5 mL于50 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刻度,取稀釋后的多糖溶液1.0 mL于15 mL刻度試管中,加2.0 mL DNS試劑,沸水煮沸2 min,冷卻后用水補足到15 mL刻度,在54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度。
2.1 葡萄糖標準曲線
標準曲線如圖1所示,吸光度值A(y)與葡糖糖含量(x)的關(guān)系為y=11.395x-0.016 3,R2=0.998 2。
圖1 葡萄糖含量與吸光度值的關(guān)系
2.2 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
2.2.1 固液比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2可知,當固液比為1︰30時,提取率最大。因此,試驗初步選定固液比為1︰30。
圖2 固液比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2.2 提取溫度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從圖3中可以看出,隨著提取溫度的升高,枸杞粗多糖的提取率逐漸升高,在溫度為80℃時達到峰值,之后隨著溫度的升高,提取率開始下降。因此,試驗初步選定提取溫度為80℃。
圖3 溫度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2.3 提取時間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由圖4可以看出,隨著提取時間的延長,粗多糖提取率呈增加趨勢,在3.5 h時達到最大,然后開始降低。因此,初步選定提取時間為3.5 h。
圖4 提取時間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影響
2.3 正交試驗結(jié)果
從表2正交試驗的直觀分析結(jié)果可知,各因素按影響程度大小排序為固液比>提取溫度>提取時間。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佳工藝為A2B2C2,即固液比1︰30,提取溫度為80℃,提取時間3.5 h,此條件下枸杞多糖提取率最高。但正交試驗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提取溫度和提取時間對枸杞多糖提取率的影響并不顯著(P>0.05),所以在方差分析的基礎上可以選擇溫度最低、提取時間最短的水平,則最優(yōu)方案為A2B1C1。即固液比為1︰30,提取溫度為75℃,提取時間為3 h。
表2 正交試驗結(jié)果
2.4 最優(yōu)方案的驗證
以最優(yōu)方案進行枸杞多糖的提取,經(jīng)過5次重復試驗,枸杞多糖的提取率最高可達1.14%,但最低提取率只有0.58%。
試驗結(jié)果表明,枸杞多糖提取的最優(yōu)工藝參數(shù)為:固液比1︰30,提取溫度75℃,提取時間3 h,最佳提取率為1.14%。此次試驗枸杞多糖的提取率都不高,最優(yōu)方案重復所得結(jié)果也存在一定差異。枸杞多糖是以糖肽復合物為主,在用高濃度的乙醇醇析、脫脂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糖復合物結(jié)構(gòu)的不可逆變,存在一定的耗損,這可能是造成提取率不高的原因。
研究采用傳統(tǒng)的熱水浸提法對枸杞多糖進行提取,該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離心除去不溶物,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濃度乙醇的性質(zhì),用高濃度乙醇醇析,脫脂,再用氯仿-正丁醇脫蛋白,然后用水提取濃縮,真空干燥后得到多糖粗品。此方法提取設備簡單、成本低、易操作,但耗能多,操作時間長。阿依姑麗·艾合麥提[14]的研究表明,超聲法提取枸杞多糖具有提取率高、操作時間短,有效成分破壞少等特點,因為超聲波能夠破碎植物的細胞壁,從而可大幅度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極大縮短了提取時間。
常見的多糖測定方法有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但這兩種方法測定步驟繁瑣,而且只能測定樣品中總糖的含量,如果待測樣品中含有單糖成分,則會導致測定結(jié)果偏高;而且由于硫酸具有嚴重的腐蝕性,苯酚極易氧化,給實驗操作帶來極大不便。該研究采用的DNS法具有操作簡便、快速、靈敏度高、雜質(zhì)干擾較小等優(yōu)點,近年來逐漸被應用于植物藥、中成藥、海洋生物藥等多糖含量的測定[12-13]。
在今后的研究中,對不同植物多糖的提取,應當根據(jù)目標多糖的特點、理化性質(zhì),進行綜合比較,選取最佳方法和提取工藝。
參考文獻:
[1] 劉萬倉,孫 磊,喬善義,等. 不同產(chǎn)地枸杞藥材中多糖的含量測定[J]. 國際藥學研究雜志,2011,38(3):229-231.
[2] 于 宏. 枸杞子的化學成分與生物活性[J]. 國外醫(yī)藥(植物藥分冊),2007,22(2):51-54.
[3] 段昌令,王乃利,姚新生,等. 枸杞子活性多糖的研究[J]. 藥學學報,2001,36(3):196-199.
[4] 孫桂菊,左平國. 枸杞多糖功效研究及應用狀況[J]. 東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0,29(2):209-215.
[5] 方建國,丁水平,田庚元. 枸杞多糖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J]. 醫(yī)藥導報,2004,23(7):484-485.
[6] 朱彩平,張聲華. 枸杞多糖對高脂血癥小鼠血脂及脂質(zhì)過氧化的影響[J]. 營養(yǎng)學報,2005,27(1):79-80.
[7] 蘇 菁,徐宗佩. 中藥防治脂肪肝實驗研究進展[J]. 時珍國醫(yī)國藥,2006,17(7):1287-1288.
[8] 趙永紅,劉 華. 枸杞多糖的提取工藝研究[J]. 中國食品添加劑,2008:73-78.
[9] 李云雁,胡傳榮. 實驗設計及數(shù)據(jù)處理[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
[10] 劉志國,于建生,陳 雄,等. 生物化學實驗[M].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
[11] 羅申軍,白 璐,趙秀舉. 南瓜多糖提取過程優(yōu)化[J]. 武漢輕工大學學報,2015,34(1):14-16.
[12] 王麗娜,陳水鈁,張 兵,等. 3,5-二硝基水楊酸法測定多糖含量的研究進展[J]. 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2009,30(4):232-234.
[13] 包志華,高建萍,徐天宇. DNS比色法測定菥蓂子中多糖的含量[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3,34(5):23-25.
[14] 阿依姑麗·艾合麥提,王 穎,楊曉君,等. 枸杞多糖提取方法及兩種不同產(chǎn)地枸杞中多糖含量的比較研究[J]. 新疆農(nóng)業(yè)科學,2007,44(5):724 -728.
(責任編輯:成 平)
中圖分類號:R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6)06-0071-03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6.023
收稿日期:2016-04-11
作者簡介:王赟夷(1992-),男,湖北襄陽市人,本科生,生物技術(shù)專業(yè)。
通訊作者:彭 芳
Extra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WANG Yun-yi,LI Long-fei,HU Biao,PENG Fang
(School of Bi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Wuhan 430023, PRC)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solid-liquid ratio,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xtraction time, the impact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rate, the treatment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factors infuencing the extraction rate of extraction were solid liquid ratio> extraction temperature >extraction time.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for extract polysaccharides from Lycium barbarum were as follows: the material liquid ratio of 1:30, the temperature of 75℃, the extraction time of 3 h. 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the highest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reached 1.14%.
Key words: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optim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