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 峰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第二中學,江蘇 常州 213200)
?
教學案例
常態(tài)體育課堂中合作學習的運用與分析
單峰
(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qū)第二中學,江蘇常州213200)
摘 要:合作學習是新《課標》下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如何在課堂中對合作學習進行有效地運用,這是體育工作者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從常態(tài)體育課堂著手,舉例分析合作學習在常態(tài)體育課堂中的運用和分析。
關鍵詞:常態(tài)體育課;合作學習;運用
什么是常態(tài)下的體育課?筆者認為,常態(tài)下的體育課是指課堂教學擁有開始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等基本結構,且按照教學計劃,合理運用場地、器材等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而進行的日常教學。并非是花費大量時間,動用大量資源的評優(yōu)課,也不是一個哨子、幾個球的放羊課、游戲課。合作學習作為新課標下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倍受體育工作者的關注和運用,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觀察體驗,從常態(tài)體育課堂出發(fā),舉例分析合作學習在常態(tài)體育課堂中的呈現(xiàn)和運用。
1.1案例1與分析
案例1:上課鈴聲響起,體育委員積極組織隊形,清點人數(shù),報告教師,教師檢查學生服裝,觀察學生精神面貌,但總覺得女生在前,男生在后的4排橫隊歪七扭八,特別是在后排的男生,注意力不集中,關注的是田徑場另一邊的人和事。
分析:體育課是學生比較喜歡的課程之一,上課鈴聲響起,學生未免都能立刻平靜下來,而且田徑場上班級多,聲音嘈雜,體育委員一人面對班級四五十人,在組織隊形時更是聲嘶力竭,且效果不佳。
解決方法:幫助體育委員樹立威信,挑選各小組體育積極分子作為小組長,協(xié)助體育委員管理隊伍,做到教師、體委、小組長、組員的管理和合作的模式,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形成一種組織合作意識,讓他們明白隊伍的組織不是靠教師,也不是靠體委和小組長,靠的是每一位同學的主觀合作。
1.2案例2與分析
案例2:教師口令:兩路縱隊,女生在前,男生在后,慢跑熱身;只見隊伍跑出一段距離后,個別能力稍強的學生跑的比較快,部分學生開始掉隊,甚至在跑道上走,400m后,只能看見女生的隊伍,男生的隊伍已不見蹤影。
分析:體育課中,男生由于現(xiàn)階段活潑,好勝的個性特點,更容易興奮忘我,慢跑中,時快時慢,較難控制;部分男生由于懶或者身體原因,或者沒有安排好體能,跑跑走走停停。而女生相對于男生會更加沉穩(wěn)一些,慢跑過程中能保持比較好的隊形和速度。
解決方法:首先,讓男生兩路縱隊,女生兩路縱隊獨立慢跑,這既可以相互比較,也可以排除男生、女生之間的干擾。其次,要求以團隊的形式去慢跑,不想看到快的,也不想看到走的,隊伍前進時,每一個同學都要關注是否保持一個好的隊形,快的同學要慢點,慢的同學要快點,彼此照應。隊伍前進的速度,由每一個同學合作著去調控。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教師也會采用跟在隊伍后面慢跑來督促學生的方法。但筆者認為,此方法雖然能快速解決慢跑隊形的問題,但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個性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這會讓學生形成只會在教師督促下學習的習慣。
1.3案例3與分析
案例3:在正面雙手前擲實心球課堂中,2人1組,面對面投擲練習時,一部分身體素質好、正確掌握投擲動作的學生在幾次投擲后便達到要求,另一部分個子小、力量較弱、動作變形的學生怎么投擲都投不遠;前者開始活潑興奮,投擲隨意;后者積極性下降,敷衍了事。
分析:2人1組,在一定安全距離面對面投擲練習是投擲課中比較常用的組織方法之一,安全則是投擲課中教師最關注的因素;學生由于先天的一些身體素質、個子大小、接受能力的差異,導致有些學生能快速的掌握投遠,有些學生卻無所進展,這時課堂出現(xiàn)好的學生鬧、差的學生敷衍的狀況;而教師既要對部分學生指導練習,又要控制學生的投擲安全,不能全面的顧及到。
解決方法:學生也是課堂中最好的小教師。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指導學習能力,合理安排優(yōu)生、差生1對1、多對一的相互合作學習,優(yōu)生的細心指導,也讓差生變得更主動積極,特別是個別比較內向的學生。這樣既解決了好的學生鬧、差的學生敷衍課堂的現(xiàn)象,又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在筆者的課堂,學生不僅能很好地完成合作學習的任務,而且個別學生比教師更會教。
1.4案例4與分析
案例4:在一堂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中,2人1組面對面,通過調整2人之間的距離的傳接球練習貫穿整個課堂,學生由一開始的積極主動,到后來的消極怠慢,動作變形、隨意,籃球滿場地滾。
分析:三大球一直是學校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具有教學方法多樣,備受學生喜愛的特點,但一直面臨著球少,場地缺等實際問題。通過2人1組,以調整2人之間距離的傳接球練習方法,由于組織簡單方便,再加上教師怕煩、怕累、怕組織的心理。所以,在日常體育教學中,該方法是教師教學的主選也是首選,但此教學方法形式單一,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
解決方法:3人1組的三角傳接、多人一組的三角跑動傳接、一對多的輪流傳接、多對多的轉換傳接等,都是籃球傳接球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其組織也比較的簡單,易操作。初中生不比小學生,他們擁有一定的觀察能力、組織合作能力、自我調控能力,不需要手把手地教學和指導,教師可通過跟學生的合作示范,傳達練習要點,在指定的區(qū)域內讓學生自我組織,合作練習。
常態(tài)體育課堂中的合作學習,并非是一兩節(jié)課的時間就能讓學生轉變的,教師需要給予學生一份信任和耐心,并不間斷的大膽嘗試,努力誘導、培養(yǎng)。在課堂上更加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多給學生留出活動和思維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課堂中,多討論、協(xié)商,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不要一層不變,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創(chuàng)編一些體育合作的教學內容,讓大家一起學習、一起運動、一起體驗、一起實踐。最后,注重學生學練和合作過程的評價,點評、引薦課堂中優(yōu)秀的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力爭每一節(jié)課堂都有所收獲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胡曉娟.新課程視角下體育合作學習模式的理論與方法[J].體育與科學,2007,28 (6).
[2] 陳群.評價在體育合作學習中的運用[J].科技信息,2007(21).
[3] 李京誠,孫偉.合作學習在體育教育中的應用推廣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6).
投稿日期:2016-02-24
中圖分類號:G80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51X(2016)04-068-02
doi:10.3969/j.issn.1674-151x.2016.08.036
作者簡介:單峰(1989 ~),中學二級,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