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平蓉
摘要:探討了新型栽培模式——草地桃園栽培技術,對桃樹的栽培管理進行了分析,為提高桃園種植產量,加強經濟效益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草地桃園;栽培;管理
草地桃園以其獨有的優(yōu)勢而成為當前桃產業(yè)發(fā)展中的一項實用高效新技術,需要選擇特殊的品種與種苗,結合相應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勢,以下就草地桃園的栽培技術措施進行探討。
1草地桃園栽培技術的優(yōu)勢
1.1早產性、豐產性好
草地桃園模式以追求群體產量來取得經濟收益的最大化,與傳統(tǒng)模式的單株結構最優(yōu)化、產量最大化相比,具有很大的技術優(yōu)勢與植物生理學的代謝優(yōu)勢。
1.2桃園便于管理
草地桃園是一種便于管理的栽培模式,其整形修剪需直接在主干上進行配備枝組,修剪工作簡單方便;樹體極度矮化之后,田間作業(yè)的強度也大大降低了。假如草地桃園樹高度僅為1~1.2 m,則樹冠大小通常相當于大樹一個枝組,因而便于管理采摘,同時也解決了農業(yè)生產者的老齡化問題。
1.3大幅度提高果實品質
草地桃園樹體較為緊湊,葉幕合理,通常不會抽生大量的低垂纖弱枝、病蟲枝等,加上通風好、光照較為充分,顯著提高了果品的色澤、糖度與商品率,果品質量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設施果樹栽培模式。
2草地桃園栽培管理關鍵技術
2.1草地桃園品種選擇
一般要選擇在6月中旬~7月初之前成熟的品種,品種的果實發(fā)育期60~70d為宜,最多不超過80d,并要求自然休眠時間短、對低溫的需求量少(7.2℃以下累積低溫在850 h以下),花粉量大,白花結實率高,果個大、形美色艷,品質優(yōu)良等。在同一溫室內選栽2~3個花期相近的品種,以利相互授粉,提高坐果率。
由于草地桃園栽培技術所具有的優(yōu)勢,銅仁市思南縣大河壩鎮(zhèn)桃子產業(yè)園區(qū)決定引進該技術,采購大河壩鎮(zhèn)全鎮(zhèn)種植200hm2桃子,品種如表1所示:
2.2種植時間安排
按照該地區(qū)季節(jié)特點,安排桃子的栽培階段如下:(1)12月1~30日桃園挖坑,12月2日項目村集中在泥溪開展1次現場挖坑指導培訓會。(2)2016年1月10日前,完成復合肥采購,并送達到項目村。(3)2016年1月11~25日完成桃苗定植任務,15日前桃苗陸續(xù)送到項目村,開始定植。桃苗送達次日項目村集中在桃子椏召開1次移栽現場培訓會。(4)2016年1月25日全面完成桃苗定植任務。
2.3確定種植密度
在規(guī)劃草地桃園建設時,通常需要根據樹體形狀確定栽植密度,然后按密度去開定植溝,設定根域范圍。草地桃園通常采用自然生長形,枝梢自然開張,株行距定為0.5 m×0.8~1m,密度1334~1667株/667m2。
2.4栽培環(huán)境調控
栽培環(huán)境的調控,主要是根據桃樹自身生物學特性,經由人工操作,調整樹體生長環(huán)境至最適范圍內,其控制內容主要包括發(fā)育期溫度、濕度、光線、通風量的調控。
2.5休眠管理
草地桃園樹體的休眠管理不同于露地休眠,要適應提前催花、坐果的需要,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滿足品種的需冷量。不同樹種或品種的需冷量不同,進行低溫調控的時期和方法也不同,主要方法有2種:(1)冷棚休眠一般在樹體落葉后,每天記錄當地夜間溫度,當夜間溫度在0~10%時(11月中旬),晚上則應將遮蓋物揭開,并打開通風口,降低棚內溫度;白天則需蓋嚴,并關閉通風口,以維持夜間低溫;如果白天溫度為7.2℃以下(12月初),應蓋好、壓牢保溫被或草簾,進行悶棚,集中處理30~40d,以達到需冷量。(2)冷庫休眠通常在盆樹落葉之后,運進冷庫,澆上凍水,做好枝條的保濕處理,將溫度降至7℃,實時觀察并記錄,注意控制制冷溫度為0~7℃;若庫外溫度為8℃以下時(11月下旬),可停機開門通風。
2.6肥水管理
桃園葉幕的快速形成,是要以充足的肥水為基礎,草地桃園一般采用免耕法,推廣基肥1次施足、追肥滴灌補充的方式,以滿足桃對肥水的全年要求。在開溝定植回填土層時,采用層肥層土的方法,對回填的土層進行1次徹底改良,施人有機肥的量一般為37.5~60.Ot/hm2,促進根域環(huán)境形成良好的團粒結構。
滴灌追肥后,可有效提高化肥、液肥利用率,由于根系具有向肥向水性,即可控制其生長空間于定植溝根域范圍之內。首年樹冠培育期,通常應每10~15d滴灌追肥1次,在7月份以前,主要施以速效氮肥;7月份之后,則主要施以復合肥,或有機液肥。在當年冬季或次年結果掛果時期,肥水管理以速效氮肥為主,萌芽后的花期或果實發(fā)育期以含鉀較高的復合肥為主。平時結合根外追肥可以每隔10~15d葉面噴施0.2%~0.4%的尿素與磷酸二氫鉀,遇到花期可適當加入硼砂起到保果作用。這種肥水管理制度方便省事,是草地桃園栽培的特有肥水管理方法。
2.7生化控枝
桃樹的化學控枝除了能控制樹體、促進緊湊樹冠的成形,還可及時讓植株進入花芽的分化狀態(tài),從而保證次年的豐產。而由于草地桃園生長發(fā)育階段明確,需及時促長,準時孕花。促長期間多氮少鉀,摘心增級;孕花期間則多鉀少氮,與化控結合。
2.8果期管理
花期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方法是用雞毛撣子在桃花上輕輕滾動,即可實現人工輔助授粉。整個花期進行3次。人工疏果:第1次于花后30~40d進行,每枝留8~10個果;第2次于生理落果后進行,每枝留4~6個果,留果原則是大果型果少留,小果型果多留,各果枝間果實擺布均勻。
2.9病蟲害的管理
為了延長功能葉壽命,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對病蟲害的防治。桃蟲害主要包括蚜蟲、紅蜘蛛等,引發(fā)的病害包括炭疽病、褐腐病細菌性穿孔病等,進行蟲害防治時,可采用阿維菌素、吡蟲啉等;而防治病害則多用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鋅、農用鏈霉素等進行葉面噴施。
3結語
草地桃園模式有許多方面值得推廣和研究,是今后果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草地桃園,因樹體矮,光照充足,無內膛遮蔭果,大大提高了果品的色澤糖度、商品率,提高果品質量,有效增強了群體的抗自然災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