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之
春天來了,很多初到山東省萊陽市譚格莊鎮(zhèn)小劉家村的訪客,每每走到這個小村的村口,都會看到這樣一個感人的場景:在馬路西側(cè)的幾間小屋旁,坐著三位老人,他們一邊高興地比劃著家常,一邊瞇著眼睛悠閑地曬著太陽。老大今年74歲,先天聾啞;老二72歲,不但先天聾啞,還患有嚴重的氣管炎;老三已經(jīng)不在人世;62歲的老四則先天智障。單看三個老人悠閑的神態(tài),誰也不會想到,他們都身患殘疾。更不會想到,在他們的幸福晚年背后,是一位農(nóng)婦37年如一日的操勞和無微不至的照顧,而這位農(nóng)婦,竟然是三位老人的弟媳婦。
家庭屢遭變故,農(nóng)婦盡愛心始終不放棄
人世間,什么叫不離不棄?當(dāng)親人遭遇不測或生活遇到困難時,依然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們,這就叫不離不棄!生活中,什么叫愛心永恒?當(dāng)親人因種種原因生活不能自理時,堅持給他們送上溫暖,這樣的關(guān)愛就叫愛心永恒!在山東煙臺萊陽市,一位年近六旬的農(nóng)婦,用37年的堅守,為不離不棄和愛心永恒下了一個常人難以想象的定義:她從結(jié)婚至今,照顧3位身患殘疾的兄長37年。16年前丈夫去世后,她又帶著他們改嫁,在新建立的家庭照顧他們至今。
這個農(nóng)婦叫李春娥,今年59歲,她的故事,還要從37年前說起。老家在萊西農(nóng)村的李春娥,22歲時經(jīng)媒人介紹,遠嫁到萊陽市譚格莊鎮(zhèn)大劉家村的一個許姓人家,成為這個特殊家庭中唯一的女人。為什么說特殊呢?往上說,家里只有公公,婆婆已經(jīng)去世;往下說,排行老五的丈夫雖然腦子不算靈光,卻是兄弟五個中最健全的。其他四兄弟沒有一個是正常人,生活都不能自理。這樣的情景,讓剛嫁過來的李春娥剎那間覺得天要塌下來一樣。
其實,當(dāng)初媒人介紹時,李春娥對這門親事也不滿意,說啥也不同意。但是,她父親是村里的老支書,他勸說女兒:“這戶人家我很熟悉,家里確實困難,他們家一個女人都沒有,怪可憐的,你過去給他們洗洗衣服、做做飯,這樣的家庭需要好心人幫助??!”李春娥打小善良本分,聽了父親的話,便答應(yīng)了。
在娘家時,李春娥就很能吃苦,心里早就有了準備,起初她并沒覺得有多苦,因那時候她年輕,洗衣、做飯、干農(nóng)活,一點都不覺得累。
當(dāng)然,這并不代表不累,一個女人照顧六個男人的生活起居,其中的艱辛自不必多言。1981年,李春娥和丈夫有了女兒,次年兩人又喜得一子。兒女雙全雖然幸運,但也增加了李春娥的負擔(dān)。一個9口之家,連幫她看孩子的人都沒有,撐起這個家庭,只能靠自己了。
丈夫自尋短見,帶上三個殘疾兄長改嫁
屋漏偏逢連夜雨。2000年,在患有重病的三哥去世之后,本來腦子就不靈光的丈夫,終因不堪家庭的重負而服毒自殺,這一突發(fā)事件,讓李春娥一下子蒙了。丈夫雖不聰明,但畢竟是她身后的靠山,身邊有個男人,自己再苦再累也覺得踏實。丈夫棄她而去,李春娥陷入了更深的苦海之中,在此后的艱難歲月里,她整夜輾轉(zhuǎn)難眠,以淚洗面,她甚至想過一死了之??擅慨?dāng)看見三個殘疾的兄長,自己的兩個孩子,她又咬緊牙關(guān)提醒自己,不能死,如果自己死了,這個家庭就毀了,只有自己堅強地活下去,這個家庭才有希望,三個殘疾兄長的晚年才有人贍養(yǎng)。
想明白這些之后,李春娥咬緊牙關(guān)決定堅持下去,這樣也算對得起他們了。然而,時間長了,終究還是獨木難支,再堅實的肩膀也難以支撐泰山壓頂?shù)闹刎摗赡曛?,在親戚朋友的勸說之下,李春娥決定改嫁,為自己找個伴,同時也為這個殘破的家庭找個幫手。此后不久,有人給她介紹了鄰村小劉家村的一個大她三歲的老光棍,對方對她挺滿意??稍谶@時,李春娥提出了一個讓大家吃驚的要求,就是必須帶上自己的三個殘疾兄長一起改嫁。
一個寡婦提出這樣的要求,這在農(nóng)村實屬罕見。隨即,村里各種風(fēng)言風(fēng)語開始蔓延開來。為此,她只能安慰自己:“說壞話的俺不管,不是也有很多人說俺心眼好嘛!”
令李春娥高興的是,村里的各種風(fēng)言風(fēng)語平息之后,對方最終答應(yīng)了她的“過分”要求。但是,改嫁后的李春娥并沒有覓得幸福,而是從一個火坑跳進了另一個火坑。她剛改嫁過來時,新丈夫家只有一間小破屋,屋里連個爐子都沒有,一個電飯鍋是最值錢的家具。這樣的家庭,并沒有讓李春娥灰心,而是讓她再一次看到生活的希望。因為,自己畢竟年齡大了,建立一個新家庭不容易,只要自己有信念往好里過,有一天總能過上好日子。
家風(fēng)珍貴如金,在傳承中營造道德新風(fēng)
為了方便照顧三位兄長,李春娥嫁過來后,又在原來的小西屋旁蓋了一間低矮的北屋,讓他們?nèi)俗×诉M去。就在李春娥幻想著日子會一天天好起來時,不料,幾年之后,厄運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她的第二任丈夫不幸因肝癌病故?!耙皇沁@個負擔(dān)沉重的家庭,丈夫也不會因病走得那么早。”李春娥說。雖然丈夫得癌癥的原因不明,可李春娥卻因此深感自責(zé)。因為,在這個重組的家庭中,三個兄長的智力障礙加上殘疾,矛盾和沖突時常發(fā)生,李春娥的第二任丈夫為此生了不少悶氣,有怨氣發(fā)不出來,所以才憋出了肝癌。
丈夫去世后,家庭的重擔(dān)重新壓回到李春娥一個人身上。有人問她帶著三個兄長改嫁后悔過嗎?李春娥總是笑著說:“說沒后悔過那是假的,剛從娘家嫁到第一任丈夫家里時,就后悔過,可想開后也就釋然了。帶著兄長們改嫁后,也后悔過,看見他們沒人照顧又覺得心疼?!睂Υ?,小劉家村的村支書張建全介紹說:“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時,李春娥才四十多歲,如果只帶著孩子改嫁,找個好人家一點都不難,她這個人就是這樣,心里放不下別人,她就是一個吃苦的命?!?/p>
其實,每當(dāng)自己不被理解時,李春娥也會想到放棄,自己操勞這么多年,落下了一身的病,心臟病、高血壓、腦溢血都沾上了。年前,李春娥突發(fā)心臟病,上不來氣,在兒女的極力勸說之下,她才住了院,一個多星期就花了一萬多元?;氐郊液螅坏珱]有人給她這個病號熬一碗湯,等待她的反倒是大哥的幾記重拳,原因是她住院又花錢了。當(dāng)時,李春娥氣憤地與他爭吵:“我生病時都不舍得吃藥打針,省下錢來給你們買藥和吃的,我花點錢治病你們就心疼了?!?/p>
為此李春娥肚子里滿是委屈,可她事后轉(zhuǎn)念一想,又這樣開導(dǎo)自己:他們不是正常人,怎么能理解我的苦呢?我犯不著為他們生氣。在這個家里,兒女們知道疼我就夠了。
李春娥的善良感動了大家,村干部看她可憐,每年都從辦公經(jīng)費中擠出2000元救濟他們;有農(nóng)活鄰居們也都幫著她干。看著自己母親幾十年如一日的善舉,耳濡目染之下,兒子許榮杰絲毫沒有抱怨過,他說我不會怨幾位伯伯,我們是一家人;我更不會恨自己的母親,我支持她這么做,她的做法是一種美德。而李春娥的女兒也同樣善良,她嫁到離家很遠的龍口農(nóng)村,生活上也同樣不寬裕,她不忍心年老的母親因負擔(dān)過重而遭罪,于是去年主動把患病最重的二伯接了過去,由她贍養(yǎng)他的晚年。
李春娥的擎天大愛讓人深受感動,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家女,用37年的心血和善心傾心照料三位孤寡老人,這種很多人都難以做到的善舉,既是一種良好家風(fēng)的傳承,也是品德如金的體現(xiàn)。對三位殘疾兄長的精心照料,李春娥已經(jīng)堅守了37年,如今,這種最質(zhì)樸動人的不離不棄,李春娥還在堅持,她希望這樣的家風(fēng),能在自己的子孫后代中傳承下去,并能影響更多的人。
責(zé)編/沫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