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端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也越來越重視。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提高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水平顯得尤為重要。中長跑作為一項運動量比較大的體育運動項目,對提高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中長跑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健康水平,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意志力、提高學生耐力。以下本文就提高職校學生中長跑能力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職校學生;中長跑能力;策略
中長跑作為一種運動形式比較單一的體育運動項目,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耐力和速度。要使學生達到跑得輕松、協(xié)調的目標并不容易,所以教師要在日常的訓練中加強訓練的強度,充分培養(yǎng)學生中長跑的能力。然而絕大多數學生覺得中長跑枯燥單一,不愿意去跑,從而大大制約了中長跑教學的效果。這要求教師在促使學生加強中長跑訓練的同時,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心理、身體素質等,用科學的手段,提高學生對于中長跑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中長跑的能力。以下本文將從提高職校學生中長跑興趣和提高職校學生中長跑成能力兩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一、提高學生對于中長跑的興趣
學生對于中長跑興趣的提高,有利于其進一步提高中長跑的能力。
1.利用游戲培養(yǎng)學生對于中長跑的興趣
除了讓學生從理論方面認識到中長跑的重要作用,從而提高學生對于中長跑的興趣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一定的長跑游戲使得學生提高對于中長跑的興趣。
在跑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變化學生跑步的姿勢和跑步的路線,來促使學生跑步興趣的提高。比如學生可以繞著籃球場跑“區(qū)”字形,這樣每跑一小段就變換一次跑步方向,有利于消除以往學生一直繞操場跑圈的困乏感,提高學生跑步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變換跑步姿勢,如左右側并步跑、左右側交叉跑等方式,從而使學生的精神一直處于高度興奮的狀態(tài),提高學生對于中長跑的興趣。
2.變換跑步環(huán)境
學生經常圍繞著操場這個熟悉的環(huán)境跑步難免會產生一些枯燥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利用校園內外各種自然的或是人工的環(huán)境,組織學生進行跑步。學生在跑步的同時可以觀賞周圍的風景,分散對于跑步本身的注意力,這樣在跑步過程中苦和累的感受就不會那么明顯,從而提高對于中長跑的興趣。但是在跑步路線變換之前,教師應該充分確認新的路線是否安全,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基礎上,促進學生跑步興趣和跑步能力的提升。
3.播放積極向上的音樂
積極向上的音樂對于學生的跑步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在學生進行長跑的時候可以借用學校廣播或是別的途徑來播放音樂,從而增強學生跑步的動力,提高學生對于中長跑的興趣。
二、提高學生中長跑的能力的措施
1.讓學生明確中長跑的重要作用
大多數學生進行中長跑的訓練只是為了取得好的體育成績,而不是他們自覺主動的選擇。針對這種現象,在開始進行中長跑教學時,教師就要在理論方面闡明中長跑對于增強他們的體質的重要作用[1]。比如中長跑訓練有利于促進他們骨骼得生長,還能使他們肺活量增大、耐力提高,有利于他們全身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臟供血等。同時,教師也可以在訓練完成之后,讓每個學生都發(fā)表一下各自的感受,談談中長跑運動給他們帶來的好處等,從而加深學生對于中長跑運動的認識,促進他們對于中長跑興趣的提高。
2.教師應該重視學生動作完成的準確性和規(guī)范性
學生對中長跑產生了一定的興趣之后,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開始堅持中長跑的練習。合理的中長跑跑步的動作能促使學生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達到最佳的中長跑效果,從而增強學生跑步的信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示范或是讓學生觀看別人跑步的錄像或者是跑步動作的解說來提高學生對于中長跑正確跑步姿勢的認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對于學生的跑步動作進行糾正和指導。比如起跑采用站立式起跑姿勢,兩腳要向后用力蹬地,后腿積極前擺,兩臂要盡量配合兩腿的運動向前沖;途中跑的時候,上體要正直,重心要穩(wěn)定,擺臂、擺腿的幅度和后蹬的力量都要比短跑小;而在行進節(jié)奏上突出均勻、輕快,力求實效省力,同時注意呼吸與跑的節(jié)奏協(xié)調配合。
3.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以速度訓練為核心
在速度和耐力之間,中長跑教師要特別重視學生的速度訓練。絕對速度是職校學生長跑能力的重要評定標準之一,職校學生只有具備了絕對速度的基礎,才能更好地發(fā)展其速度耐力水平。所以在職校中長跑教學過程中,在重視一般耐力訓練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加強職校學生的速度訓練,在提高頻率為主的動作練習的基礎之上,教師應該保證學生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始終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tài),從而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在練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做到減少訓練時間、加大訓練強度,并努力實現訓練方式的多樣化,避免學生的枯燥心理。另外,在大力進行速度訓練時,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具體的身體素質,遵循其身體素質的自然生長規(guī)律,從而在保證學生身體健康的基礎之上進行合理、有效的訓練。
4.教師應該注重對于學生柔韌度的訓練
柔韌度的好壞影響職校學生的速度和力量。柔韌度比較好的學生相對于柔韌度比較差的學生來說,通常動作幅度比較靈敏、移動速度比較快,神經肌肉的協(xié)調性比較高。所以職校中長跑教師應該加大對于職校學生柔韌度的訓練,而提高身體柔韌度的方法一般是做一定的力量訓練。通常我們把柔韌度訓練練習安排在訓練的準備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安排學生進行一些靜力拉伸、后擺腿聯(lián)系、坐位體前屈、弓步壓腿等來提高學生的柔韌度。
5.掌握長跑運動的節(jié)奏性規(guī)律
節(jié)奏感是人體完成動作的過程中,表現在完成動作的時間和力度上呈現的快慢有力的變化能力。人的身體內部的各個系統(tǒng)都具有一定的節(jié)奏感,這種節(jié)奏感也證明了人可以從生理上適應這種節(jié)奏感的特點。掌握長跑運動的節(jié)奏感規(guī)律,有利于學生減少跑步時的疲勞,提高對于跑步的興趣。在跑步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讓學生進行保持一定節(jié)奏的訓練,使肌體處于一定的刺激狀態(tài),從而形成良好的生理、動作的節(jié)奏性。
6.教師應該注重訓練后身體的恢復
雖然一定的運動疲勞有助于運動成績的提高,但過度的運動疲勞往往會導致學生運動成績的大幅度下降[2]。所以在學生訓練完成之后,教師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身體的恢復。如果訓練后不對身體進行恢復,而是繼續(xù)進行訓練,學生可能會因為過度疲勞而導致機能紊亂,甚至產生過分疲勞,不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長跑訓練。
訓練后身體的恢復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糖分的補充。中長跑訓練作為一種強度負荷比較大的運動項目,在訓練的過程中,會消耗學生身體內部的很多糖分。所以學生可以通過訓練前補充一些含葡萄糖的膳食或者在訓練之后補充糖分,從而加快緩解疲勞,促進身體內糖分的恢復。第二,水的補充。水是人體的必需元素,運動過程中也會消耗身體中的水分,所以,職校學生在進行訓練時應該注重水分的補充。補水量的多少取決于學生的運動強度、運動時間以及外部的溫度環(huán)境等。另外,補水時應該注重保持體內水平衡和少量多次的原則。
三、小結
在培養(yǎng)職校學生中長跑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不能固守傳統(tǒng)的千篇一律的教學方式,要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身體及心理狀況,制定出不同的培養(yǎng)其長跑能力的方案。中長跑項目作為田徑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職校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提高學生長跑興趣和長跑能力兩方面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教師應該不斷總結、改善其中長跑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中長跑興趣和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耿義.有效促進中學生中長跑能力的相關因素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3):81-82.
[2]榮永杭.發(fā)展中長跑能力是提高學生體質的關鍵[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4,(2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