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玎
[摘要] 目的 針對小兒肺炎合并糖尿病,討論整體護理的實施方法和效果,為日后的臨床護理提供參考與指導。 方法 選擇2013年2月—2015年3月該院收治的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兒160例為研究對象,臨床應用抽簽的方法,將160例患兒隨機劃分為兩組,分別定義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患者80例。對照組患兒臨床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臨床實施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情況。 結果 經過臨床護理,觀察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8.75%,對照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度為7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fā)癥方面,觀察組患兒在發(fā)熱、血糖不穩(wěn)、呼吸道炎癥、感染等方面,患兒數量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針對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兒,臨床選擇實施整體護理,可針對患兒的臨床表現,選擇合理方法進行干預,減少患者的病痛,降低并發(fā)癥概率,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及預后質量。建議在今后的臨床護理中,將整體護理推廣應用。
[關鍵詞] 肺炎;糖尿病;小兒;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3(a)-0182-03
從臨床上來分析,小兒肺炎是比較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而糖尿病患兒受到高血糖的影響,很容易并發(fā)肺炎,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近年來,肺炎并糖尿病患兒的數量,表現為持續(xù)增加的趨勢,對患兒本身及家屬,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臨床存在較多的死亡病例。為此,除了要針對患兒實施有效的治療外,還應對患兒給予有效的護理措施,一方面穩(wěn)定患兒的病情,另一方面減輕臨床的痛苦,控制并發(fā)癥概率,促使患兒能夠更好的康復。在此,該研究主要針對小兒肺炎合并糖尿病,討論實施整體護理的方法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5年3月該院收治的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兒160例為研究對象,臨床應用抽簽的方法,將160例患兒隨機劃分為兩組,分別定義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患者80例。兩組患兒在臨床診斷中,均確診為糖尿病?;純喝朐簳r,臨床表現為精神萎靡、肺部濕羅音明顯,經過X線檢查,患兒的肺部存在明顯的斑片狀陰影。兩組患兒無誤診、漏診。觀察組:該組患兒中,男56例,女24例;患兒年齡范圍在2~1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1.7)歲;患兒糖尿病病程為6~16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7.1±2.1)個月。對照組:該組患兒中,男57例,女23例;患兒年齡范圍在3~1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7±1.6)歲;患兒糖尿病病程為7~17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7.4±2.5)個月。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臨床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臨床實施整體護理,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護理情況。兩組患兒在入院治療后,均給予對癥治療的方法,針對患兒實施抗生素治療、排痰治療、降溫治療等等。
1.2.1 對照組 該組患兒于臨床實施常規(guī)護理:第一,針對患兒的血糖情況進行有效監(jiān)測,按時記錄患兒的臨床表現,發(fā)現問題及時報告醫(yī)師。第二,針對患兒開展口腔護理,每次用餐后,進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潔。第三,針對患兒開展用藥護理,嚴格按照醫(yī)囑用藥,用藥后觀察患兒的表現,發(fā)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用藥,并報告醫(yī)師處理。
1.2.2 觀察組 該組患兒于臨床實施整體護理,具體方法如下:第一,針對患兒實施發(fā)熱護理。小兒肺炎雖然是常見病,但在發(fā)作過程中,仍然會給患兒帶來嚴重的傷害。為此,要針對患兒開展個體化的發(fā)熱護理,注意患兒的體溫變化情況。倘若患兒的體溫表現為持續(xù)性的升高,應加強體溫的檢測頻率,保持在1 h/次;患兒于24 h內,倘若不再發(fā)熱,則改為1次/d的檢測頻率。當患兒的體溫在38.5℃以上時,應同時使用藥物降溫、物理降溫,促使患兒的體溫緩慢下降,避免出現驟然下降的情況。注意患兒是否具有出汗較多的情況,及時為患兒進行補液處理,更換干凈衣物[1]。
第二,注意患兒的血糖檢測。肺炎并糖尿病患兒,必須充分關注患兒的血糖變化情況。護理人員在日常的工作中,應根據患兒的表現,每天定時進行血糖檢測;患兒的三餐前后,也要進行血糖檢測。當發(fā)現患兒的血糖表現為異常升高時,應針對患兒實施胰島素治療。另一方面,需針對患兒的血pH值進行充分的檢測,避免出現酮癥酸中毒的情況[2]。
第三,針對患兒呼吸道進行干預。肺炎并糖尿病在護理過程中,呼吸道護理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出現異常會對患兒造成極大的威脅。一般而言,每天應增加患兒的排痰次數,保持在1~2次之間。叮囑患兒家屬,幫助患兒多飲水,以此來降低痰液的粘稠度。護理人員應與患兒家屬進行聯(lián)合,有效教育患兒選擇正確的排痰方式。當排痰遇到嚴重的阻礙時,可選擇霧化吸入治療的方法,注意無菌操作。當患兒出現缺氧的情況時,需及時應用吸氧治療,可選擇鼻導管或者是面罩霧化給氧的方法來完成,在氧流量的控制方面,鼻導管需控制在0.5~1/L之間,面罩霧化需控制在2.0~4.0/L之間,密切觀察患兒的呼吸狀態(tài)[3]。
第四,針對患兒實施心理護理。肺炎并糖尿病的病程很長,每次發(fā)作所帶來的痛苦都是非常嚴重的。為了能夠幫助患兒更好的穩(wěn)定疾病,必須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首先,必須對患兒家屬的心理進行干預,樹立康復的信心,通過家屬傳導給患兒正確的思想和觀念,消除患兒的消極心理,保持快樂、積極的狀態(tài);其次,應與患兒多溝通,多做游戲,向患兒列舉其他患兒成功的案例,促使患兒提高與疾病抵抗的信心,加強護理的依從性;最后,向患兒報告一些積極的消息,讓患兒感受到自己在康復,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
1.3 觀察指標
在該研究中,主要對兩組患兒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臨床設定滿意、一般、不滿意3項標準。滿意:患兒經過臨床護理后,身體康復理想,未出現嚴重并發(fā)癥,家屬照顧積極,未出現護患糾紛。一般:患兒經過臨床護理,臨床存在輕微并發(fā)癥,發(fā)熱、呼吸道炎癥等得到有效處理,未對患兒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家屬與護理人員出現輕微糾紛,最終得到有效解決。不滿意:患兒經過護理,臨床各項表現依然嚴重,患兒的痛苦程度較高,未得到有效的護理干預,家屬與護理人員糾紛嚴重,雙方矛盾突出。另一方面,針對兩組患兒的并發(fā)癥人數進行統(tǒng)計,并發(fā)癥類型具體包括發(fā)熱、血糖不穩(wěn)、呼吸道炎癥、感染。
1.4 統(tǒng)計方法
在該研究中,應用SPSS13.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應用t進行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滿意度
經過臨床護理,觀察組患兒臨床滿意43例(53.75%),一般36例(45.0%),不滿意1例(1.25%),滿意度為98.75%;對照組患兒臨床滿意32例(40.0%),一般24例(30.0%),不滿意24例(30.0%),臨床護理滿意度為70.0%,兩組患兒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對比[n(%)]
2.2 并發(fā)癥
針對肺炎并糖尿病患兒實施護理后,兩組患兒在并發(fā)癥方面對比明顯。觀察組患兒發(fā)熱2例(2.5%),血糖不穩(wěn)1例(1.25%),呼吸道炎癥3例(3.75%),感染2例(2.5%)。對照組患兒發(fā)熱6例(7.5%),血糖不穩(wěn)5例(6.25%),呼吸道炎癥8例(10.0%),感染9例(11.25%),兩組患兒臨床并發(fā)癥比較顯著(P<0.05),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
表2 兩組患兒并發(fā)癥對比[n(%)]
3 討論
當前,小兒肺炎并糖尿病患兒的數量不斷增加,臨床治療手段也在豐富。但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肺炎并糖尿病患兒在治療過程中,護理所產生的作用也是非常突出的。相對而言,護理貫穿于治療的始終,并且對肺炎并糖尿病患兒的作用較大。如果未能對患兒開展有效的護理干預,勢必導致患兒的臨床病痛增加,針對預后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比較大。因此,針對肺炎并糖尿病患兒,研究有效護理方案,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整體護理的優(yōu)勢
肺炎并糖尿病患兒與一般患兒有所不同,無論是肺炎還是糖尿病,對患兒造成的損傷都比較嚴重,在兩種疾病共同作用下,患兒的康復難度較高。通過對患兒實施整體護理,可進一步減少患兒的病痛,提高康復水平。從該研究的結果來看,經過臨床護理,觀察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8.75%,對照組患兒臨床護理滿意度為7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并發(fā)癥方面,觀察組患兒在發(fā)熱、血糖不穩(wěn)、呼吸道炎癥、感染等方面,患兒數量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針對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兒,臨床選擇實施整體護理,可針對患兒的臨床表現,選擇合理方法進行干預,減少患者的病痛,降低并發(fā)癥概率,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及預后質量。建議在今后的臨床護理中,將整體護理推廣應用。
整體護理在實施過程中,優(yōu)勢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施整體護理后,無論是護理的細節(jié)還是護理的重點,都能得到較好的把握,可根據患兒的臨床表現,選擇實施合理的護理方案,確保患兒的生活質量提高。第二,整體護理相對于常規(guī)護理,其在護理實施的過程中,表現為不斷變化的狀態(tài),并非單一的實施護理措施,在發(fā)熱護理、呼吸道護理等方面,均會實施全面的措施,確?;純旱玫饺娴谋Wo。第三,整體護理針對患兒表現的記錄比較健全,且記錄的頻率較高,為患兒的臨床病情分析和護理手段的配合,提供了準確的參考和指導。
3.2 整體護理實施的注意要點
肺炎并糖尿病患兒是臨床上的重點護理對象,為進一步減少患兒的病痛,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和預后質量,應在多方面對患兒的情況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護理的角度來分析,整體護理雖然是一項有效的護理方式,但考慮到護理覆蓋范圍較大,因此日常工作難免會出現差錯和遺漏。所以,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必須掌控好整體護理的實施要點,從本質上提高護理水平,為肺炎并糖尿病患兒的護理,提供更多的保障。
該研究認為,整體護理日后的應用過程中,注意要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預防感染護理。護理人員應做好各項感染的預防干預措施首先,應為患兒準備消毒后的柔軟、干燥被褥、枕套;其次,提醒家屬每日為患兒擦洗身體,更換干凈、干燥的衣物,務必保證皮膚清潔;再次,做好每日口腔護理,4次/d用生理鹽水為患兒擦拭口唇、口腔;最后,每日進行會陰護理,防止出現泌尿系統(tǒng)感染。第二,日常護理。糖尿病患兒飲食禁忌較多,肺炎治療期間更要清淡飲食,護理人員要根據患兒血糖情況、肺炎情況、近日飲食狀況等,為患兒編制飲食計劃,規(guī)定飲食時間、食量等,便于家屬準備飲食。同時,鼓勵患兒治愈后,每日進行有氧體育鍛煉。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并糖尿病實施整體護理后,患兒的臨床表現積極,各項病癥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出現惡化的概率降低。針對肺炎合并糖尿病患兒,有效應用整體護理后,可充分降低并發(fā)癥的概率,減少患兒的病痛,提高患者的康復概率,針對生活質量提升、預后質量鞏固,均具有較大的積極意義。日后,應對整體護理開展深入研究、分析,與患兒客觀情況相互結合,選擇差異化的方法實施,確?;純韩@得全面的保障,爭取幫助患兒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王美燁. 兒童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統(tǒng)感染微生物的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2014,21(12):37.
[2] 李新艷,陳雪,楊戈,等.青少年型糖尿病的研究進展[J]. 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24(5):133-138.
[3] 劉瑩,鞏純秀,吳迪,等.53例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合并感染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1,23(4):1972-1975.
[4] 高帥.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6):55.
[5] 謝雪珠.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中人性化護理的應用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12):73.
[6] 趙紅霞.糖尿病患者合并醫(yī)院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特點觀察[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59.
[7] 梁春華.60例小兒肺炎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藥物與人,2014(8):101.
[8] 康英.優(yōu)質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5):33.
(收稿日期:2015-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