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小麗
【摘要】語言之美,不僅在于口說,更在于閱讀。閱讀理解題型在高考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是歷屆高考的重中之重,也是眾多高考學子英語復習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版塊,因此,如何攻克閱讀理解這座大山是每個學子共同面臨的任務。教師在教學中忌以生搬硬套,咬文嚼字教學,這不僅不能展現(xiàn)語言的魅力,而且生硬的教學方式將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應當放開傳統(tǒng)教學的桎梏,努力開拓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使學生真正體驗到閱讀之美,在閱讀中更好地理解文化與知識的內涵。
【關鍵詞】高中英語 英語教學 閱讀理解
一、加大詞匯攝取量,提高閱讀的精準性
詞匯是文章的組成細胞,一位語言學家說過,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詞匯量,即使不用語法知識,也可以輕松地進行閱讀理解和語言表達??梢娫~匯在日常考試與學習中的重要性。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詞匯量越大的學生,閱讀的準確性越高,解題的正確率就越大。而要將通過高考這道大關,取得優(yōu)異的英語成績,學子們必須要掌握至少4000的詞匯量。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背單詞的習慣,除了大綱必備的詞匯之外,還要額外儲備一定的超綱詞匯,這對學生的詞匯量儲備,閱讀運用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常用詞匯、重點詞匯,不僅在考試中屢屢現(xiàn)身,有時更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句型中出現(xiàn),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語義。切忌死記硬背,要將難解的單詞放在一定的情境與段落里理解,理解語言的千變萬化。
二、擴展文化視野,提高文化背景
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完美的英語教學結合了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使二者有機統(tǒng)一,相互結合。精確而流利的閱讀是一個互動的過程,要在有效的時間內迅速閱讀與理解一篇文章,既快速有效,又靈活精準,這要求閱讀者的認知與文化水平與必須與文章相呼應,且具備一定的背景知識。如在下面的例句中,
But in keeping with our examination of southern intellectual life, we may consider the original Puri-tans as carries of European culture adjusting to New word circumstances.(但是為了與我們對美國南部地區(qū)精神生活的考察相一致,我們可以將這些最初的清教徒移民視為歐洲文明的使者,他們在適應新大陸的環(huán)境。)如果不具體歐洲清教徒移民的歷史知識,將不能理解此句的含義,更不能理解此處“carries”一詞的名詞用法的意義。
閱讀者要熟悉西方語言文化的各種場景,將讀取的信息有效,精準地輸入大腦,并運用儲備的背景知識來理解文章的含義。因此,在教學中要將拓展背景知識作為一項專題來練習與指導。背景知識的拓展,涵蓋中西方文化、社會、生活、習俗等的方方面面,是一個系統(tǒng)而龐大的工程,必須要從小處和細節(jié)入手,重在積累,重在堅持。具備豐富而淵博的文化知識,將幫助學生在閱讀理解面前一覽眾山,分外輕松。
三、精品譯文,理解中西語言特色
優(yōu)美的譯文,不僅在中文領域備受欣賞,在英語的語言世界里更是備受矚目的瑰寶。常讀多讀英文美文,不僅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語感,更可以更深刻地領會西方語言之美,領略西方語言的語言特色。許多句子與詞匯的意義,常在閱讀時字里行間其義自現(xiàn),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常要求學生將教材中的重點段落達到背誦的要求,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英語閱讀的文章內容包羅萬能象,文章形式千變萬化,但總體歸納起來日常的閱讀形式總體以記敘文、說明文和議論文這三種體裁形式展現(xiàn)最多。記敘文多分為故事或人物傳記,在結構上通常由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為組成部分;說明文多以自然科學領域的資料為主,在結構上,通常分為引言、正文和結尾這三部分;議論文多用在多方對比與觀點的考究上,因此文章的邏輯性很強。了解這些常見的文章體裁,將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結構。
中西方語言風格迥異,不僅在語言文化、表達習慣上有所不同,而且在語句的語氣、使用環(huán)境、句式的結構與段落的層次方面存在根本的差異。中文語言通常一詞多義,一字多義,具有很高的概括性與綜合性,而英文則通常是一詞一義,但詞的分類較為豐富。中文語言的形象性更強,而英語的符號性更強。中文講究情感與綜合性,而英語則多注重文字的單身推理性。了解這些語言使用的差異,對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改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速度
在考試中,速度意味著單位時間內可以取得更多的分數(shù),尤其是在面對難解的閱讀理解時,更不能在一個費解的詞匯或段落上耗費太久的時間。要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首先統(tǒng)領全局,通讀全文,領略文章主旨,其次再精讀重點段落,縷清段落現(xiàn)段落間的邏輯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粗中有細,細中有粗地閱讀策略。同時要帶著問題地閱讀,使閱讀更具針對性,也可使問題的解答更為迅速。要提高閱讀的速度,就要在平時的訓練中養(yǎng)成快速閱讀的習慣,有意識地鍛煉自己目光掃描文安的速度,迫使大腦以一定的效率接收文章的信息,領悟文章所表達的信息。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平時考試甚至是高考時的時間與節(jié)奏,保證閱讀的精確與高效。
參考文獻:
[1]雷芳.高中英語閱讀障礙分析及對策研究.2005.
[2]鹿寧.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研究.2007.
[3]李晴紅.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視角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實證研究.2011.
[4]金敏.語篇分析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