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龍香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靜脈麻醉鎮(zhèn)痛法在患者胃鏡檢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及護理措施。方法:將2014年7月-2015年4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消化內科接受胃鏡檢查的264例患者納入本研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將本組患者分為靜脈麻醉組(n=132)與對照組(n=132),前者在胃鏡檢查前均采用靜脈麻醉鎮(zhèn)痛法,藥物選擇咪達唑侖與地西泮,后者采用常規(guī)麻醉法,并采用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措施,統(tǒng)計患者鎮(zhèn)靜情況、遺忘程度與滿意度。結果:靜脈麻醉組患者在疼痛評分與滿意度上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麻醉組患者均在3~10 min內完成胃鏡檢查,無1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在檢查結束后的3~6 min后,神志均順利恢復。在鎮(zhèn)靜程度上,有112例患者屬于2級,在遺忘程度上,114例患者完全遺忘,在滿意度上,93.3%的患者表示滿意。結論:對于胃鏡檢查患者,檢查前采用靜脈麻醉鎮(zhèn)痛法安全、有效,可以有效降低的胃鏡檢查患者的應激反應,提升了檢查的依從性。為了提升用藥效果,需要輔以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措施,控制好藥量,密切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
【關鍵詞】 靜脈麻醉鎮(zhèn)痛法; 胃鏡檢查; 應用效果; 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 R57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9-0153-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9.086
胃鏡是診斷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診斷準確性非常高,但是,若采用普通胃鏡,往往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惡心、嗆咳、嘔吐、咽喉疼痛等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著患者的身心健康,致使部分患者對胃鏡檢查產(chǎn)生畏懼心理[1]。近年來,筆者所在醫(yī)院對于消化內科收治的接受胃鏡檢查的患者采用了靜脈麻醉鎮(zhèn)痛法,并采用了科學的護理措施,有效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現(xiàn)將鎮(zhèn)痛方式與護理措施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4年7月-2015年4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消化內科接受胃鏡檢查的264例患者納入本研究,其中男121例,女143例,年齡56~83歲,平均(67.9±8.1)歲,體重41~83 kg,平均(59.7±3.8)kg,在基礎疾病上,高血壓112例,冠心病98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65例。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將本組患者分為靜脈麻醉組(n=132)與對照組(n=13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會影響試驗結果,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
1.2.1 準備方式 在接受檢查前,要求患者禁水、禁食8 h,詳細記錄患者病史、鎮(zhèn)靜藥物使用史、飲酒史與藥物過敏史,統(tǒng)計患者體重,記錄其心率、神志、血氧飽和度、呼吸情況,及時建立起靜脈通道,應用2%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患者咽喉。
1.2.2 麻醉措施 靜脈麻醉組:麻醉時患者采用左側臥位,將衣領松開,若患者有假牙,則提前取出,使用牙墊,在接受檢查前10 min注射0.05 mg/kg咪達唑侖與0.06 mg/kg的地西泮,前者采用生理鹽水稀釋,后者直接采用原藥進行靜脈推注,推注過程中嚴格控制好給藥速度,待患者進入到睡眠狀態(tài)之后即可進行胃鏡檢查,檢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與呼吸變化情況。如果患者發(fā)生干嘔、躁動等不良反應,可以適當增加用藥劑量,讓患者處于安靜狀態(tài),以便順利完成檢查過程。對照組:在檢查前30 min使用阿托品與苯巴比妥鈉進行肌肉注射,阿托品用量為0.5 mg,苯巴比妥鈉用量為0.1 g,麻醉方式同靜脈麻醉組。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1.3.1 鎮(zhèn)靜效果 鎮(zhèn)靜效果采用Ramsay分級法進行判定,分為0級、1級、2級、3級、4級,其中0級為患者清醒;1級為困倦,但是各項反映良好;2級為入睡,但是易喚醒;3級為喚醒困難,但是存在睫毛反射;4級為患者入睡,且睫毛反射消失。
1.3.2 遺忘程度 遺忘程度分為無遺忘、部分遺忘、完全遺忘三種類型,無遺忘即術后患者可以記憶起胃鏡檢查過程;部分遺忘即患者術后對于胃鏡檢查過程中的部分不良反應遺忘;完全遺忘即患者蘇醒后完全遺忘內鏡操作過程[2]。使用VAS疼痛法評估兩組鎮(zhèn)痛效果,0~3分為優(yōu)、4~6分為滿意、7~9分為有效、10分為無效,分數(shù)越低,鎮(zhèn)痛效果越好。此外,滿意評價分為滿意與不滿意,統(tǒng)計患者對于此次檢查的滿意程度。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2.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靜脈麻醉組患者在疼痛評分與滿意度上明顯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靜脈麻醉組患者均在3~10 min完成胃鏡檢查,無一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在檢查結束后的3~6 min,神志順利恢復。在鎮(zhèn)靜程度上,112例患者屬于2級,在遺忘程度上,114例患者完全遺忘,在滿意度上,93.3%的患者表示滿意。靜脈麻醉組患者鎮(zhèn)靜情況、遺忘程度與滿意度情況,詳見表2。
3 討論
胃鏡是現(xiàn)階段診斷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胃鏡檢查會對受檢者造成機械刺激,導致受檢者體內兒茶酚胺水平顯著升高,很多患者在胃鏡檢查中會發(fā)生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等一系列的心血管反應,還有部分患者由于檢查過程出現(xiàn)躁動致使檢查不得不中止[3]。對于接受胃鏡檢查的患者,采用靜脈麻醉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提升檢查依從性,還可以降低腦血管意外事件發(fā)生率。地西泮是長效苯二氮類藥物,有著顯著的抗焦慮效果,咪達唑侖為短效苯二氮類藥物,半衰期短,可以迅速誘導患者進入睡眠狀態(tài),且不會積蓄在體內,將兩種藥物合用可以起到良好的協(xié)同效果,降低了胃鏡檢查患者的應激反應,提升了檢查的依從性[4]。
本研究顯示,靜脈麻醉組患者在疼痛評分與滿意度上,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靜脈麻醉組患者均在3~10 min完成胃鏡檢查,無一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在檢查結束后的3~6 min,神志均順利恢復。在鎮(zhèn)靜程度上,有112例患者屬于2級,在遺忘程度上,114例患者完全遺忘,在滿意度上,93.3%的患者表示滿意。
筆者認為,對于此類患者,還要采用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措施,在術前,護理人員要協(xié)助醫(yī)師準確計算用藥劑量,看患者是否存在嚴重并發(fā)癥,根據(jù)情況確定藥量,在麻醉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協(xié)助患者固定好牙墊,避免患者進入深度睡眠后吐出牙墊咬損胃鏡,同時,護理人員要熟悉整個操作流程,配合好醫(yī)師的檢查,觀察好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看是否出現(xiàn)呼吸暫停、低血壓、驚厥等不良反應,若出現(xiàn)異常,要及時協(xié)助醫(yī)師處理[5]。在檢查結束后,根據(jù)患者神志恢復情況呼喚其姓名,在患者完全清醒之后取出牙墊,叮囑其臥床30 min,保持左側臥位,避免出現(xiàn)窒息和嗆咳的問題,在患者神志完全清醒且呼吸、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穩(wěn)定后方可離院。
參考文獻
[1]張藝鳳,盧榮軍.丙泊酚復合芬太尼靜脈麻醉輔助胃鏡檢查的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14(11):275-276.
[2] Cechvala M M,Christenson D,Eickhoff J C,et al.Sedativepreference of families for lumbar Puncture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eukemia:Propofol alone or Propofol and fentanyl[J].JPediatr Hematol Oncol,2008,19(21):392-394.
[3]王仲玉,傅漢中.咪唑安定與芬太尼配伍在老年患者胃鏡診療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0,17(11):618-619.
[4]孟銳,趙鴻雁,徐建軍,等.咪達唑侖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中遺忘作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0(13):362-364.
[5] Pambianco D J,Whitten C J,Moerman A,et al.An assessment of comPuter assisted pers onalized sedation:a sedation delivery system to administer Propofol fo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J].Gastrointest Endosc,2008,27(10):610-611.
(收稿日期:2015-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