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龍
“年輕時怕寂寞,年老時望獨處?!?/p>
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朋友寫的這句話,心里很酸。我特別能理解一個人隨著自己長大,對獨處的渴望。隨著有了事業(yè),有了團隊,責任感強了,獨處的時間也就少了。那時,總會在夜深人靜時想起當時的年少輕狂和對未來的無限向往。
寂寞是最好的增值期。
我記得一個朋友前些時間在準備一個英文辯論比賽,因為需要查閱大量資料,背誦大量專有名詞,于是,很愛玩兒的他,竟然三個多月電話打不通。后來,我才知道,他去了個安靜的地方租了間房子,每天除了查資料就是對著墻一遍遍地自己跟自己用英文對話。搞得后面都快人格分裂了。幸運的是,那年辯論賽,他拿了最佳辯手。
他說,只有偏執(zhí)狂,才能創(chuàng)造卓越。而我說,因為那些寂寞時光,才創(chuàng)造出卓越的他。
這世界上很多牛掰的事情,都是一個人在寂寞或饑餓時想出來的,團隊合作很重要,但合作細節(jié)、分工明細和目標計劃都是一個人在寂寞中想出來的。
當老師那幾年,遇到過很多人蓬頭垢面地準備考試,這段時間,他們切斷了外界的干擾,離開了無用的社交,每天早出晚歸去圖書館占位,喝著咖啡等提神飲料去聽老師講課,甚至打電話都成了奢侈,只是偶爾跟父母報個平安。在幾個月的寂寞時光后,他們拼了命,盡了興,結(jié)果都不差。
人不應(yīng)該怕寂寞,而應(yīng)該怕浪費了寂寞的時光。
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只“程序猿”,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去年辭職,一年沒有找工作,我們都特別擔心他的狀態(tài),吃飯的時候會關(guān)心地問,你什么時候找工作???
他笑著說,不著急。
我問,為什么不著急???
他說,我還有點存款,夠扛一年。
我繼續(xù)問,那也不能這么作死吧,花完了呢,至少應(yīng)該先找個工作干著唄?
他搖搖頭說,真不著急,試問,人生有多少時間可以這樣什么事情也不做呢?
我沒有說話,我們也許久沒了聯(lián)系,一年后,我才知道他的厲害:這一年的gap year,他考了駕照,健身減肥20斤,讀了100多本書,自考了注冊會計師,從此成功轉(zhuǎn)行。
走入社會后,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所有成功的大牛們都有一個特點,他們珍惜時間,他們會利用寂寞的時光打造出一個更好的自己,而不會在寂寞的日子里打開微信瘋狂地點贊、搖一搖。所以,不用羨慕那些在臺上熠熠生輝的人,也不用羨慕那些在其他領(lǐng)域叱咤風云的人,他們不過是在沒人的時候,耐住了寂寞,自然,也就能在今后享受得起繁華。
愿我們都能耐住寂寞,用好升值期,成為更好的自己。
(摘自作者新書《你所謂的穩(wěn)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
【觀點引路·忍耐寂寞】
“年輕時怕寂寞,年老時望獨處。”正如文中所說,大多數(shù)年輕人,都熬不過人生最寂寞的時光,那時,我們總渴望被熱鬧圍繞,有人陪伴?;蛘呶覀兞晳T得過且過,任時光流逝而不去珍惜,最終浪費了讓自己最能增值的時機。沒有經(jīng)歷過最孤獨的時光,又怎能學會一個人學習,又怎能變得熠熠生輝?終有一日,我們會懂,學會忍耐寂寞,是人生的必修課,也是一種修行。
【觀點引路·獨處的力量】
作者在文中描寫了一個朋友為了一場英文辯論比賽,足足消失了三個月,他一個人玩命地練習,最終獲得了成功。其實,這就是獨處的力量,獨處可以讓我們的內(nèi)心平靜,可以讓我們極度專注,從而獲得強大的力量。每個人成功的背后,一定有一段獨自相處的時光,正是這段平靜而努力的時光,讓我們獲得了飛一般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