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Hebaum
在去年的紐博格林24小時耐力賽上,來自奧迪亞洲客戶賽車的四位車手——馬來西亞車手熊龍(Alex Yoong)、中國內(nèi)地車手程叢夫(Franky Cheng)和香港車手李英健(Marchy Lee)、唐偉楓(Shaun Thong)首次組隊參加這一著名的耐力賽事。在這次的“初體驗”中,四位車手在150支車隊中取得第12名的成績。而今年,四人再度駕駛奧迪R8 LMS賽車出征綠色地獄。但遺憾的是,今年的比賽對于這支亞洲車隊來說顯得頗為艱辛。
在排位賽中,幾位車手嘗試做出最好的圈速,不過幾圈過后并不順利。熊龍在技術(shù)避讓前方失控車輛時撞上路障,賽車懸掛受損,最終10號賽車并未獲得比去年更理想的排位成績。
周六,比賽正式開始,程叢夫率先駕駛10號奧迪賽車從第37位發(fā)車,并一路超越對手,但比賽開始還不到一個小時便突然遭遇暴雨和冰雹,賽道已經(jīng)沒有繼續(xù)比賽的條件,主辦方只能出動紅旗,叫停比賽長達三個小時。
就在唐偉楓即將結(jié)束他的賽程之前,賽車被一輛偏離賽道的對手賽車沖撞。所幸隨后10號奧迪R8 LMS賽車還可以繼續(xù)參賽,并由熊龍接管。午夜剛過,熊龍(Alex Yoong)駕駛的10號奧迪R8 LMS戰(zhàn)車不幸打滑旋轉(zhuǎn)撞上路障,這支紐博格林唯一的全亞洲車手陣容遺憾退賽。
受到嚴酷天氣的影響,盡管投入了九輛全新奧迪R8 LMS賽車,但其中僅有五輛順利完賽。來自比利時Audi Club Team WRT的2號賽車在所有參賽奧迪賽車中成績最好,由車手Robin Frijns、Stuart Leonard、Edward Sandstr?m和Frédéric Vervisch取得第八名,也是今年奧迪車隊的最好成績。
受奧迪之邀請前往紐博格林觀賽,此行除了看比賽,更有機會在紐博格林賽道試駕奧迪R8跑車。盡管在這條難度極高的傳奇賽道上駕駛這臺新款跑車已是極為過癮的事情,但更令人興奮的是在現(xiàn)場上萬車迷的注目下感受一把當賽車手的感覺。除了奧迪R8跑車,奧迪性能車系列中最重要的幾款新車RS6、RS3和SQ5也在這次媒體試駕中亮相。RS6配備了4.0升渦輪增壓發(fā)動機,最大馬力605馬力,最大扭矩750牛·米,百公里加速3.7秒,極速可達305公里每小時。在德國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我駕駛一臺RS6以26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駛,來自發(fā)動機的動力仍舊非常充沛。車身更為緊湊的RS3則更加靈活和富有駕控樂趣。這款車搭載了367馬力的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由于車身更輕,超車時的感受比RS 6更靈活。相比之下,SQ5這臺高性能SUV除了動力方面的表現(xiàn)較Q5全面提升,這臺車同樣也非常實用,能兼顧多人出行的需求。3.0升V6雙渦輪增壓發(fā)動機的動力表現(xiàn)同樣可觀,340馬力的輸出足夠我們在德國蜿蜒的山路上瘋一把。
除了在北環(huán)賽道的試駕環(huán)節(jié),參觀奧迪R8生產(chǎn)工廠也是此行的最大的收獲。這個位于法蘭克福西北部Neckarsulm 的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工廠配備了全自動化生產(chǎn)線,內(nèi)部極為明亮、潔凈,R8跑車和RS系列車型的生產(chǎn)就是在這座未來感極強的工廠中完成。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一臺定制R8賽車的生產(chǎn)和組裝大致需要5-6天的時間,噴涂步驟最為耗時,大致需要2-3天,之后再將完全干透的車身組件運回工廠進行組裝。此外,質(zhì)量控制也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個最后的步驟由檢測機器人和經(jīng)驗豐富的工程師共同完成。此外,這里也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新車交付中心,每天前來Neckarsulm 提車的車主超過150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