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燁青++鄭東麗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所有家庭和老師最關注的問題,在這些年和家長的不斷溝通和孩子的接觸中我感悟到:不管是從做家長的角度還是做老師的角度,都讓我羞愧萬分。很多自認為不錯的年輕家長和我們這些像模像樣的教育工作者的行為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傷害和為他們創(chuàng)設所謂“優(yōu)越”的環(huán)境是如何與真正的快樂成長背道而馳的。越來越多與自然不相協(xié)調(diào)的復雜教育讓孩子們過早承擔了本該不屬于他們的壓力,失去了最快樂、幸福的童真年代。
一、為孩子累積簡單的快樂,遠離“攀比中的競爭”
“兒時不競爭,長大才勝出”這樣的觀點如同一個悖論,可能挑戰(zhàn)了大家的習慣。競爭促進進步,現(xiàn)在的社會時時、處處都透著競爭,不說遠處的職場,近處孩子們的生活中也無時不在。孩子吃飯慢了,家長很自然會說:“你快點呀,誰誰誰都比你要快!”幼兒園午睡,孩子們不肯安靜,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比比誰先睡著,起床后獎勵小紅花!”家長看到孩子的作品展,在欣喜之余是拿自己孩子的作品和別人去比:“寶貝,你的作品不錯,但是××的比你顏色更鮮艷?!薄@些或許是我們平時無意間就流露出來的行為,它就是一種習慣,一種在這個社會環(huán)境中造就的特殊習慣?,F(xiàn)在我們又將把自己的這種習慣強加到孩子身上,讓他們忽略了事情發(fā)展中自己所收獲的那份成長和快樂,只注重結果。孩子還小,凡事都聽大人的,但是我們應該明白,童年的主要任務是快樂。
我記得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孩子,處處表現(xiàn)都很優(yōu)秀。一直以來家長引以為榮,孩子的自我感覺也很棒。一次我們玩搶凳子游戲,一輪輪下來,他一直堅持到了最后,但是最后那輪他輸了。游戲結束后,他哭得很傷心,當我問他為什么時,他說:“我輸了,我爸爸媽媽說不能輸?shù)?,我應該再快一點?!币粋€不到六歲的孩子給我這樣一個答案,讓我有些不知所措,是該表揚他的好勝心還是該反思我們自己平時的行為。孩子不會撒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的眼淚和回答是我們成人平時推波助瀾而成的,在他的眼淚和回答后面折射出來的就是現(xiàn)在孩子所處的環(huán)境。所以請還孩子一個簡單而質(zhì)樸的環(huán)境吧,讓他們擁有快樂的童真,享受簡單的幸福,累積點滴的收獲,遠離“攀比中的競爭”給他們帶來的傷害。
二、讓孩子不斷體驗快樂,遠離“定式化的習慣”
中國有句老話,“三歲看到老”說的就是習慣,好習慣終身受益,這是老祖宗千百年來總結出的經(jīng)驗之談,肯定錯不了。所以從小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成了家長和老師的重要“任務”。大家都為孩子們定下了很多好習慣的標準,并無時不刻提醒孩子們不能這樣,不能那樣。殊不知,你們所定的這些標準和別人的標準一致嗎?你為A習慣定的標準和B習慣定的標準有沖突嗎?你們定的這些標準孩子能承受嗎?你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你又為他們樹立了什么榜樣呢?
建構區(qū)里材料亂七八糟,媛×跑去撿這些東西,而瑩×卻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媛×說:“你不要亂撿,你先把牛奶罐放到那個大筐子里?!辨隆琳兆隽耍墒菦]兩分鐘瑩×又大聲呵斥:“不對,這牛奶罐應該立著放,我媽媽家里都讓我這樣放的?!辨隆敛灰?,還是繼續(xù)自己的整理方式,瑩×生氣地過來拉筐子,于是媛×扭頭小聲說:“上次老師說過一個一個躺著放也是可以的?!爆摗烈宦犑恰袄蠋煛闭f的,也就罷了。短短幾分鐘的整理時間里,從面部表情可以看出瑩×不但不快樂,而且情緒十分緊張并帶著一些氣憤。媛×則相反,她在整理的過程中一邊玩一邊整理,偶爾還會哼哼小曲,感覺十分滿足與幸福。其實媛×表現(xiàn)得比瑩×更棒,他不僅幫老師整理了建構區(qū),還收獲了快樂和幸?!,摗恋倪@種表現(xiàn)來自于老師和家長在整理玩具這件事上的標準不統(tǒng)一和成人平時行為對她的榜樣效應。所以我們在注重培養(yǎng)他們良好習慣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了自己的舉動給他們帶來的榜樣作用。請讓孩子不斷嘗試吧,讓他們在不斷嘗試中收獲經(jīng)驗,在積累經(jīng)驗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為習慣做好鋪墊。不要讓那些“定式化習慣”打擾他們享受成長路上的美麗風景。
三、讓孩子無拘無束感受快樂,徜徉于“自由的海洋”
偉大的教育學家盧梭說過:“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所不在枷鎖之中。”每個人都向往自由的天空,孩子也一樣。因為怕孩子摔倒,他們不能爬高;因為雞蛋營養(yǎng)豐富,所以必須吃;因為會影響視力,所以看電視不能超過20分鐘;因為……有太多的原因束縛了孩子們自由的感受快樂。不可否認,這些原因的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好。很多成人都認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所以從牙牙學語、姍姍學步開始就被這些“規(guī)矩”束縛起來了。如果我們能換個角度去執(zhí)行這些“規(guī)矩”,或許孩子們會更欣然接受。
蒙臺梭利認為:“讓孩子服從成人的意志,這是成人犯了最大最可恥的錯誤,這會產(chǎn)生一種后果,即兒童的膽怯?!蔽覀儜撨x擇相信孩子。有什么比信任更能表達對一個人的尊重呢?被尊重是人的天性,孩子也一樣,而不信任是不尊重的典型表現(xiàn)。我們要學會自我控制,學會無條件相信孩子,給他們自由翱翔的空間,自由的人才是自覺的,讓他們在自由的環(huán)境中無拘無束感受快樂。
尹老師在《最美的教育最簡單》一書中提到“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和“要讓孩子贏在終點線上”這兩句話,我相信家長都熟悉,只是它們并沒有必然的關系。前者是今天,后者是明天,大量的事實證明今天不輸并不是明天也不輸。恰恰相反的是:今天輸?shù)暮⒆娱L大后大部分都贏了!因為這些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們在最天真最無瑕的童年為自己的內(nèi)心積累了大量的快樂元素和幸福能量,為了明天的戰(zhàn)斗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所以請把那份簡單而美麗的快樂還給孩子吧,讓他們在這個豐富而又美麗的環(huán)境中快樂而幸福地健康成長。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