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環(huán)
她是阿富汗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會議長,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她叫法齊婭·庫菲。搜索她的名字時,總是會出現這個問題:法齊婭·庫菲還活著么?的確,對于法齊婭來說,生命隨時都可能終止。她的堅強無法形容,看過她的經歷,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中似乎都說不出有什么算作挫折……
在世界政壇中,有一位政要是這樣生活的:
上班路上子彈從耳邊穿過,下班路上隨時可能迎來以自己為目標的槍戰(zhàn),每一次走出家門都是一次死亡之旅,不知自己能否平安返回;
被塔利班分子視為眼中釘,無數次接到車底放定時炸彈的恐嚇,在路上被他們掃射;
不時看到身邊的樹木和房屋瞬間炸得粉碎,灰散滿天,一個人趟過遍布殘缺尸體的大街;
目睹路上的婦女被塔利班莫名鞭打,而她們的丈夫因為害怕馬上否認那是自己的妻子,當場休妻……
而這位政要是一個女人,她是阿富汗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會議長,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位;是阿富汗塔吉克族女權倡議者及女性政治家;她代表阿富汗最貧窮地區(qū)的利益,她叫法齊婭·庫菲。
搜索她的名字時,總是會出現這個問題:法齊婭·庫菲還活著么?
的確,對于法齊婭來說,生命隨時都可能終止。她的堅強無法形容,看過她的經歷,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中似乎都說不出有什么算作挫折……
父親只和她正面說過一句話,“滾出去”
1975年,在阿富汗東北部邊境的巴達赫尚省,一位傷心的母親在一座偏僻小山上的簡易木棚里,歷經30個小時生下一個女孩,這個女孩就是日后在阿富汗政壇大展拳腳的法齊婭。巴達赫尚省偏僻、荒蠻,是阿富汗最貧窮的地區(qū)。時至今日,依然保持著世界上最高的兒童死亡率。
女兒在人們眼里“毫無價值”,所以法齊婭的母親在懷孕期間就期待能生個兒子。但不幸的是,生下的卻是個女孩,且身子小小,皮膚烏青,很不健康。母親非常失望,便想讓她自生自滅。
她被母親放在毒辣的太陽下曬了一整天,嗓子都哭啞了,也沒一個人來……但,她竟然活了下來。母親也被法齊婭頑強的生命力給震驚了,最終將她留了下來。
不過,直到青春期,她的臉上還有被太陽灼傷的疤痕。
一出生,法齊婭就經歷了一次死里逃生,而她后來的人生也總是和死神擦肩而過。法齊婭出生在一個政治家族,父親瓦基勒·阿卜杜勒·拉赫曼是阿富汗國會議員,代表巴達赫尚省人民;祖父則是社區(qū)領袖、部落里的長老,在當地擔任公職。參與政治是家族的傳統(tǒng)和榮耀。
在阿富汗那個極端重男輕女的地方,男人娶個三妻四妾很正常,法齊婭的父親就娶過7個妻子,并有23個子女,她在家中排行19,而她的母親則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
在法齊婭的印象中,父親只和她正面說過一句話,而且還是“滾出去”。
她的母親雖是父親最寵愛的妻子之一,但遭到毒打也是家常便飯??梢韵胂?,在她的生存環(huán)境中,女人是多么沒有尊嚴。
即便如此,父親對政治的熱情還是給法齊婭留下深刻印象,并對她后來的政治生涯產生了深遠影響。
她自小就和其他姐妹不同,調皮搗蛋,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不到5歲就敢向堂兄叫板。
1978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在被占領時期,蘇聯扶持起來的阿明政權,對一切持不同政見者進行了打擊。法齊婭的父親也被這邪惡的政權所綁架,奉令去收服游擊隊,卻死在了游擊隊的槍口之下。
丈夫在監(jiān)獄遭受非人的待遇,并送了命
父親死了,家里的頂梁柱倒了,母親帶著她四處逃亡。后來,當警察局長的哥哥米爾沙卡伊把她們接到了喀布爾,才算安定下來。
這里的女孩可以上學讀書,這讓7歲的小法齊婭羨慕不已。她壯著膽子向母親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母親居然同意了。
而這件事也改變了她的一生。憑著自身的努力,法齊婭在內戰(zhàn)不休、時局緊張的20世紀90年代初,順利獲得喀布爾醫(yī)科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在她17歲那年,母親也永遠離開了她。
阿富汗政權瓦解、各方權力的爭奪讓喀布爾城內混亂不堪。也正是在這混亂的年代,法齊婭遇到了她未來的丈夫,喀布爾大學的講師哈米德,一個“善良的知識分子”。
細心、溫柔的哈米德讓法齊婭非常傾心,無奈哥哥以家境不夠富裕為由數次婉拒了他的求親。后來,二人歷經坎坷終成眷屬,誰知剛步入婚姻一個星期,哈米德就被塔利班投入監(jiān)獄,目的是為了找到法齊婭從政的哥哥。
哈米德兩度入獄,在那里遭受了非人的待遇,以致患上了肺結核,并最終要了他的命。而此時,法齊婭已經是兩個女孩的母親。
在哈米德身陷囹圄時,法齊婭為了救出丈夫四處奔走,也因此進入了父親的政治圈子,在人脈上有了初步的積累。
1998年,她在一家孤兒院工作期間,認識了一些聯合國官員,為其日后參與政治活動提供很多幫助。不久,法齊婭便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辦事處擔任第二負責人,協助女性創(chuàng)業(yè),舉辦婦女節(jié)等。
1999年,法齊婭舉辦了第一場以內戰(zhàn)時期喀布爾女性和普通百姓遭遇為主題的公開演講。她的大膽言辭讓不少政府官員面露慍色,卻得到許多普通百姓的追隨。
美國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后,塔利班政權倒臺,新政權終于建立起來。2004年,阿富汗舉行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民主選舉,法齊婭說服家人后,也投入選舉的競爭中。
家族的支持和基金會工作的經歷,讓她贏得了2005年阿富汗議員席位,并隨后當選為巴達克珊省的國會議長,成為阿富汗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國會副主席,并在2010年10月成功連任。
為了解放阿富汗婦女,為了一個更好的國家
“阿富汗民眾現在首先將我看做一個政治家,其次才是一個女人?!狈R婭說這話的時候,非常驕傲。
從政期間,法齊婭致力于促進人權發(fā)展和性別平等,消除貧困,創(chuàng)造更多受教育的機會。在她的努力下,阿富汗的婦女生存狀態(tài)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012年,阿富汗已有將近270萬女孩走進了學校;在阿富汗議會中,27%的議員為女性,已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有近千名婦女已經外出工作。要知道,女性能在阿富汗有這樣的生活,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然而,在做出這些成績后,法齊婭也成了被暗殺的對象,時時處于危險之中。她每一次走出家門都是充滿危險的未知旅程,因此,她每次出門前都會給兩個女兒留下一封信,相當于遺書:如果她不在了,應該怎樣面對生活。
她說,“不要死于一事無成。要以幫助他人,致力于改善國家和整個世界為榮”。
如今41歲的法齊婭,已是當今阿富汗政壇中民主派的代表人物。她的兩個女兒也快成年,而且健健康康。目前,她正打算著參加2018的總統(tǒng)選舉。
總會有人問她:整天被死亡所籠罩,你為何還要繼續(xù)從政,甚至參選總統(tǒng)?她都會說:為了解放阿富汗婦女,為了一個更好的國家。
“無論如何,我們總是要死的?!钡M谧约旱挠猩昴転樽约旱睦硐攵?,能為阿富汗尋求更美好的未來。
正如法齊婭在自傳中所說:“對一個女人來說,或許最糟糕的莫過于迷失了自己。如果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沒有任何夢想,那么這才是女人最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