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苗
“粥”為會意字。從米,從二弓?!懊住敝该琢#肮币鉃閺堥_。蘇東坡有此書帖:夜饑甚,吳子野勸食白粥,云能推陳致新,利膈益胃。粥既快美,粥后一覺,妙不可言。
食粥,養(yǎng)生,相得益彰。清晨,各色豆米被我投置鍋里,白的黃的赤的紫的,咕嘟咕嘟慢慢熬出滿屋子香氣。一碗平和稀粥呈上來,就是一味舒暢調和的滋養(yǎng)品,潤我以腸胃,汩汩滲入肺腑,粒粒安于唇齒,口口甘爽合宜,彌散著溫暖的煙火氣息,熨帖至極。
我剛成家時,早起無所果腹,經常匆匆到臨街的攤販那里買些小吃充饑。天天都是蔥油餅、包子、油條和茶葉蛋這老幾樣,看著眼饞,吃著卻并不養(yǎng)人,再加之忙著趕時間上班,不顧得斯文邊走邊啃,不僅惹人厭怪,自己也覺得噎得慌。
正所謂百姓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只有走進廚房,才算是正經過日子。自從有了孩子之后,我再不敢由著惰性敷衍了事,開始學著煮粥。煮粥,大概是女人持家的第一營生??蓜e小瞧了熬一鍋粥,抓幾把米,舀幾碗水,續(xù)幾道火,都要拿捏分寸,細致講究,唯此鍋里的水米才能彼此融洽。燒到火候,煮出的粥味才不傷筋骨,新鮮耐嚼。起初,我的“粥藝”做不到調和水米,兩者交戰(zhàn),不是稀得白湯打浪,就是稠得鍋沿打勺。日子久了,我便覺得婚姻和生活就像煮粥,要想綿軟長久,必需守得平實不驚和樸素無華,于留白處游刃有余,分寸得當,如此日子才會變得秀色可餐起來。
每遇頭疼腦熱,發(fā)燒感冒,或是酒醉反胃的時候,我就會熬一鍋白米粥,趁著燙熱熱地喝下,讓身體散出些微的汗來,瞬間便能覺出神清氣爽。那酣暢滋味,像打通了任督二脈,賽過太上老君的靈藥仙丹。怪不得南宋詩人陸游作《粥食》一首:“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p>
粥煮得好,得下一番功夫,堅果之類可隔夜浸泡,涼水要一次加足,等水開米滾時,用小火慢熬,執(zhí)勺順著鍋底劃圈攪勻。當然,現(xiàn)在有了先進的電飯煲和電壓力鍋,只需轉到煲粥的檔位,一鍵搞定。但我還是喜歡執(zhí)勺慢熬,這樣做的粥更有味道。平常煮粥不宜復雜,除了大米小米,再挑兩樣輔料即可,比如花生、紅豆、薏仁、紅棗、蓮子和栗子等。每年臘八,我都會熬一鍋什錦八寶粥,除了選料一定得湊足八樣,還別出心裁地加點冰糖、枸杞、芡實及核桃等保健原料,這樣便可讓家人在品嘗美味之余還能吃得營養(yǎng)。諸多口味里,我還是覺得白米粥最好,它簡單素淡,清凈柔軟。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毕脒@世間一花一木,一草一葉皆為浮生,一沙一土,一笑一念都是塵緣。若有一處頤養(yǎng)身心的所在,就可端一碗粥,在裊裊香氣中徐徐地喝,慢慢地啜,與凡塵兩不相礙,于清淡中品出原味,真是快哉。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