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名教之中自有樂地”辯

      2016-06-30 09:14:58常璐倩
      北方文學·中旬 2016年5期
      關鍵詞:名教王平阮籍

      常璐倩

      《世說新語·德行》載:“王平子、胡毋彥國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裸體者。樂廣笑曰:‘名教之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

      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魏晉玄學的核心問題。這一時期名教與自然的關系經(jīng)歷了調(diào)和、對立、合一三個階段。漢魏時期,儒學統(tǒng)治漸趨沒落,名教開始陷入危機。為建立新的統(tǒng)治哲學,夏侯玄、王弼、何晏等人援道入儒,發(fā)起正始玄風。他們既不否定名教,又強調(diào)道家的“自然無為”,認為“名教出于自然”。這便是正始時期玄學家對“名教”與“自然”的看法。

      公元249年,司馬懿控制魏國實權。由于對司馬氏標榜名教而實際篡權的行為極度不滿,嵇康、阮籍等人開始強調(diào)名教與自然的對立,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由此嵇康等人將名教與自然推向了兩個不可調(diào)和的對立面。而他們的狂放不羈和率真灑脫更成為后代氏族的效仿對象,并西晉年間形成一股“放達”之風。

      到了西晉末年,放達之風的盛行使得社會風氣遭到極大破壞,一些禮法之士開始極力提高名教的社會地位。在這一背景下,郭象以其“獨化論”將名教與自然整合,提出“名教即自然”。由此,郭象以其“儒道合一”的觀點完成了整個魏晉玄學的邏輯演進。

      王平子、胡毋彥國等人,是西晉元康年間效仿竹林名士的放達派。元康年間,國家統(tǒng)一,經(jīng)濟恢復,社會上層追求物質(zhì)享樂,生活奢靡不堪。以王平子、胡毋彥國為核心的“四友”、“八達”身居高位,宅心事外,以政事為俗務,以清談為風尚。他們自詡繼承竹林名士,實則放達誤國。王隱《晉書》載:“魏末,阮籍嗜酒荒放,露頭散發(fā),裸袒箕踞。其后貴游子弟阮瞻、王澄、謝鯤、胡毋輔之之徒,皆祖述于籍,謂得大道之本。故去巾幘,脫衣服,露丑惡,同禽獸。甚者名之為通,次者名之為達也。”樂廣雖同為當朝名士,但對王平子等人的放達行為并不認可,其笑曰:“名教之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的確,王平子等人的放達與嵇康、阮籍等竹林名士的放達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

      嵇康、阮籍身處司馬氏篡權統(tǒng)治的時代,他們深感社會黑暗與自身無奈,轉(zhuǎn)而投向“自然”尋求解脫。嵇康直行于世,憤世嫉俗,狂放不羈;阮籍以酒避世,不拘禮俗,行不由徑。他們喝酒、吟詩、彈琴、磕藥,放浪形骸之下自有一番難以言說的痛,他們的任自然是無奈之選。正如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的關系》中所談到的:“因為他們生于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并非他們的本態(tài)。”而王平子等人空有放達之行,卻無嵇康、阮籍等人的理想與抱負,整日散發(fā)裸體,閉門酣暢,行為丑惡,有如禽獸。他們的放浪形骸只是一種感官享受,而嵇康等人的放浪形骸卻包含著復雜的精神實質(zhì)。正如戴逵在《放達非道論》中的評論:“竹林之為放,有疾而為顰者也;元康之為放,無德而折巾者也?!?/p>

      樂廣云:“名教之中自有樂地?!钡拇_,“名教”自有樂地,而“自然”亦有樂地。春秋戰(zhàn)國,天下大亂,諸子各家紛紛著書立說。他們渴望在亂世中建立自己的理想國,而這座理想國又何曾不是他們心心念念的樂地。諸子在著書立說中不斷描摹各自的樂地,同時也不斷塑造著各家的理想人格。而后世的知識分子便從這各家中尋求樂地,并積極向他們所倡導的理想人格靠攏。作為對中國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兩大學派,儒家和道家深刻影響著中國的知識分子群體。

      儒家關于理想人格的描述很多,如“圣人”、“仁人”、“君子”、“大丈夫”等等。而這些描述所呈現(xiàn)給我們形象具有以下特征:1)“文質(zhì)彬彬”的素質(zhì)結構;2)“中庸”式的行動力;3)“重義輕利”、“安貧樂道”、“和而不爭”的處世態(tài)度;4)“任以為己任”、“修齊治平”、“兼濟天下”的責任意識。綜合來看,即內(nèi)“圣”外“王”。從這儒家理想人格出發(fā)我們便不難想象“名教”之樂地。我認為這樂地就是精于道,修于身,匡世濟國,名稱于世。

      儒家如此,道家如何呢?道家常說“圣人”、“至人”、“神人”,這就是道家對理想人格的描述。道家講求“道”、“自然”,而其理想人格在某種程度上便是“道”與“自然”的承載。它要求從現(xiàn)行的功利世界、觀念世界、情感世界、語言世界中超脫,成為超塵脫俗、樂天安命、無情無欲、無功無名的“圣人”。而那“自然”的樂地便是一種個體精神的絕對自由。道家的境界需要時間的沉淀,需要世間千萬苦難的磨礪。而老莊所呈現(xiàn)給我們的就是對現(xiàn)行秩序憤恨失望后的釋然和超脫,是認清一切假之后的真,一切有之后的無。

      到了這里,我們也許可以真正讀懂嵇康和阮籍。他們的向往自然是對現(xiàn)行制度的反抗,是對個體精神的執(zhí)著追求。而王平子等人的任自然空有形跡而無內(nèi)質(zhì),結果只能引來批判與恥笑。樂廣云:“名教之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確實,名教自有樂地,那么王平子等人在“名教”中能找到樂地嗎?我認為依舊不會。他們驕奢淫逸,缺乏濟世精神,到頭來也只能變成心身異軌、道貌岸然的假名士。

      無論儒家還是道家,我們都需要領會它們的精神實質(zhì),都需要從心靈深處去感受這種精神并達到自得之境。巍巍中華,綿延千年,我們的歷史從來不乏儒家和道家的真正踐行者。幾千年前,孔子和老子在各自理想國的創(chuàng)建中為我們開創(chuàng)了兩片樂土;千年之中,無數(shù)中國知識分子在這兩片樂土中尋找精神寄托。每一次尋覓,都使這樂土更為肥沃;每一次尋覓,都使中華民族的精神特質(zhì)更為清晰?;蛟S這才是“樂地”給予我們最重要的啟示,每個人都需要樂地,每個人都應尋找心靈深處真正的自得。

      猜你喜歡
      名教王平阮籍
      篆刻作品欣賞
      我眼中的太陽
      Transmission-type reconfigurable metasurface for linear-to-circular and linear-to-linear polarization conversions
      篆刻作品欣賞
      淺談阮籍《詠懷》詩八十二首的突轉(zhuǎn)
      青年文學家(2022年9期)2022-04-23 15:29:19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研究
      牡丹(2020年14期)2020-08-31 14:54:11
      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9年11期)2019-02-22 22:42:18
      “青睞”與“垂青”
      從阮籍、嵇康與傅玄的詩歌看正始與西晉詩風的嬗變
      個體與名教的統(tǒng)一——王弼名教思想探析
      北流市| 沾化县| 乐山市| 南涧| 叶城县| 苏州市| 洮南市| 涿州市| 全椒县| 新乡县| 贵南县| 阿图什市| 文化| 安西县| 拉萨市| 静宁县| 沙雅县| 杂多县| 鄂温| 芒康县| 青神县| 增城市| 康马县| 正安县| 高州市| 遵义市| 汉川市| 丹江口市| 方城县| 东阳市| 伊金霍洛旗| 新营市| 宝兴县| 安塞县| 开江县| 湖州市| 绥阳县| 吐鲁番市| 洪湖市| 阜南县| 桐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