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春
【摘要】隨著社會信息量的不斷增多,閱讀作為一種最主要的信息接收渠道,已經(jīng)成為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小學語文的閱讀能力應該照顧到教育的合理性與創(chuàng)新性,要在培育閱讀興趣、使用多媒體教育、培育創(chuàng)造才能等方面著手當作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與不足進行了研究和總結,最后詳細探討研究了有效提升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建議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 培養(yǎng)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2-0152-01
新課標提出,小學生要可以比較嫻熟地使用讀書方式,擴充知識范圍,開闊自己的閱讀視野。目前語文教材,語文閱讀理解水平一向是語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但是小學生一直害怕閱讀,而且抓不住重點。本文就怎樣提升小學語文的閱讀能力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希望對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有所作用。
一、小學生閱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存在不良習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閱讀僅局限在表象
很多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精神注意力集中程度都取決于閱讀對象中字里行間的表象意思,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大多數(shù)只是為了了解文章最淺顯的表層內(nèi)容,一些對閱讀沒有興趣的小學生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手中圖書中內(nèi)容不夠直接淺顯,寫作思路過于隱晦曲折等等導致無法吸引其閱讀的注意力和興趣。
2.閱讀次序較亂
很多小學生閱讀過程中缺乏耐心,在閱讀一些長文有著亂翻書的習慣,這種現(xiàn)象都是由于小學生整體上身心發(fā)展在思維過程中具有一定的跳躍性,常常表現(xiàn)出一種無序化的狀態(tài),而這一過程中又缺乏老師的正確的指導,導致很多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清楚閱讀的故事情節(jié)是按照怎樣的一個具體線索來展開的,因此才會出現(xiàn)小學生閱讀過程中無序性的現(xiàn)象。
3.對閱讀沒有概括性
在閱讀過程中懂得按次序進行閱讀的小學生,在詢問他們或者讓他們對所讀內(nèi)容進行概括時,很多描述的僅是一些直觀的表面形象內(nèi)容,并沒有對內(nèi)容進行概括的能力,就其本質(zhì)由于缺乏完善合理的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體系和方法,而無法有效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小學生的思維長時間停留在形象思維階段,而邏輯思維能力始終停滯不前。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對信息的搜集處理、發(fā)展思維、認知世界、獲取審美體驗的關鍵途徑,只能讓閱讀成為小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種習慣,才能夠讓學生更加從容的面對書本,細細品讀,深入思考。所以,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視。
二、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和建議
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措施有以下幾點。
1.使用多媒體教育
新穎的技術方式慢慢走進課堂,以前的課程組織形式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在教育中的使用很成功。多媒體技術給創(chuàng)建情境,豐富學生的感情供給了超多的可能性與最棒的視覺體驗,度媒體技術的使用吸引這學生的興趣,給學生思想上的啟發(fā),給學生認真學習創(chuàng)建了多種可能的條件。所以,在多媒體教育中,學生對于高科技的、新穎的多媒體教育是十分有興趣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提高學生的接納獲取能力。
2.改變閱讀教學觀念
過去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只是把教材當作學習語文知識的教科書,主要是從文本中提取信息,從中提煉文章主旨和段意。通過學習,獲取別人觀察、思考、感悟生活的經(jīng)驗,從而認識世界,了解社會,感悟人生。因此我們要改變這種重認知輕情感,重理性輕感性,重分析輕綜合的不良傾向?,F(xiàn)代閱讀在傳統(tǒng)閱讀的基礎上明確了獲得審美體驗的要求,認為語文閱讀教學過程應該是一種情意發(fā)展過程,不應該是簡單的知識體系傳播過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以發(fā)展學生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為目的。
3.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人們經(jīng)常提到這樣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使用合適的方法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是十分有必要的。有了興趣,學生才會自主地閱讀教材,才可以到達開拓眼界、累積知識、得到教育的目標。對于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教師能夠通過安排其它教育活動,給學生供給一個溝通的場所,進而開發(fā)學生課外讀書的熱情。借由上述幾個環(huán)節(jié),關注學生的情感,慢慢引誘,揭露情感變化的積極影響,得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目標。
4.培養(yǎng)學生學會使用多種閱讀方法的習慣
閱讀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只要求學生了解文章大意、理解生詞、讀準讀音即可。比較深層的閱讀要求相對更高,其要求學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體味、思考、升華,也就是要注意抓住重點的詞語和句子,細細認真的揣摩。培養(yǎng)學生使用多種不同的閱讀方法的過程中,老師不但要教授學生如何學會結合所讀的對象內(nèi)容來選取相對應的合適的閱讀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在徹底學會一種閱讀方法之后才著手學習另一種學習方法,杜絕揠苗助長問題的出現(xiàn)。
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對老師的建議有以下三點。
1.精心認真的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
教師可以合理的適用多媒體工具和手段來輔助閱讀教學,從視聽等多個角度給小學生以感官層面上的多重刺激,構建趣味性十足的輕松課堂教學氛圍與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實現(xiàn)快樂中學習,趣味中收獲。學生在認真的看和聽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強化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也會被范讀過程中生動的畫面、語調(diào)、情感所陶醉,體驗到美的愉悅,達到了閱讀的真正目的,也就自然而然的培養(yǎng)和提升了對于閱讀的興趣。
2.充分發(fā)揮想象能力
課本中每一篇課文在內(nèi)容上都是相對有限的,但是語言文字中所反映出來的內(nèi)涵和思想?yún)s是無限的。只有合理的引導小學生充分發(fā)揮其豐富的想象能力,才可以從有限的語言里領悟體會到無限的意境。
3.設計必要的課間活動
為了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質(zhì)量,我們可以合理的設計組織一些課間的朗讀比賽,讀歌朗誦會,組建讀書會,講故事比賽,優(yōu)秀讀書筆記知識競賽等一系列形式活動,不但能夠?qū)W生的閱讀情況進行有效地檢查,鞏固閱讀成果,還能夠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閱讀所能夠帶來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和熱情,積極調(diào)動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進而讓學生養(yǎng)成自覺進行各種課內(nèi)外閱讀的習慣。
三、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的教育中,通過本文的研究,因此作為一名老師必須及時認清事實,以一種積極地態(tài)度主動參與到小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之中,構建系統(tǒng)的、合理的、明確的培養(yǎng)方案,從而促進小學生閱讀能力的不斷提升。另外教師在語文閱讀教育中要重視通過最佳方式,讓學生把握一定的學習技巧,而且可以挑選與使用合適的方式來進行高效的語文學習。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育應該不斷創(chuàng)造,而且在創(chuàng)造中不斷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陸春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語文墻.2013.3
[2]李彩月.淺談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科交流.2013.10